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束晋简文帝生母的“”字讳为例,尝试从辨析原理的角度考察中古避讳问题。避讳有国讳、私讳之分,前者的避忌不问条件,普天同讳,且有相关制度保障;後者则属於礼俗,对他人私讳的避忌以产生交往为条件。在公务场合出现的私讳容易被误认作国讳,对“”字讳例就存在这种误会,它本来是作为公务场合的私讳而出现,到郑氏被追尊为太后後才有可能成为国讳。“”字讳的变化经过颇为复杂和特殊,不能以普通的皇后讳视之,前人以此言东晋特重后讳不妥。

  • 标签: 避讳 晋简文帝 郑太妃 奏议
  • 简介:引子:提壶挈榼归去来,南湖又报荷花开。锦云乡中漾舟去,美人鬓压琶琶钗。银筝皓齿声继续,翠纱汗衫红映肉。金刀剖破水晶瓜,冰山影里人如玉。一天火云犹未已,梧桐忽报秋风起。鹊桥牛女渡银河,乞巧人排明月里。(唐寅《江南四季歌》)关于"夏",《尚书正义》:"夏训大也。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仪之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引崔恩《三礼义宗》"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说文》:"佳木秀而繁阴"为"夏"。

  • 标签: 苏州风俗 三礼义宗 朱骏 尚书正义 通训 四季歌
  • 简介:2002年盛夏八月,小河区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在美丽的浦江广场隆重举行。作为“贵阳市第十届花溪之夏艺术节”的分会场,小河为我市“一节两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在那些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生机勃勃的小河区成了歌舞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 标签: 小河区 精神文明建设 群众文化 贵阳市 公民道德建设 人民群众素质
  • 简介:蔡正仁,这个名字在昆曲界可以说是大名鼎鼎、无人不晓,他是这个时代昆曲明星的代名词,更是当之无愧、久负盛名的“大熊猫”级别的昆曲表演艺术大师。蔡老师从少年时节,便投身于昆曲事业的学习、钻研与传承工作中,这个选择的结果.

  • 标签: 艺术大师 蔡正仁 昆曲 小传 国宝
  • 简介:本文以乡土社会迎神赛为视点,对于近代山西民教冲突作了探析.首先介绍了民教冲突中引人注目的戏乐纠葛,然后考察了迎神赛的历史渊源与社会功能.西方传教士无视这一传统习俗,禁止教徒参加迎神赛活动,民教双方冲突由此产生.文章从绅士维护领导权威和民众要求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等方面对戏乐冲突的原因作了探讨.最后强调指出世纪末的严重干旱将原本存在的戏乐纠葛推向高潮.

  • 标签: 迎神赛社 乡土习俗 民教冲突
  • 简介:上海的田汉故居和南国旧址———田汉在打浦桥日晖里的时候□丁景唐上海原法租界金神父路日晖里41号(今瑞金二路409弄内),是田汉1927年冬至1930年秋的寓所,也是田汉领导的南国正式成立后的社址。田汉1922年9、10月间偕妻子易漱瑜从日本归国以...

  • 标签: 南国社 徐悲鸿 陈白尘 艺术学院 欧阳予倩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简介:北京九州出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继2009年10月出版四川省地方志编委汪毅“看台湾”系列书——《台湾文化之旅》之后,最近(2011年3月)推出其新著《寻踪张大千:台湾之旅》。

  • 标签: 台湾文化 出版社 张大千 汪毅 九州 2009年
  • 简介:<正>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满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了解并掌握满族文字,对研究我国的历史,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清一代遗留的满文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史料价值极其珍贵,但掌握和通晓满文的人却越来越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专业人员历时二十余年,精心编纂了《满汉大辞典》,这部大型辞书的出版,必将有利于满文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满学的繁荣发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本辞书具有以下特点:(1)共收词约5万余条,190万字,是迄今国内外所罕见的一部大型辞书。内容广泛,词汇丰富,且又兼收了很多清代档案专门术语等。(2)词条编排合理,释

  • 标签: 民族出版 满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史料价值 清代档案 历史档案
  • 简介:劲草知,悠悠歌言。流水年华痴情伴。四壁书香漫清斋,缕缕意,丝丝情,随风远。山林舞韶,衣袂翩跹。光阴易逝人何在?真草隶篆入尺幅,满枝新,红蕾竞,才情展。

  • 标签: 艺术赏析 人生 书法
  • 简介:南唐后主李煜作为好声色、喜浮华、治平无方的亡国之君,早已被埋进历史的黄土,为人们所淡忘;而作为工书画、通音律、醉心翰墨、才华超群的艺术家,却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尤其是他在文坛中自塑的独领风骚的词宗形象和他那美妙无比的佳

