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自述有胸闷、阵发性心悸而就诊的老年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老年人室上性、室性早搏发生率分别为17.5%及36.7%,9.2%的老年人存在短阵房速,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1.7%和4.2%,心肌缺血者占26.7%。结论老年人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和发现心血管疾病,对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ICP监护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监护组采用硬膜下ICP监护法,对术后ICP持续动态监护,观察术后ICP变化规律和波动特点,根据ICP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指导脱水剂的应用;比较监测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及预后差异。结果监测组ICP越高,GCS评分越低,预后良好组的ICP值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ICP值,ICP越高,预后越差。ICP监测可作为预警及时阻止脑危象的发生,监测组术后早期发现再出血5例。监测组在脱水剂应用时间、剂量及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监测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动态ICP监测可反应脑水肿进程并有助于早期发现颅内再出血、及时处理并控制病情和估计预后,有利于指导脱水剂的使用,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 颅内压监测 脱水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9例SS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来我院接受体检的79例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阜南县。结果SSS患者组的平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24h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SSS患者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以及窦房阻滞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价值,可提高诊断正确率,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2例肺孤立性结节,平扫后,以3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30s、1min、2min、3min、4min、5min薄层扫描。分析强化形态、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小肺癌与结核、炎症的平扫CT值无显著差异。结核球的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小肺癌和炎性结节,但炎性结节与小肺癌的CT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和结核球三种病变增强后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和强化形式不同。结论动态增强CT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结节 螺旋CT 动态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抽取44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予以检测,对比2中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小儿病毒性心肌心电图改变类型的检出率。结果①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是93.2%,远高于常规心电图的81.8%(P<0.05);②动态心电图检测时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ST段改变、T波改变、Q-T时间延长、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均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显著,其阳性检出率较高,且心电图变化明显,为本病的确诊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入院接受诊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22),给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n=22),给予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以及心肌缺血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收缩成对、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方面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诊断出心肌缺血阳性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其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进行鉴别与诊断,其诊断价值高,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对脑外伤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NHISS、MEW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可改善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病死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应用。

  • 标签: MEWS动态评分 预见性护理 脑外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探讨在冠心病人心律失常的临床情况下,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是否有效。方法在这一次研究中,采样的样本来自于2014年至2016年阶段,由本医院接受治疗的924例病人的详细资料,将这924例样本分开为462个对照组与462个观察组作为实验记录材料。为了体现数据的合理性,将对照组采用一般医院使用的普通心电图仪表进行诊断,而观察组则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表进行诊断。接着,记录这两组诊断的成果数据,并进行适当的对照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全面诊断、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从而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起到了很好地指导作用。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两组对比效果数据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诊断脓毒症的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100例脓毒症患者,在确诊后的第1、3、5、7天抽取静脉血,动态监测血清的PCT水平,同时检测WBC,记录APACHEⅡ评分。结果100例患者中存活组有85例,死亡组有15例。同时,死亡组的WBC、APACHEⅡ评分都高于存活组,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存活组的相应指标有持续下降的趋势。结论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和患者的血清PCT水平相关,通过动态监测PCT的水平有利于诊断脓毒症的程度及预后。

  • 标签: 动态监测 血清 降钙素原 脓毒症
  • 简介:摘要杨学信主任医师是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宁夏自治区名中医,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于高血压病的辨治有其独特的理论见解。根据宁夏地区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自拟调压汤治疗,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本文通过对杨学信辨治高血压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进行挖掘,在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以及用药频次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杨学信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理、法、方、药特点,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杨学信 辨证治疗 高血压病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专科化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冲击,为了更好地对青年专科医师进行培养,亟需改变目前的医学继续教育模式。学术沙龙是一种重要的卓有成效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培养创新探索能力和专科间的交流和合作。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院内学术沙龙的实施情况,表明贴近临床的主题最受与会者欢迎,学术沙龙的形式、主题的选择、主讲人的选择、持续化、制度化和平等自由的氛围是其实施过程中的要略和努力方向。定期总结、评估和改进有利于学术沙龙的持续高效的进行。

  • 标签: 学术沙龙 继续教育 青年医师 专科 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经胸冠状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方法诊断冠心病的检出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检查,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显著优于动态心电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冠心病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可以为冠心病患者的术前诊断及介入手术术后支架处血管的通畅程度判断、预后分析等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胸冠状动脉超声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和监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40例,同时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和监测,其中动态心电图作为观察组,常规心电图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所得的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在监测患者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及短阵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和监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DynamicGlucoseMonitorSystem,DGMS)结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结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监测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的血糖达标速度和血糖平稳性控制情况。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更稳定,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结合胰岛素泵应用,对血糖波动监测的信息更全面及时,从而可相应调整胰岛素的给药,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运动平板实验与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A组为实验组(30例),B组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运动平板实验检查,对照组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阴性率。结果实验组灵敏度、阳性率、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93.00%>60.00%;90.00%>66.67%;96.67%>66.67%);阴性率低于对照组(10.00%<33.33%),P<0.05。结论运动平板实验诊断阳性率、特异度、灵敏度高于动态心电图,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平板实验 动态心电图 老年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实施动态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VisualFoxpro和MicrosoftOfficeAccess数据库开发语言,运行环境为WindowsXP系统。本系统采用药物利用研究的分析方法及部分有关的WHO合理用药调研国际指标,结合临床药学的实际工作特点,实现了对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动态监测。结果本系统从医院药学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较好地实现了对全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动态监控。结论本法高效、科学和实用性强,能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抗菌药合理用药 动态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英简DCG)在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英简SMI)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起到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择取在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6名,均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密切检测,分析临床特征以及SMI的发生规律,做以总结。结果在86名患者当中有80名患者存在缺血性ST-T段变化,其中有54名SMI患者以及26名PMI患者;在DCG检测当中一共检测出MI反应761阵次,SMI患者占到612阵次,PMI患者占到149阵次,P<0.05;另外,在发生缺血的时候,SMI患者ST段的下降幅度和HR次数均高于PMI患者,存在P<0.05,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诊断 动态心电图 价值分析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10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心电图检查形式,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形式,对动态心电图诊断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的检出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有重要的作用,其本身具有重复性好,检查结果准确的特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