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实施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影响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实施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朱杏娟

浙江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0014

摘要:目的 探究影响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实施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89例中风患者,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中医护理操作的执行情况,在其基础上探析影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实施原因,并对解决对策予以针对性的制定。结果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89例患者开展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有穴位按摩、中药熏洗、中药涂药、耳穴埋籽等,其中影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原因体现在护理因素、患者因素两方面。结论 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提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水平,需要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的解决对策,从而为患者带来优质化的服务,加快患者机体康复。

关键词: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影响因素;实施对策



中风(脑卒中)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一直以来是导致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中风患者在发病后常伴随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线模糊、恶心、呕吐、活动障碍等症状表现,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降低中风后遗症所带来的影响,应该在治疗中风患者的过程中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现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需要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中医理论支持下配合相应的护理操作,以肺腑学、经络学为基础,刺激患者的特定部位,以此来起到气血调和、通经络的疗效,更好改善中风患者的病情[1]。临床上常采取的中医护理操作有穴位按摩、中药涂药、中药熏洗、耳穴埋籽等,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医护理操作效果有限,所以当前需要探究影响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原因以及解决策略,具体报道进行如下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加此次研究实验的89例患者均被临床确诊为中风,入选标准为患者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且无意识障碍,了解此次研究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主动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在收录患者资料数据时,排除资料残缺、生命体征不稳定、重大器质性病变、中途退出研究实验、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病例样本。89例患者数据详情见表1,此次研究实验的进行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表1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项目

数值

男/女

46/43

平均年龄(岁)

51.13±15.15

平均住院时间(天)

15.52±6.51

1.2方法

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资料数据,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采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加强掌握,利用表格的形式对其予以总结,增加中医护理操作的可视性,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需要详细分析中风患者在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时的影响因素,之后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临床实践经验对影响因素的解决对策进行制定,以此来提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3处理本文资料数据,此次指标在临床上以计数资料表示,开展卡方检验,结果表现为%。

  1. 结果

2.1中风患者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表2中风患者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项目

例数(89例)

占比

穴位按摩

70

78.61%

中药熏洗

41

46.07%

中药涂药

39

43.82%

耳穴埋籽

67

75.28%

2.2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实施的影响因素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受到护理、患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部分患者影响因素交叉存在,数据详情见表2。

表3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实施的影响因素

项目

例数(89例)

占比

护理因素

62

69.66%

患者因素

51

57.30%

  1. 讨论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为了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需要落实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受到护理因素、患者因素的影响。护理因素:基于中风患者护理工作性质可见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繁杂性,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这就需要有护理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作为支持,但是一些护理人员的技术不达标,且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就导致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适应性狭窄。除此之外,近几年,我院收录的中风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长期繁忙工作压力下,护理人员就会身心俱疲,无法为中风患者带来更多的优质化服务,并且中风患者具有病情危急、病情进展速度快的特点,需要中医护士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操作的完成,但是在护理阶段可发现,多数护理人员的选穴相似,不会开展辩证分型治疗

[2]。患者因素:中风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在发病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会受到影响,这时患者在病情的影响下,就会出现烦躁、抑郁、焦虑的负面心理情绪,而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需要长时间才可以起到预期疗效,一些患者在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就会拒绝治疗,导致中医护理操作无法顺利展开,并且一些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感觉功能下降,无法使用艾灸、中以熏洗治疗法。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医院内部首先需要合理安排护理岗位的任务,具体应该依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量进行配置,通过制定轮班制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到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其次,医院内部需要制定培训制度,组建护理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主要以中医护理常见操作技术、中医护理操作流程、相关注意事项、中医护理操作规章制度等为主,从而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使其满足临床护理需求。最后,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讲述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优势、中医护理操作见效时间、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流程等,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知识的了解,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的中医护理操作。

参考文献:

[1]冯静怡.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对中风脑出血术后半身不遂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6):31+35.

[2]郑秀红.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对腰痹病患者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3):104-106.

[3]李小娟,李颖,曹高凡,张霞.中医护理技术联合CBT干预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1):11-13.

[4]张东雷.影响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实施的原因分析[J].心理月刊,2018(02):96.

[5]杨钦逸.影响中风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实施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