  • 标签: 南唐后主李煜 亡国之君 治平 小周后 水长东 首词
  • 简介:在举世闻名的圆明园鼎盛时期,有所谓“圆明五园”之说,即圆明园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绮园、熙春园和春熙院这五个御园。其中,圆明、长春、绮三园的所在位置,学界无甚争议。熙春园经清代园林史专家张宝章、苗日新的考证,其位置在今清华大学范围,已成定论。唯有熙院究竟在哪里争议较大。

  • 标签: 考辨 遗址 圆明园 鼎盛时期 清华大学 园林史
  • 简介:<正>爱新觉罗·溥佐,字庸斋,号松堪。1918年生于北京。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民委副主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溥佐先生是清皇族后裔,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共曾祖的堂兄弟,但他没有赶上那天潢贵胄的富贵荣华,而走上了艺术的道路。这是他的幸运。他出生于一个书画世家.父载瀛,兄溥雪斋、溥毅斋、溥松窗都是卓有成就的书画家。他自幼酷爱书画,在父兄的指导下,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又有机缘观赏、临摹皇宫内府收藏的名画,多所取资,也扩展了艺术视野,绘画有长足进步,青年时代便吐露芳华,为世人所瞩目,成为名闻遐迩的“松风画会”成员,他潜心砥砺,勤学不辍,数十年如一日,在艺术创作上,不断探索、追求,努力开拓新的艺术境界,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成为驰誉画坛、蜚声中外的大家。

  • 标签: 绘画艺术 丹青 爱新觉罗 绘画基础 堂兄弟 富贵荣华
  • 简介:话本《耆卿诗酒玩江楼记》(简称《玩江楼记》,下同),是明人洪在嘉靖年间所刻《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一篇小说。胡士莹在《话本小说概论》中说“它(指话本《玩江楼记》)的文学古朴质直,风格雅近宋人,其中又有不少宋元间习语,如‘上厅行首’、‘打暖’、‘顶老’等等,今暂列入元代。”石昌渝在《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也称话本《玩

  • 标签: 话本小说 成书 瞿佑 质直 中国古代小说 明人
  • 简介:在祖国宝岛台湾生活着约十万湖北籍的同乡,他们几代人在那里劳作、奋斗,为台湾的建设和繁荣作出了贡献,已融入到了那个社会。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于是在台北,就有了湖北旅台同乡会、湖北文献和台北私立金瓯女子高级中学,以维系那剪不断的浓浓乡情。随着台海关系的解冻,他们通过这三个单位,积极组织湖北同乡的寻根活动,从事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他们经常在台湾介绍湖北的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家乡的发展积极招商引资,与此同时,他们也十分渴望家乡的人民了解他们的情况。最近笔者到台湾访问,受到这三个单位的热情接待,现将这三个单位的情况作一简介。

  • 标签: 同乡会 辛亥革命 金瓯 文献 武汉市 台北市
  • 简介:研究在明末政治史、社会史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对研究复来说,《复纪略》无疑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正如井上进所指出,“如果想就复说些什麽的话,那《复

  • 标签: 复社 作者问题 王时敏 记事 社会史研究 政治史
  • 简介:竹枝词初起于民间,明清时期得到空前普及,特别是在江浙地方,成为知识界热爱的文学形式,学人文士多以创作竹枝词咏叹世事,寄托乡思,描绘地方风情和民俗特征。竹枝词于是也成为研究地方文化以及社会史和民俗史不可忽视的史料宝库。

  • 标签: 孔尚任 《平阳竹枝词五十首》 中国 生平 清朝 诗歌研究
  • 简介:在"古史辨运动"兴起之际,钱玄同、顾颉刚的"疑古"思想是否受到了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的直接影响,是20世纪末以来困扰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廖名指出,"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主要源于"尧舜禹抹杀论"。吴锐则持反对意见,甚至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廖、吴二氏的说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现有资料来看,钱玄同、顾颉刚在当时确曾通过一些间接文本对"尧舜禹抹杀论"有所了解,但了解不等于受其直接影响。推测此中缘由,要在钱、顾二氏并不认为"尧舜禹抹杀论"是一种"非常异义可怪之论",故受其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抄袭"之说更是无从讲起。这桩学术公案或就此盏棺论定。

  • 标签: 古史辨 “疑古”思想 “尧舜禹抹杀论” 学术公案
  • 简介:北京大学出版于1999年出版了整理本《十三经注疏》,以1979年中华书局影印清嘉庆二十一年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下文简称底本),进行了包括标点、文字处理、校勘和吸收研究成果等整理工作,“旨在填补学术界空白”(《整理说明》)。然智者百密,不无一疏。吕友仁先生在《〈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整理本平

  • 标签: 兼校 刻底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