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我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自护能力与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行断肢再植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Orem自我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与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自护能力评分、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TSB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评分(87.43±6.52)分高于对照组的(73.41±9.78),TSBI评分(128.27±12.49)分高于对照组的(119.73±13.51)分(P<0.05)。结论:对断肢再植患者实施Orem自我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Orem自我护理 断肢再植 自护能力 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ABC-X理论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11例中青年脑卒中者,调查一般资料、心理社会适应、医学应对、健康认知、领悟社会支持情况。结果: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81.02±3.51)分,与医学应对、健康认知、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脑卒中发病史、健康认知。结论:中青年脑卒中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在中等水平,需特别关注文化程度低、月收入少、既往卒中发病史及健康认知差的群体。

  • 标签: ABC-X理论 中青年 脑卒中 心理社会适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MBCT)联合药物对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正念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入组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48例,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组(组数为2,组内患者数24例),观察组给予MBCT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正念认知疗法(MBCT)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引入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正念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正念认知疗法 药物 轻中度抑郁障碍 社会功能 正念水平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健康需求的多样化,中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医学体系,在现代公共卫生领域重新获得关注。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医在新型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其在现代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融合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政策环境。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在临床实践、教育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理论和方法上的差异、科学验证的缺乏及国际标准化的需求仍是主要挑战。政策制定者需要评估中医的效果,并根据科学研究和公众接受度调整公共卫生策略。此外,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认同、教育水平和经济条件显著影响中医的接受度。文章建议通过加强教育、推动科研和优化政策支持,以提高公众对中医的认知和信任,从而更好地整合中医进入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特别是在处理慢性病和生活方式疾病以及新型疾病防治方面。

  • 标签: 中医 公共卫生 中西医结合 政策分析 社会文化影响 新型疾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中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SPI、GQOL-74评分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社会技能,以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社会技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对自尊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医院精神科就诊的82例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精神科接受体检的11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一般信息问卷、MATRICS共识认知测试(MCCB)、状态自尊量表(SSES)和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患者进行调查。运用皮尔逊系数分析认知功能、自尊水平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使用AMOS22.0构建结构方程,并使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比Bootstrap验证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患者的认知障碍得分(56.17±7.24)、自尊水平(54.54±5.62)和社会功能得分(70.13±3.40)。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障碍与自尊水平和社会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986,-0.977,P<0.05),而自尊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r=0.982,P<0.05)。Bootstrap中介效应验证结果表明,自尊对社会功能有直接预测作用,直接影响为67.00%[95%CI:(0.254,0.542)],而认知障碍部分介导自尊水平与社会功能的关系,结论:自尊水平可直接影响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也可通过调节认知功能间接影响其社会功能。护理人员应从积极的心理角度提高患者的自尊,也可以以认知功能为出发点,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帮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

  • 标签: 认知功能缺陷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自尊水平 社会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耳鼻喉科接受破坏性手术的患者术后抑郁发生情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12月在本院接受破坏性手术的 164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术后抑郁发生情况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抑郁的情况和社会交际之间呈现负相关的的趋势。 结论:对破坏性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时,可运用社会支持措施,能够将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抑郁症状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增加其完全康复的可能性。

  • 标签: [ ]耳鼻喉科破坏手术 术后抑郁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自我效能以及社会支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一年内(2020.1--2020.12)收治的72例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进行分组,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每组各36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以及社会支持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以及社会支持状态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临床路径 优质护理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全程系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合用全程系统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更高、SDS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用药依从性观察组为97.37%,对照组为81.58%,P<0.05。结论: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全程系统干预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并可改善用药依从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全程系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产后采取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健康宣教的效果及对产妇抑郁情绪、社会功能等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产妇研究,均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完成分娩,对其实施产后访视,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健康宣教,分析实施前后效果。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产妇焦虑、抑郁评分(SAS、SDS)表现出更低水平(P<0.05);实施后,产妇应对方式(SCSQ)、社会功能(SSRS)评分值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健康宣教可大幅度减轻产后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改善应对方式,值得借鉴。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健康宣教 产后抑郁 社会功能 SDS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培训在社会福利院对高龄失智老人进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社会福利院的36例护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18例)护工常规护理培训;观察组(18例)护工进行循证护理培训:观察对比36例护工培训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工培训后的理论考核(t=11.0741 )、操作考核(t= 10.3617)分值更佳(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应用在心脏移植患者等待期的护理效果,以作为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社会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等待期的社会支持度、负性情绪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7d、14d、手术前12h社会支持度逐渐增加,观察组患者社会支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 心脏移植 等待期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将八段锦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对恢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2年12月到2023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开展常规的康复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八段锦干预,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SD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评分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BPRS评分和SAN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PRS评分和SANS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通过八段锦干预能帮助患者改善社会功能缺陷,减轻精神病症状、减轻患者的阴性症状,值得推荐。

  • 标签: 八段锦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中中医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其对社会支持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70例脑外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中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评分。 结果 护理后,中医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 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术后恢复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外伤 中医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度
  • 简介:摘要:社会支持对社区失能居家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现状。通过CNKI、PubMed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社区居家失能老人主观幸福感较低,失能状况严重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且不同支持主体对失能老人主观幸福感的改善作用不同,应根据老人失能情况,针对性提供各支持类型,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 标签: 失能老人 主观幸福感 支持主体 健康老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管理中行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措施在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家庭功能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某社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共9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患者疾病管理中,按照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定期随访,包括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症状干预等各项基础护理服务。另外,将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方法用于其中的49例患者护理管理中,并归为观察组,其余患者归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从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12个月其社会功能评分(SSPI)、家庭功能评分(FAD)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合理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方式,可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好的接受家人的关爱,并且锻炼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健康 多元家庭 社会功能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的护理干预针对于输卵管阻塞性的不孕症病患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相关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输卵管阻塞性的不孕症100例病患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以就诊顺序将病患平分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取基础的护理干预,研究组除基础的护理干预外采取心理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相比常规组,经护理后研究组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状况与社会支持状况优势均显著,组间数据的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输卵管阻塞性的不孕症病患,通过采取心理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应用价值突出,可作为最佳的临床护理方案。

  • 标签: 输卵管 阻塞性 不孕症 心理 护理干预 心理状况 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