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淄博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了解其免疫水平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淄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的250例新报告的HIV/AIDS患者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所得数据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0例HIV/AIDS样本的传播途径均为性接触,首次检测其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绝对数均值为(348.99±204.21)个/μL。不同年龄组间CD4+ T淋巴细胞均值、CD8+ T淋巴细胞均值和CD4+/CD8+的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组的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与>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籍、不同年龄及不同人群病例中CD4+细胞≤350个/μL组与CD4+>350个/μL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淄博新报告HIV/AIDS病例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普遍偏低。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干预,重点加强老年人艾滋病的防控和干预工作。

  • 标签: HIV/AIDS CD4+ T淋巴细胞 CD8+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年至2020年“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期间广州海珠区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情况,评估结核病防控成效,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社会学及经济学评价方法,对广州海珠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家庭成员、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学校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累计登记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2 911例,进行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8 714例,筛查率99.86%,检出率0.24%(21/8 714),有临床症状者肺结核检出率高于无临床症状者。(2)累计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8 606例,筛查率1.26%(8 606/682 01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10 472例,进行胸片筛查4 964例,发现肺结核患者211例,检出率1.11%(211/19 078)。(3)累计对3 741例肺结核患者开展艾滋病病毒(HIV)筛查,HIV初筛阳性11例,检出率0.29%(11/3 741);累计对6 697例HIV感染患者开展肺结核筛查,发现肺结核患者55例,检出率0.82%(55/6 697)。(4)累计登记学校肺结核患者445例,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14 304例,筛查率92.53%,发现肺结核患者13例,全部为病原学阴性学生患者,检出率0.09%(13/14 304)。(5)社会学评价结果。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率从2016年78.04/10万逐年递降至2020年53.76/10万;累计规范管理肺结核患者5 697例,规范管理率为95.76%;累计成功治疗肺结核患者6 015例,成功治疗率为95.31%。(6)经济学评价结果。累计挽回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63 392年,获得完整生命数768个,免受结核菌感染的健康人数60 150~90 225人;减少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数3 008~4 512人,避免了新发病例损失31 702~47 551年,挽回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961 022.72元。结论广州海珠区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取得较好的成效,应积极推行重点人群“主动发现”模式,减少结核病传播,加速结核病疫情下降。

  • 标签: 肺结核 重点人群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各种气象因素对北京通州区蚊密度的影响,为蚊虫及相关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通州区单日常规气象数据及2015—2019年的蚊密度监测数据,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气象因素与蚊密度相关性及滞后性,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初步探讨该模型在气象因素对蚊密度影响效应中的应用。结果日最低温度(r=0.58,P<0.05)、最小湿度(r=0.38,P<0.05)、最高气压(r=-0.53,P<0.05)与蚊密度相关,最小湿度为17%时,滞后第4天时相对危险度(RR)值最大,当最高气压为1 032 hPa时,滞后第11天时RR值最大,最低气温为5 ℃时,滞后第3天时RR值最大,此后逐渐下降。结论最低温度、最小湿度、最高气压可能是影响通州区蚊密度的气象因素,影响效应有滞后性,以上结论对建立蚊密度及相关传染病早期气象预警系统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气象学 蚊密度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患者体验视角,分析杭州公立医院智慧医疗服务的使用及满意度情况。方法于2020年8—9月,抽取杭州2家三级甲等医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0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智慧医疗服务的使用和满意度情况。患者满意度量表基于SERVQUAL理论,包括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维度16个条目。对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94±0.56)分,对有形性(4.25±0.64)、保证性(4.07±0.71)和反应性(4.02±0.73)的满意度较高,移情性(3.84±0.77)和可靠性(3.52±0.70)条目得分低于平均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和UTAUT评分对满意度产生一定的影响(P<0.05)。结论杭州智慧医疗服务的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今后应进一步关注大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升级智慧医疗系统,完善医院互联网平台,加强数字赋能智慧医疗服务,推进卫生健康全面数字化转型。

