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边缘性人格障碍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4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倾向抑郁症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边缘性人格障碍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影响,增加患者的抑郁程度,不利于临床治疗。

  • 标签: 边缘性人格障碍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以认知治疗施治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就针对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1例该类患者为对象,给予认知治疗。结果在该治疗方法的作用下,患者得到有效恢复。结论针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以认知治疗展开治疗,可帮助该部分患者得到有效恢复。

  • 标签: 认知治疗 偏执型人格障碍 人际关系
  • 简介:乐商是近几年积极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一个新视角,影响到个体健康水平、婚姻质量、事业发展、收入水平等方面。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乐商量表与大五人格量表对493名在校本科生进行测量,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人格特质与乐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乐商水平较高,不存在年级、性别差异;2大学生大五人格各维度与乐商各维度具有相关关系;3大学生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3个维度对乐商总分具有较高的预测力;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对乐商各维度均有较大影响力。

  • 标签: 大学生 人格特质 乐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特点以及分析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特点,为探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问卷对福建医科大学139名19-22岁部分在校生进行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倾向内向、情绪倾向不稳定和高精神质的大学生消极应对倾向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个性的大学生(P<0.05);医学生人格特质不同在面临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结论性别与大学生的应对倾向无关,情绪稳定性高、倾向外向、精神质低的个体更倾向于采用积极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

  • 标签: 医学生 人格特质 压力应对方式 相关研究
  • 简介: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禅宗的理想人格——即心即佛,见性成佛。在禅宗里,无论是南宗还是北宗,都追求“自性清净”的境界,都注重向内体悟或发现自己的本性或佛性。“见性”了就“悟”了,也就成佛了。禅宗的核心思想成了如何“见性”的问题。见性的问题也成了修禅者的首要问题。把禅思想和心性或佛性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

  • 标签: 理想人格 心理治疗理论 禅宗 人本主义 人生哲学 人的价值
  • 简介:探讨高职高专学生自我控制、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专科学校966名学生施测。结果显示:1高职高专学生手机依赖得分为(41±11)分,与理论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5);2手机依赖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神经质(t=6.621,P〈0.01)和精神质(t=2.223,P〈0.05)维度、自我控制总分(t=5.342,P〈0.01)及冲动控制(t=3.282,P〈0.01)、抵制诱惑(t=2.645,P〈0.01)和专注工作(t=2.438,P〈0.01)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对人机依赖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说明手机依赖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与人格特质呈正相关,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对人机依赖影响中起中介效应。

  • 标签: 人格特质 自我控制 手机依赖 大学生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愉快、更积极地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健康人格教育课题组依据一种教学模式,即从健康人格塑造入手,对大学生进行人为干预,以期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本实验就是应用这一模式,对大学生进行近一个学期的教学,井在课前和课后进行了两次心理测试,通过分析对比其差异,以验证从人格塑造入手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假设。

  • 标签: 人格塑造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测试
  • 简介:探讨人格特质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并考察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改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大五人格测试-简版(NEO鄄FFI)、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某工科院校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淤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皆与神经质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均呈相关性(P约0.01);于神经质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均呈相关性(P约0.01);盂神经质对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12,而通过消极应对对宿舍人际关系质量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07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76%;榆神经质对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12,而通过积极应对对宿舍人际关系质量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02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35%。结论: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神经质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之间的相关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并且神经质部分通过影响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宿舍人际关系质量。

  • 标签: 人际关系 人格特质 应对方式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规则而迅速的自动性异性心律,由于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连续的高度活跃、显著超过窦房结的自律性,突然发生一系列频率很高的激动,可因情绪激动、运动、体位改变、饮酒、吸烟而致发作,临床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青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少部分患者可有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症状常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患者情感不稳定,以冲动性及缺乏自我控制为突出表现行为冲动,不计后果。

  • 标签: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措并举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管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发放调查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区分马氏高分组和马氏低分组,选择马氏高分组,再次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半年后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进行对比。结果经过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后,马氏人格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管理前。结论采用多种举措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其工作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马氏人格 工作积极性 管理策略
  • 简介:本文对精神疾病发生发展中心理与人格因素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讨论,强调了心理因素在精神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 标签: 精神疾病 心理与人格因素作用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不需要太多感情投入的通信设计行业的女性工作者职业倦怠程度、三维人格特征与婚姻状况的关系,为女性通信设计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和预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0位未婚和50位已婚女性通信设计师被试,进行三维人格问卷(TPQ)和修订版MBI-GS职业倦怠量表调查,采用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结果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上1.两组在MBI情绪衰竭(EE)、成就感低落(PA)有统计学差异;玩世不恭(CY)表现出较低的t值,无明显差异。2.TPQ三个分量表,猎奇性分量表NS无差异,躲避伤害性分量表HA和奖赏依赖性分量表RD略有统计学上的少量差异,在奖赏依赖性分量表中两组都显示了较高的t值,已婚比未婚者略高。结论1.婚姻在女性通信设计师职业倦怠显示统计学的差异,两组被试都呈现较明显的倦怠倾向。2.已婚女性通信设计师与未婚女性通信设计师的人格特征相比,虽无统计学上差异,但在奖赏依恋性方面似乎已婚者比未婚者略高。

  • 标签: 职业倦怠 三维人格特征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