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在老年肿瘤病人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肿瘤病人4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放射治疗,研究组病人使用精确放射进行医治,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精确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技术 老年肿瘤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脊柱外伤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扫描技术的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纳入的 40 例脊柱外伤患者 实行本次研究 ,所有患者均实行多层螺旋 CT 扫描,分析其诊断成效 。结果 在 40 例患者中,误诊 2 例、漏诊 2 例,总发生率为 10.00% ; CT 征象表示,单纯屈曲压缩外伤 16 例、发生率为 40.00% ;骨折脱位 9 例、发生率为 22.50% ;暴力损伤 14 例,发生率为 35.00% 。 结论 在对脊柱外伤患者所进行的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 ,能够减少漏诊以及误诊现象的产生,并且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 标签: 脊柱外伤诊断 多层螺旋 CT扫描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疾病接受孟鲁司特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收录为本院呼吸科收治的 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依据用药干预方案差异,接受孟鲁司特单药治疗的 39例对照组与接受联合用药干预的 39例干预组患者,探析两组患者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差异。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 97.44%,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 82.05%,同项数据分析存在意义( P< 0.05);干预组患者四项生活质量较之对照组患者同项数据,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讨论: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为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生理状态改善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 雾化吸入治疗 效果 生活质量 有效率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尤其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有严重危害。超声成像新技术不断发展,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超声成像新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现状与应用进行分析并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技术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胸外科手术患者 78例( 2018年 2 月至 2019年 9月),随机分为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 39例)与微创技术治疗的观察组( 39例),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 VAS评分低,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P< 0.05。结论: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应用微创技术,能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创伤小,疼痛感轻,且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身体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微创技术 急诊胸外科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影响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实施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89例中风患者,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中医护理操作的执行情况,在其基础上探析影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实施原因,并对解决对策予以针对性的制定。结果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89例患者开展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有穴位按摩、中药熏洗、中药涂药、耳穴埋籽等,其中影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原因体现在护理因素、患者因素两方面。结论 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提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水平,需要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的解决对策,从而为患者带来优质化的服务,加快患者机体康复。

  • 标签: 中风患者 中医护理操作 影响因素 实施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侧侧吻合技术在右半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78例(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随机分为端侧吻合的对照组(39例)与侧侧吻合的观察组(39例),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少,并发症发生率低,SAS、SDS评分低,P<0.05。结论:在右半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应用侧侧吻合技术,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少,能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 标签: 侧侧吻合技术 右半结肠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 方法: 以我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110 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负压引流技术,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引流管更滑次数、创面愈合率、感染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及引流管更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感染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少治疗成本,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疾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于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 方法 : 本次研究对象共 46 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骨创伤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在以往常规护理模式下,按照科室相关规定,为对照组患者提供饮食、用药、疾病监测等各方面的护理服务,组内成员共 23 例。其余患者归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内容同上,另外增加使用中医护理技术。 结果 :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合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将情志护理、辩证施护、术后功能锻炼贯穿至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质量提高,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发挥。

  • 标签: 骨创伤 中医护理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在 ARDS 重症患者 康复 中的意义。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10 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重症 ARDS 患者 82 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 结果: 观察 组治疗后 PaO2/FiO2为 ( 249 .28 ±46 .28 ) mmhg 优于常规组的( 204 .06 ±32 .39 ) mmhg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 18 .78 ±1 .1 8)天和( 152 .59 ±16.72 )小时,优于常规组; 观察 组 VAP 发生率为 9.76% , 低于常规组的 26.83% ( P< 0.05 )。 结论 : 在 ARDS 患者临床治疗中,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 改善重症患者 的氧合指数,减少住院时 间,降低并发症发生, 因此临床重症 ARDS 治疗中,可以考虑推广该技术的使用 。

  • 标签: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 ARDS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在综合影像的表现,评估最佳影像诊断方法,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我院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多种影像检查资料分析,分为X线组、双能量CT组、MRI组,分析3组影像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正确率。结果 临床确诊100位患者280个检查部位的多种影像检查得出:得出X线灵敏度为96.65%,特异度88.2%,诊断准确率92.5%;双能量CT灵敏度为99.25%,特异度53.33%,诊断准确率94.63%;MRI灵敏度为98%,特异度100%,诊断准确率98.04%;三种技术对痛风石的检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双能量CT与MR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多种影像检查手段,得出双能量CT与MRI都具有较高敏感性,但双源CT检查方法简单,并可对病变有直观显示,具有更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痛风性关节炎 核磁共振 数字X线摄影(DR)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在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 CST)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间质瘤局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手术,所有病例均是生长于胃壁的单一肿瘤。术中术野稳定、清晰,无肿瘤破裂,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病理报告示间质瘤。中位手术时间 64(48~92) min,中位失血量 38( 22~105)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 5( 4~7) d。术后 1 例患者发热,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12个月,无局部复发病例,无穿孔,出血等相关术后远期并发症。结论: 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行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新颖、可行、术后并发症少,可广泛应用于胃部间质瘤的治疗。

  • 标签: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腹腔镜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在我疾控中心 76 份阳性微生物待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8 份,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板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而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两组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 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平板培养方法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检测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微生物培养期间污染风险的发生。

  • 标签: 微滤膜分离技术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级专科护生300人中试行实训室开放信息化安全管理,把未使用此种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模式的2016级专科护生347为对照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在学生满意度、职业损伤发生率、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率和用品、能源消耗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提高实训室开放效能的同时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高职护理 实训中心开放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级专科护生300人中试行实训室开放信息化安全管理,把未使用此种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模式的2016级专科护生347为对照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在学生满意度、职业损伤发生率、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率和用品、能源消耗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高职护理实训中心开放安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提高实训室开放效能的同时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高职护理 实训中心开放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分析 改良 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 的临床疗效。 方法 : 随机 选取 201 8 年 3 月— 201 9 年 3 月 在我院接受改良 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的 患者 42 例 作为研究对象 , 分析患者术前、术后 10 天、术后 30 天、术后 180 天各项身体指标, 使用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估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使用行走计时测试( TUG )评估患者行动能力,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 )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术后三个时间点的 VAS 、 TUG 和 ODI 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改良 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著的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改良 TESSYS 技术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骨搬移技术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该 院收治的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患者 78例,按 1~ 78进行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 39例采取同侧带蒂腓骨移植技术,双号纳入观察组 39例采取骨搬移技术。结果 :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Barid-Jackson评分、 HHS评分及骨愈合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 胫骨骨髓炎常伴有长段骨缺损发生,采取骨搬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骨愈合率高的特点,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胫骨骨髓炎 长段骨缺损 骨搬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分析 改良 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 的临床疗效。 方法 : 随机 选取 201 8 年 3 月— 201 9 年 3 月 在我院接受改良 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的 患者 42 例 作为研究对象 , 分析患者术前、术后 10 天、术后 30 天、术后 180 天各项身体指标, 使用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估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使用行走计时测试( TUG )评估患者行动能力,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 )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术后三个时间点的 VAS 、 TUG 和 ODI 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改良 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著的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改良 TESSYS 技术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我们将我院在2018年这一年间收治的共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名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来进行对比研究,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精神康复治疗方式,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利伯曼精神康复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同时间治疗后的SCL-90评分、NOSIE评分以及SQLS评分来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精神状态是否得到了较为良好的恢复,继而得出利伯曼精神康复治疗方式对于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之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情况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身体的恢复程度要明显乐观于常规组患者。结论:通过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中使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能够为治疗工作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 慢性精神分裂症 疗效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