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CT增强检查过程中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在2017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56例急诊CT增强检查患者,按照检查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急诊CT增强检查期间进行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急诊CT增强检查患者则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数和造影剂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诊CT增强检查患者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7%),相较于对照组患者6(21.43%)有显著的降低,P<0.05;观察组急诊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数为95.41±0.23高于对照组患者82.62±1.34,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体现人性化,降低患者造影剂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急诊CT增强检查的就诊体验,促进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 标签: 急诊CT增强检查 优质护理 急诊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对不同血管类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0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1级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100%,2级诊断敏感性为83.3%a,特异性为100%,3级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7%。多层螺旋CT诊断整体上诊断优势较为突出。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其优势明显,能准确的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便于后续治疗,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冠心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炎的CT检查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肠憩室炎患者24例CT扫描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憩室炎患者24例,位于升结肠12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9例。均见多发憩室形成,憩室直径0.3~1.6cm;相邻肠管壁增厚6~13mm,憩室周围脂肪密度均见不同程度的炎性渗出影。结论CT诊断可对结肠憩室炎病变诊断准确及时,对病变范围、程度进行判定,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结肠憩室 憩室炎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MRI检查在肝硬化背景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58例肝硬化患者分别于2周内行肝脏CT及MRI扫描,将扫描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方法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158例患者中,最终诊断为肝癌129例,良性29例。其中CT诊断敏感度为72.9%(94/129),特异度为41.4%(12/29);MRI诊断敏感度为86.0%(111/129),特异度为79.3%(23/29),MRI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CT(P<0.01)。结论MRI对于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诊断价值优于CT,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仍应结合多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资料综合分析,以提高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肝硬化 CT MRI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CT扫描在桡骨远端B3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2月到2017年10月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经手术确诊为桡骨远端B3骨折患者84例,并且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分析桡骨远端B3骨折患者X线平片和CT扫描的结果,比较在两种检查过程中患者同一骨折位置不同的的骨折数。结果在B3骨折、B3.3骨折这两项检查结果中,X线与CT扫描测量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采用X线检查诊断出桡骨远端B3骨折的检出率仅仅占89%(75/84),采用X线检查诊断出B3.3型骨折的检出率为25%(19/75)。而采用CT扫描检查诊断出桡骨远端B3骨折的检出率高于X线(100‰,89%/P<0.05),诊断出B3.3型骨折的检出率同样也高于X线(100%,73%/P<0.O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B3骨折损伤的稳定程度、严重性,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运用什么样的手术方式,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基本情况,CT检查能够为诊断医师提供更加细微、更加清楚的临床资料。同时对临床医生提出要求熟练掌握平面扫描的方法以及CT检查过程的适应证。

  • 标签: 桡骨远端B3骨折 CT扫描 X线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52例需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CT增强扫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CT增强扫描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的方法。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护理后,研究组在检查成功率、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检查成功率,降低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几率,对患者的健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增强护理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 应用意义
  • 简介:(四川江油市长钢总医院四川江油621701)摘要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CT诊断为急性胰腺炎48例,其中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38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1例。①本组病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l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9例表现为胰腺局灶性增大,增强扫描胰腺呈均匀强化,胰周间隙模糊,7例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②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8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更为明显,伴胰腺周围积液及腹腔积液。结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过程中CT具有很大的优势,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扫描 诊断价值 Balthazar CT 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9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提高肺栓塞诊断的正确率,降低错误率和漏诊率。方法选择64层螺旋CT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开始常规扫描然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区域从患者肺尖至膈水平。结果1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12例为两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2例为右肺动脉主干及其部分分支栓塞,4例为左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栓塞。结论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除了可以确定肺动脉是否具有栓子并且可以诊断出栓子的具体位置和栓塞的范围,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

  • 标签: 肺动脉栓塞64层螺旋CT 肺动脉造影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CT诊断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其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对患者采用CT检查诊断,对慢性支气管炎应有CT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的CT检查显示为支气管管壁增厚、肺气肿、肺大泡、刀鞘状支气管、肺内炎症、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等影像表现。CT诊断用以了解病变的程度,如有无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及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本组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CT表示以支气管血管束异常、肿气肿、结节影和磨玻璃或浸润性改变为最多见,其次为支气管血管束异常、磨玻璃或浸润性改变、有线状影表现、肺气肿表现。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CT诊断,诊断正确率高,可以了解病程变化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CT检查 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测量室间隔差值诊断贫血的价值。方法选取心室腔密度明显低于心肌、室间隔的150例贫血患者作为贫血组,同期选择非贫血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CT检查,记录室间隔差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记录贫血患者的贫血程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贫血组的室间隔差值为22.99±7.02HU(范围为3.92HU~89.22HU),显著高于非贫血组的2.48±0.47HU(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贫血与室间隔差值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在贫血组患者中,轻度贫血患者的室间隔差值为12.14±3.58HU(范围为3.92HU~23.10HU),中度贫血为25.29±6.64HU(范围为9.22HU~45.10HU),重度贫血为54.91±10.16HU(范围为29.32HU~89.22HU),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胸部CT平扫测量室间隔差值可辅助诊断贫血,可作为常规诊断的补充手段,总结室隔差值最大阈值和贫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也可让诊断贫血的形式多样化。

