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MicroRNA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脂质代谢的因子。最近发现的microRNA-33aandb(miR-33a/b)在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动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microRNA嵌入在固醇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REBF2和SREBF1)中,通过抑制参与到胆固醇输出和脂肪酸氧化的基因,比如ABCA1,CROT,CPT1,HADHB和PRKAA1,转录后调节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miR-33a/b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在新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抑制这些小干扰RNA对脂蛋白代谢的调节有很显著的影响,包括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的代谢。这些新的发现支持了microRNA拮抗剂在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 标签: 小RNA 脂肪代谢 高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脂代谢参与了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调控,涉及营养调节、激素调节和体内平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其中,环状RNA作为一种新的非编码RNA,通过与相应的微小RNA或R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在脂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环状RNA 脂代谢 脂代谢相关疾病
  • 简介: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目前的国际疾病分类编号为ICD-9.277.79(ClinicalModification),最早曾有“X综合征”、“死亡四重奏”、“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肥胖综合征”等多种名称。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专门对该综合征进行了研讨,提出了MS的工作定义,自此,其概念的发展逐步统一。美国学者Hansen概括了MS的5个最普遍和最明显的特征,包括:肥胖、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综述 世界卫生组织 ICD-9 国际疾病
  • 简介:有人大块朵颐却骨感迷人,有人闻着香味也要长胖一两二钱,到底谁在暗箱操作?新陈代谢,减肥漫漫长路上不断被提及的名词。一直被指对减肥效果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新陈代谢,减肥的替罪羊还是绊脚石?

  • 标签: 减肥效果 新陈代谢 香味 责任 名词 暗箱操作
  • 简介:骨是动态变化的结缔组织,骨代谢通过破骨细胞(OC)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OB)的骨形成持续不断地进行着骨重建。骨重建涉及一系列的OB和OC的信息交换,是一个由循环激素和局部调节因子以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等形式呈交互网络状调控的复杂过程。防治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则在于依据骨转换的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恢复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平衡。分子内分泌学和遗传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骨代谢研究领域两项重要的发现一瘦素和RANK/RANKL/OPG系统,成为近年来骨质疏松及其相关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以下就瘦素与骨代谢作简要论述。

  • 标签: 骨代谢 瘦素 RANKL 骨质疏松 内分泌学 结缔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叙述血脂的吸收与代谢过程。血脂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并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消化酶、胆盐和转运蛋白。吸收后的血脂会通过淋巴系统进入循环,并在肝脏和外周组织中进行代谢。血脂代谢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血脂的吸收与代谢机制的深入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脂 吸收 代谢 小肠 肝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超重代谢综合征(MS)患者和健康老年人的代谢差异特征,分析代谢物差异和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4—8月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就诊的超重MS患者36例(MS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43例(对照组),收集血清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两组入选者血清样本代谢物的差异。采用皮尔森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其相关代谢指标。结果MS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指数(26.9±2.0)kg/m2比(21.7±1.4)kg/m2、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老年超重MS组患者与对照组存在65种代谢差异物,这些差异物分别富集在21条通路。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与腰围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最多,其次是体质指数,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甘露糖、来苏糖、葡萄糖等单糖、亚麻酸及衍生物和焦谷氨酸等。结论老年超重MS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存在多种类代谢差异物,这些代谢物与涉及超重的临床指标体质指数、腰围等相关性较高,亦包含单糖、亚麻酸衍生物和氨基酸。