  • 标签: 患者满意度 智慧医疗服务 医院,公立 SERVQUAL理论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肯塔基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流行情况、耐药水平及分子特征。方法对2010-2020年分离的22株肯塔基沙门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全基因组测序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基因组岛和耐药基因识别。采用PFGE分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2株菌对8~22种抗生素耐药,尤其是对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等都表现为超高水平的多重耐药。21株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22株肯塔基沙门菌均为ST198,携带SGI1-K基因组岛。所有菌株均有耐药基因tetA、sul1、qacE,喹诺酮耐药决定区gyrA基因存在2个突变位点(S83F、D87 N)、parC基因存在3个突变位点(T57S、S80I、T255S)。β-内酰胺类相关耐药基因(blaCTX-M-55、blaCTX-M-14b、blaTEM-141、blaTEM-206、blaTEM-209、blaTEM-214、blaTEM-1B)、氨基糖甙类耐药相关基因[aac(3)-Id、aac(3)-IId、aac(6')-Iaa、aadA7、aadA17、aph(3')-Ia、aph(3'')-Ib、aph(6)-Id、rmtB]以及floR、dfrA14、mphA和qnrS1等基因在不同年代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PFGE图谱分析显示,22株菌株之间相似性>85%,与全球广泛传播的ST198-X1流行株高度同源,在传播扩散过程中,耐药谱和PFGE图谱都发生了变化,分为两大聚类簇。结论北京流行的肯塔基沙门菌为多重耐药的ST198-X1-SGI-1K国际流行株,自2016年以来保持低水平流行,引起散发感染病例和聚集性腹泻事件。对氟喹诺酮类、ESBL和阿奇霉素等耐药严重,应加强多重耐药肯塔基沙门菌的监测。

  • 标签: 肯塔基沙门菌 多重耐药 耐药基因 全基因组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8-2018年北京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肺结核病例数据来源于2008-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采用ArcGIS 10.2软件可视化肺结核发病率的时空分布;街道/乡镇尺度上分析(Getis’s Gi*统计量)发病率的空间聚集性;贝叶斯时空模型分析影响其时空分布的因素包括城市化率、人均GDP、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常住外来人口和人口密度。结果2008-2018年北京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从58.64/10万下降到30.43/10万。通州区、昌平区等城市发展新区的发病率较高,热点集中在其局部地区;东城区、西城区等功能核心及拓展区的发病率较低,冷点也集中在该区域。肺结核发病风险与城市化率和常住外来人口相关,其中,城市化率每增加1%,患肺结核的RR值也会增加1%;常住外来人口每增加1万人,患肺结核的RR值会增加0.6%。结论北京肺结核的防控重点区域需关注城市发展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需加强常住外来人口中的结核病防控,以期降低当地结核病发病率。

  • 标签: 肺结核 报告发病率 城市化 贝叶斯时空模型 时空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小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情况,探讨心肺复苏培训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9年4月22—26日便利选取广州某小学23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3月(培训前)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知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及内容。每次培训完当天再次开展知识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培训前,221名小学生对只按压不实施人工呼吸、急救电话、胸外按压位置、按压速度、按压深度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6.3%、95.0%、89.6%、24.4%、24.0%,培训后233名小学生回答正确率分别为59.2%、99.6%、99.6%、63.5%、70.0%,培训后正确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后,认为有必要学习心肺复苏、愿意对陌生人实施心肺复苏的学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经心肺复苏培训的广州小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低下,建议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重视急救技能的宣传与培训,制订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培训方案,提高学生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问卷调查 急救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山艾滋病职业暴露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本科室登记的艾滋病职业暴露资料,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66名艾滋病职业暴露者,男性31例,女性35例,来自中山19家医院与13家公安局;5年以下工作年限[50.0%(33/66)]、工作岗位为护士[43.9%(29/66)]的人员是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最集中人群;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例数居前3位的科室为外科[22.7%(15/66)]、办案现场[18.2%(12/66)]、内科[12.1%(8/66)],常见的发生地点是普通病房;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例数居前3位的暴露时机为采血/注射穿刺时[16.67%(11/66)]、抓捕犯人时[16.67%(11/66)]、手术操作/缝合时[16.67%(11/66)];锐器伤[56.1%(37/66)]是导致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因素;30.3%(20/66)的人员未参加职业安全培训,59.1%(39/66)的人员在接触暴露源时未佩戴手套;暴露源严重程度不明的为47例,职业接触的污染物来源以血液最多;经科学处理,没有人员发生艾滋病暴露后感染。结论根据艾滋病职业暴露监测分析结果,对高风险科室/病房、办案民警、操作环节、操作流程重点培训和指导,加强防护。