  • 标签: 胸部CT 室间隔差值 贫血 左心室
  • 简介:摘要宝石能谱CT是利用能谱理论的CT技术,它将CT从单一的CT值成像变成了不同keV下的CT值、多种基物质密度以及有效原子序数的多参数成像,是CT技术的重要变革,对肝脏肿瘤的诊疗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查阅,阐述了能谱CT的原理,介绍了宝石能谱CT的优势,并通过肝脏肿瘤病灶的早期检出、在肝脏肿瘤病变的定性和鉴别中的应用、在肝脏肿瘤分期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宝石能谱CT在肝脏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 标签: 宝石能谱CT 肝脏肿瘤 诊疗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我科用此方法治疗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对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用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致残率均较低。结论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CT定位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与CT对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行X线诊断,观察组行CT诊断,并且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诊断出67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1.78%,对照组中患者诊断出58例,其诊断准确率为79.4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显著。结论在临床上对胸腰椎骨折以X线与CT方法进行诊断均能够得到一定诊断准确率,但螺旋CT诊断准确率相对比较高,能够对患者更好诊断,在临床上尽量选择螺旋CT方法对胸腰椎骨折进行诊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诊断依据。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 X线,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与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优劣,为临床选择影像学检查作出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09年2月有MRI及CT影像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20个椎间盘。结果MRI诊断椎间盘突出17例20个,其中1例1个椎间盘为脱出;CT诊断诊断椎间盘突出16例19个椎间盘,1例1个椎管占位,其中3例3个椎间盘钙化,5例6个椎间盘真空征。结论CT与MRI有互补作用,CT结合临床CT检查应为首选检查,MRI是目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检查手段,在CT检出结果与临床不符时应进一步行MRI检查。

  • 标签: 腰椎间盘 MRI 诊断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对卵巢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8例卵巢肿瘤中良性肿瘤66例(75.00%),多为单侧发病,中等大小、形态较规则、表面平滑、边界清晰、密度较低,腹水者少见;恶性肿瘤22例(25.00%),CT表现多样化,边缘不清晰、密度较高,多见腹水,易造成周围器官变形、移位。结论CT检查可以清楚的显示出卵巢肿瘤的性状、位置、大小,并有助于鉴别卵巢良性及恶性肿瘤,这对临床医生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卵巢肿瘤 CT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与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且经手术诊断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X线和螺旋CT扫描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分别统计和计算两种影像诊断准确率和分型诊断漏诊情况。结果X线检查准确诊断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不含14例可疑诊断者),诊断准确率为73.33%,分型漏诊结果为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2例,Ⅴ型4例,Ⅵ型9例;CT扫描准确诊断8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8.89%,仅Ⅵ型漏诊1例患者。假设检验表明,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比较,螺旋CT扫描更能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并对其进行准确分型,有利于医生选择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X线检查 CT检查 影像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层螺旋128排CT在最新肾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选取法从我院2011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肾癌患者中选出26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多层螺旋128排SCT检查(多层螺旋CT),根据CUA制定的最新肾癌分期分型,对比各亚型肾癌的SCT表现。结果在平扫期,嫌色细胞癌和透明细胞癌的CT值均低于乳头状癌,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排泄期、皮髓期、实质期以透明细胞癌的CT值较其他两种类型的肾癌高,组间数据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匀强化在嫌色细胞癌中较常见,不均匀强化在透明细胞癌中较常见,周边强化在嫌色细胞癌、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128排CT诊断在最新肾癌分型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肾癌 128排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医学影像科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46例胰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4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检查及胰腺灌注成像。比较肿瘤组织以及正常胰腺的平扫、门脉期、胰腺期和动脉期的组织密度值;比较肿瘤组织以及正常胰腺的血容量、血流量、表面通透性以及平均通过时间。结果肿瘤组织的门脉期、胰腺期和动脉期的组织密度值明显低于正常胰腺(P<0.05);肿瘤组织的血容量、血流量以及表面通透性明显低于正常胰腺(P<0.05),肿瘤组织的平均通过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胰腺癌患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临床诊断效果 胰腺癌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诊断肺癌远处转移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41例PET/CT显像诊断为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病理诊断及治疗资料,分析PET/CT对肺癌远处转移的灵敏度及准确性。结果41例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脑转移2例,胸膜转移14例,肺转移16例,肝转移3例,脾脏转移1例,肾上腺转移7例,肌肉转移2例,骨转移25例。结论PET/CT融合了功能代谢和解剖定位,对肺癌远处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肋骨骨折患者分别采取64层螺旋CT检查与DR胸片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肋骨骨折44例患者,分别采取64层螺旋CT检查及DR胸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与漏诊率,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检查准确度100%明显高于DR胸片准确度81.82%(χ2=8.8000,P<0.05)。结论64层螺旋CT检测准确度更高,可更精准判断患者骨折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64层螺旋CT DR胸片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