  • 标签: 代谢组学 超重 代谢综合征X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在接受胃转流手术(RYGB)后3年的MS缓解率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011年7月至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RYGB治疗的肥胖伴MS患者148例,并进行术后3年随访。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数据,包括病程、用药史、糖尿病家族史、血压、腰围等,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谱、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总体重减轻(TWL)百分比等。根据代谢手术后3年MS缓解与否,将所有患者分为MS缓解组(n=85)和未缓解组(n=34)。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²检验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参数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S缓解的相关因素。结果119例(80.4%)患者完成术后3年随访,平均年龄(48.3±11.4)岁,其中女性70例(58.8%)。术前BMI(31.6±3.5)kg/m2。RYGB术后3年与术前比较,BMI下降为(25.3±3.3)kg/m2,MS患病率从术前的100%(119/119)降至28.6%(34/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32.2,P<0.01)。缓解组的TWL百分比高于未缓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0.9±6.9)%和(17.4±6.5)%, t=2.626, P=0.011]。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RP(比值比 0.79,95%可信区间0.68~0.92,P<0.01)和TWL百分比(比值比 1.09,95%可信区间1.00~1.19,P=0.047)是术后3年MS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YGB手术可改善中国肥胖患者MS。TWL百分比越高,术前CRP越低,术后MS缓解的可能性越大。代谢手术中期的MS缓解可能与体重减轻和慢性炎症改善有关。

  • 标签: 肥胖症 C反应蛋白质 代谢综合征 代谢手术 Roux-en-Y胃转流术
  • 简介:摘要:现阶段,采取气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方式全面分析处于同样领域内的各项小米代谢产物,应用甲醇溶液有效提取极性代谢成分,全面检验代谢产物。经过相关探究表明,在相同产地内两项不同品种的小米一共存在着多种代谢产物,处于此种状态下可以看出,古龙小米以及禾绅小米包含了多种代谢产物,经过一系列探究比较表明,古龙小米内的差异性代谢产物为21种,禾绅小米有着5种差异类型代谢产物,在这一阶段中,前者氨基酸代谢途径远远高于后者。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从GC-MS入手,全面探究了各项品种小米产物采取的相关材料以及具体方式,同时得出了精准的结果,了解到了两项品种小米代谢产物以及具体的代谢渠道。

  • 标签: GC-MS 各项品种的小米 采取的材料 方式 具体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疗法对代谢综合征脂代谢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68位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组方式:抽签法,实验组:针刺疗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指标评估包括入组前后的体重指数、血脂相关指标数据。结果:数据汇总可知,实验组治疗后的体重指数、血脂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采取常规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的治疗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脂代谢功能恢复,抑制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同时对高密度脂蛋白起到促进作用。针刺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脂代谢功能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至2019年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住院、接受阿司匹林(100 mg/d)及氯吡格雷(75 mg/d)标准化治疗且进行了氯吡格雷吸收/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的ACS患者病历资料和随访记录,根据患者治疗1年内是否出现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脑梗死等血栓相关事件将患者分为血栓事件组及非血栓事件组,对比2组患者年龄、性别、烟酒嗜好、基础疾病、并用药物及氯吡格雷吸收/代谢相关等位基因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42例患者纳入分析,男性274例,女性68例,年龄(58±9)岁,78例(22.8%)发生血栓事件。血栓事件组与非血栓事件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并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占比、细胞色素P450(CYP)2C19*3、对氧磷酶-1基因Q192R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B1基因C3435T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血栓事件组患者体重指数(BMI)、CYP2C19*2 GG型及CYP2C19*17 CT型患者的比例低于非血栓事件组(均P<0.05),并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和CYP2C19*17 CC型患者的比例高于非血栓事件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BMI(OR=0.915,95%CI:0.847~0.989,P=0.026)、CYP2C19*2 GG型(OR=0,95%CI:0~0.008,P<0.001)及GA型(OR=0.028,95%CI:0.003~0.296,P=0.003)是氯吡格雷治疗后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CYP2C19*17 CC型(OR=2 856.665,95%CI:87.337~93 436.810,P<0.001)是氯吡格雷治疗后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YP2C19*2和CYP2C19*17突变是ACS患者氯吡格雷疗效和治疗后血栓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多态性,基因 氯吡格雷
  • 简介:目的验证运动疗法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A组50例)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B组5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测定(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胰岛素(INS)、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治疗8周末A、B两组BMI及B组空腹INS、C肽和IR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干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糖代谢紊乱。

  • 标签: 运动疗法 胰岛素 C肽 抗精神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