  • 标签: 艾滋病 职业暴露 特殊人群
  • 作者: 汪心海 刘彤 林潇 翟敏 吉敦亮 高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医史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济南 25002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学院,济南 25002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眼科博物馆,济南 2500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济南 25002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眼科博物馆,济南 25002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济南 250021
  • 简介:摘要《景商业图册》成画于清早期,是通过对既往画稿的整理以回顾形式所绘的写实画作。图册描绘了明末清初苏州市区繁荣的商业与生活景象。其中医馆、药店等与医药相关的图像有10余处,与眼科相关的描绘共有7处,分别为眼科专科诊所1处、眼镜商铺2处、眼镜佩戴者2处、盲人3处,所绘眼科专科诊所及眼镜商铺在文献检索与历代古画检索中均未发现,可推测《景商业图》为现存最早出现中国眼科专科诊所及眼镜商铺的画作图册,其对研究明末清初苏州的医药业,尤其是眼科专科诊疗相关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

  • 标签: 医药业 眼科 眼镜 明末清初 苏州 《市景商业图册》 诊疗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我国的基层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和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对北京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进行SWOT分析,探讨其优势及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分析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其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优势和机遇,适宜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基层编制不足与薪酬制度不完善所致基层留不住人才等则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减少社区公共卫生治理的"碎片化",不仅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社会治理与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而且要提高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完善薪酬分配制度,从而确保发挥公共卫生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 标签: 初级卫生保健 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 基层公共卫生 SWOT分析 北京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区办管"模式下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至被托管医院的意愿开展研究,探讨影响其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以双因素理论为指导制定调查问卷。2019年5月,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北京开展"区办管"的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03名医务人员的被派遣意愿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对影响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的保健因素(承担家庭责任、拓展人脉关系、领导的动员与激励等)和激励因素(个人职业发展、发挥自身才能、自我成就感等)的评分。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单因素假设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被派遣意愿差异,构建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个人深入访谈法,分析医务人员长期被派遣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至被托管医院工作,最关注的前6项因素分别为合理的激励(奖励)机制、承担家庭责任、同事对被托管医院的评价、拓展人脉关系、个人职业发展、发挥自身才能。有派遣经历的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高于无派遣经历的人员(P<0.05),前者更注重派遣后的个人职业发展(3.91分),后者更看重派遣后的薪酬激励机制(3.95分);相比于普通医务人员,中高层管理干部被长期派遣至被托管医院的热情与意愿度更高(H=14.536,P<0.001);保健因素中的领导动员及激励机制与激励因素中的个人职业发展是影响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区办管"模式中,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有待加强,受托医院管理者应结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医务人员的需求,保障被派遣医务人员薪酬及绩效补助,助力其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被长期派遣的意愿。

