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转移瘤的CT表现。方法:采用日立“Pronto”螺旋CT扫描机对6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瘤患者进行CT检查。结果:大脑半球是脑转移瘤的好发部位,63例中258个病灶位于大脑半球;瘤周水肿明显是转移瘤较为特征的影像表现。结论:脑转移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脑转移瘤 CT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 CT检查 ,作出 CT诊断。方法:对 64例脑出血患者行头颅 CT扫描。结果:脑出血不同时期 CT表现具有其特征性 ,并为脑出血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对脑出血作出准确 CT诊断 [1]。结论:螺旋 CT扫描是确诊急性脑出血的首选方法 ,迟发性脑出血应定期复查 ,以防漏诊。

  • 标签: 脑出血 CT诊断分析 特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CT增强造影剂外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0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5例,试验组1005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蝶翼型钢性头皮针于检查室内进行穿刺,然后进行扫描;试验组患者采用洁瑞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在处置室内进行穿刺后等待检查。对两组患者等待检查时间和造影剂外渗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请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检查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并注入对比剂可以减少渗漏发生,并可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CT增强扫描患者提供安全快捷的检查通路,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 外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4例SPN患者的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并经图像后处理,显示SPN的形态学特征及与毗邻支气管、血管的关系等。结果①64排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楚的显示SPN的形态学特征及与毗邻支气管、血管等的关系。②54例SPN中与毗邻支气管有关系的17例(3148%),其中恶性结节16例(2963%),良性结节1例(1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4例中与其邻近血管有关系的恶性结节占28例(5185%),良性结节占5例(9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性结节供血血管直径平均345mm,良性结节供血血管直径平均245mm(4)SPN强化前后CT净增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及毗邻支气管、血管的关系,对SPN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肺内炎性结节的CT表现。方法:本文分析了23例经手术病理切除、CT引导下穿刺及临床追踪证实的肺内炎性肿块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结果:上叶3例,中叶7例,下叶19例,单发17例,多发6例,密度均匀21例,不均8例,分叶征18例,胸膜反应20例,晕轮征6例,锥形或三角形10例,类圆形或椭圆形9例。不规则形10例,粗长毛刺17例,空气支气管征4例。结论:CT对肺内炎性结节的位置、形状、密度及周边征象显示较好,和肺癌可以鉴别。

  • 标签: 肺炎性结节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