  • 标签: 卫生人力 区办市管 医务人员 工作意愿 长期派遣 双因素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乡村医生培养、职业保障、执业准入和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自编问卷对北京9个远郊区乡镇的324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乡村医生管理的6名人员进行访谈。结果北京乡村医生平均年龄65.99岁。78.4%(254/324)的乡村医生具有中专或相当于中专学历,59.6%(193/324)的乡村医生无医学院校学医经历;98.8%(320/324)的乡村医生参加过乡村医生岗位培训。乡村医生近3年年均收入在30 001~45 000元的最多,占比38.6%(125/324)。78.4%(254/324)的乡村医生所在乡镇卫生院未为其购买保险或公积金。6.8%(22/324)的乡村医生为执业(助理)医师,12.0%(39/324)的乡村医生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79.9%(259/324)为注册乡村医生。结论北京乡村医生队伍存在培养力度不够、职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执业能力偏低、执业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政府应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职业保障制度、提高乡村医生执业能力、拓宽执业发展空间。

  • 标签: 北京市 乡村医生 现状 问题 政策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布鲁菌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布鲁菌感染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深圳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57例布鲁菌感染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布鲁菌病患者和布鲁菌隐性感染者、有合并症与无合并症的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57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腰椎穿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57例布鲁菌感染者中,隐性感染者10例(17.5%),布鲁菌病患者47例(82.5%)。布鲁菌病患者中,发热患者占91.5%(43/47),其中最高体温≥38.1 ℃者占74.4%(32/43),畏寒、寒战占40.4%(19/47),多汗占25.5%(12/47),乏力占17.0%(8/47),头痛占21.3%(10/47),颈/背/腰痛占23.4%(11/47),关节疼痛占31.9%(15/47);18例(38.3%)患者有合并症。隐性感染者与布鲁菌病患者中分别有7例和39例血培养阳性。18例有合并症的布鲁菌病患者出现症状至确诊的时间为30.0(15.0,67.5) d,长于29例无合并症患者的20.0(13.0,30.0) d,有合并症的布鲁菌病患者中分别有7例和9例发生颈/背/腰痛和关节疼痛,无合并症患者分别有4例和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0,χ2=3.90、4.39,均P<0.050)。11例布鲁菌病合并颈/背/腰痛患者中,6例合并脊柱炎。15例布鲁菌合并关节疼痛患者中,6例合并关节炎。6例隐性感染者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均未发现合并脑膜炎,32例行腰椎穿刺检查的布鲁菌病患者中6例合并脑膜炎。54例患者预后良好,3例患者延长疗程后治愈。结论布鲁菌隐性感染者无合并症,但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建议积极规范抗布鲁菌治疗;布鲁菌病患者合并关节、颈/背/腰痛时建议行相应部位磁共振成像检查,而对于布鲁菌病患者不管是否合并有头痛均建议行腰椎穿刺检查。

  • 标签: 布鲁杆菌属 感染 合并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至2019年广州市报告疑似职业病诊断情况,为疑似职业病监管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于2020年7至10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广州2014至2019年报告的《疑似职业病报告卡》、《职业病报告卡》和《尘肺病报告卡》,进行匹配分析,了解疑似职业病病人的诊断及确诊情况。结果2014至2019年广州共报告疑似职业病例7大类32种1 426例,每年报告例数平均约240例,疑似职业病主要病种为噪声聋(68.44%,976/1 426)、慢性苯中毒(16.48%,235/1 426)、其他尘肺病(4.84%,69/1 426)、矽肺(3.23%,46/1 426)以及电焊工尘肺(1.82%,26/1 426)。要求进入职业病诊断程序诊断率为36.61%(522/1 426),确诊率为59.20%(309/522)。2019年疑似职业病诊断率最低(23.92%,61/255),花都区诊断率最低(8.33%,9/108),疑似职业性尘肺病诊断率最低(28.03%,44/157),疾控中心报告的疑似职业病诊断率最低(17.43%,19/109),广州外机构报告的疑似职业病均没有进入诊断程序。疑似职业性皮肤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及职业性肿瘤均确诊,职防机构确诊率最高(94.87%,37/39)。结论2014至2019年报告的疑似职业病主要病种为噪声聋、苯中毒及尘肺病,疑似职业病总体诊断率及确诊率均不高,建议完善疑似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并加强疑似职业病的后续管理及监督。

  • 标签: 疑似职业病 监管 诊断率 确诊率
  • 作者: 董棒 李涛 张旭 王艳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徐州 221011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枣庄 277000,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枣庄 277000,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徐州 22101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枣庄恙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恙虫病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 -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38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恙虫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38例恙虫病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3例,年龄为(58.58 ± 14.47)岁;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2.11%(35/38);发病时间集中在10 - 11月,占100.00%(38/38);地区分布以峄城区为主,占34.21%(13/38);38例患者均有草地/树林接触史。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其他主要症状为焦痂(97.37%,37/38),头痛(68.42%,26/38),乏力(42.11%,16/38),周身酸痛(36.84%,14/38)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C-反应蛋白升高(89.47%,34/38),降钙素原升高(81.58%,31/38),肝功能异常(78.95%,30/38),D-二聚体升高(71.05%,27/38),嗜酸性粒细胞减少(60.53%,23/38),红细胞沉降率加快(57.89%,22/38)。38例患者均采用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均已治愈。结论枣庄恙虫病高发期为秋季,临床症状以发热、焦痂、头痛为主,多西环素及阿奇霉素为该疾病首选治疗药物。

  • 标签: 恙虫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9年广州期望寿命和健康调整期望寿命(HALE)的时空分布,量化不同病因及其后遗症对健康的综合影响。方法利用2010-2019年广州CDC的死因监测数据和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公开数据,基于寿命表法和沙利文法分别估算期望寿命和HALE,以伤残损失寿命年折合法计算去病因健康调整期望寿命。使用Joinpoint对数线性回归分析时间趋势,并描述空间分布。结果2019年,广州居民期望寿命为82.9岁(男性80.1岁,女性85.9岁),HALE为75.6岁(男性74.0岁,女性77.3岁)。中心城区相对城区边缘有更高的期望寿命和HALE,且期望寿命与HALE的差值更小。2010-2019年,广州居民期望寿命和HALE整体呈上升趋势。全市期望寿命增加2.8岁[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0.4,95%CI:0.3~0.4],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2.8岁和2.9岁;全市HALE增加2.4岁(AAPC=0.3,95%CI:0.3~0.4),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2.5岁和2.2岁。因传染性疾病、孕产妇疾病、新生儿疾病和营养疾病失去的平均健康寿命中位数为6.2年(AAPC=-4.2,95%CI:-5.3~-3.1),因非传染性疾病失去的平均健康寿命中位数为14.7年(AAPC=1.6,95%CI:0.9~2.3),因伤害失去的平均健康寿命中位数为6.3年(AAPC=-3.5,95%CI:-4.5~-2.6)。其中,因肌肉骨骼疾病、皮肤和皮下疾病、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糖尿病和肾脏病失去的平均健康寿命中位数高居前5位。结论2010-2019年广州居民期望寿命和HALE稳定增长,但城区边缘居民的生命质量低于中心城区。非传染性疾病是健康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需根据地域特征制定健康政策和防治措施,针对重点疾病合理分配社会医疗资源,以降低其疾病负担。

  • 标签: 期望寿命 健康调整期望寿命 生命质量 疾病负担 时空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陕西省咸阳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态势,为进一步进行人间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1 - 2020年陕西省咸阳人间布病发病数据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 - 2020年,咸阳累计报告人间布病病例86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发病率自2014年开始迅速上升,2019年最高,为5.79/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00.40,P < 0.001);咸阳人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奶山羊养殖县,累计报告病例571例,占66.09%;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8月份,占64.35%(556/864);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 ~ 69岁,占68.29%(590/864);男女性别比为2.40 ∶ 1.00(610 ∶ 254);职业主要是农民,占83.45%(721/864),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等非职业人群的比例有所上升。咸阳人群血清学总阳性率为3.14%(283/9 009),病原学培养出现变异型菌株。布病发病时间与诊断时间的间隔中位数为8 d。结论陕西省咸阳人间布病呈现总体上升的流行趋势,需要引起重视,加大防控力度。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人间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京恙虫病报告发病水平和趋势变化、流行特征以及空间聚集性,探究防控关键季节、重点人群和区域,指导制定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南京恙虫病报告数据,分析报告发病水平和趋势变化,描述季节、人群和空间分布特征,利用ArcGIS 10.3软件开展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FleXScan 3.1.2软件开展空间扫描。结果2011 - 2020年,南京共报告恙虫病病例192例,年报告发病率中位数为0.21/10万(范围为0.12/10万~ 0.49/10万)。10 - 11月报告病例占87.5%(168/192),高峰出现在11月(57.8%,111/192)。男性占64.1%(123/192);年龄中位数为59岁(范围为6 ~ 84岁),≥60岁和45 ~ 59岁组分别占47.9%(92/192)和31.2%(60/192),共占79.2%(152/192);农民占43.8%(84/192),家务及待业者占16.7%(32/192),离退人员占15.6%(30/192),工人占6.8%(13/192),共占82.8%(159/192)。报告病例总数前4位的地区分别为江宁区(23.4%,45/192),六合区(22.9%,44/192),鼓楼区(10.4%,20/192)和江北新区(8.9%,17/192),共占65.6%(126/192)。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 = 0.34(Z = 5.90,P < 0.001);FleXScan 3.1.2软件扫描探测到2个空间聚集区域,一级聚集区覆盖江宁区3个、雨花台区1个和浦口区2个街道[限制性对数似然比(RLLR)= 26.91,P < 0.001],二级聚集区覆盖六合区6个和江北新区4个乡镇/街道(RLLR = 26.48,P < 0.001),聚集区域均为涉农区。结论南京恙虫病报告发病水平较低且平稳,属于典型的秋季型疫区,中老年人群和涉农区域分别为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建议将恙虫病纳入法定或南京重点传染病管理,开展恙虫病诊治技术和信息报告管理培训,在高发季节强化和落实健康宣教、个人防护、防鼠灭鼠、媒介控制等综合防控干预措施。

  • 标签: 恙虫热斑疹伤寒 虫媒传染病 流行病学特征 空间聚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西省抚州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掌握全市重点人群的碘营养水平,评估全市在碘缺乏病方面的防治效果。方法2017 - 2019年,在江西省抚州所辖县区,每个县区划分5个抽样片区(东、西、南、北、中),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每个乡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 10岁儿童40名;同时在每个片区抽取20名孕妇。分别采集儿童和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及尿样,测定盐碘和尿碘含量,并采用B超法检查儿童甲状腺。结果共检测儿童家中盐样6 001份,盐碘中位数为24.60 mg/kg,碘盐覆盖率达到99.77%(5 987/6 00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20%(5 773/6 001);共检测孕妇家中盐样3 000份,盐碘中位数为24.81 mg/kg,碘盐覆盖率达到99.97%(2 999/3 0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97%(2 909/3 000)。共检测儿童尿样6 001份,尿碘中位数为172.23 μg/L;共检测孕妇尿样3 000份,尿碘中位数为178.35 μg/L。2017 - 2019年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1.00%(8/800)、1.33%(8/600)、1.12%(9/800)。结论江西省抚州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水平适宜,达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要求。

  • 标签: 缺乏症 盐类 尿 甲状腺肿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乌鲁木齐饮用水水砷状况,评估其健康风险,为乌鲁木齐改水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 - 2020年,连续3年在乌鲁木齐7个区、1个县的监测点,采集水样687份,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进行水砷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对水砷进行评价。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乌鲁木齐饮用水水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687份水样,均为集中式供水,枯水期(n = 342)和丰水期(n = 345)、地表水(n = 414)和地下水(n = 273)的水砷合格率均为100.0%。枯水期,砷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为8.24 × 10-6/a;丰水期,砷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为3.30 × 10-6/a。结论乌鲁木齐改水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果,饮用水水砷状况良好,砷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较小。今后应继续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推动改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饮用水卫生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饮水安全。

  • 标签: 饮用水 水砷 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