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某院收治的6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癌痛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癌痛评分为(3.12±1.25)分,优于对照组的(5.21±0.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恶心肿瘤患者 癌痛及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0例健康对照者,48例肝癌患者、56例肝炎患者、55例胆结石症患者、17例结肠癌患者、21例胃癌患者的血清5'-核苷酸酶水平,结果肝癌患者,胆结石患者,肝炎患者、结肠癌患者的5'-核苷酸酶明显高于健康人平均水平,而胃癌患血清5'-核苷酸酶显著低于健康人的平均水平,其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5'-核苷酸酶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 5'-核苷酸酶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一期采用前臂游离皮瓣、股外侧皮瓣及腓骨肌皮瓣修复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成功率100%,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患者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基层医院在各学科紧密的配合下开展游离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在合理的规避风险后实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游离皮瓣 口腔颌面部 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妇科恶性患者生活质量良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9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9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倒。对照组常规化治疗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的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显著提高。结论实施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可实行性。

  • 标签: 健康教育 妇科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方法,同时分析不同剂量外照射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在我医院里就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选择8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性的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3例,观察组给予8Gy/次外照射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2Gy/次外照射放疗治疗,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其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6.0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骨转移患者的放射治疗主要根据病情来决定,低分割放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而止痛效果与常规分割相当。

  • 标签: 外照射放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率的方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院健康体检的人群260132例,给予普通体检套餐,注重问诊、触诊和必检项目,拟定肿瘤疑似病例并开展检后随访。结果病理确诊恶性肿瘤411例(检出率1.58‰),前5位依次为甲状腺癌93例(0.36‰)、肺癌81例(0.31‰)、肝癌46例(0.18‰)、肾癌44例(0.17‰)和结直肠癌29例(0.11‰)。结论体检中注重问诊、触诊、必检项目、拟定肿瘤疑似病例和检后随访是健康体检提高恶性肿瘤检出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健康体检 恶性肿瘤 检出率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患有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26)和对照组(n=26)两组,其中对照组仅进行分步的放疗与化疗,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7.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64,P<0.05);研究组生存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8.5%,(x2=1.083,P>0.05);研究组不良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23.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27,*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法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日期,增加治疗的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颌面-头颈部 恶性肿瘤 同步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3年12月来医院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46例,对其在CT引导下实施肿瘤内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对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经合理护理后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后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加强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 标签: 恶性肿瘤 125I粒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妇科58例宫颈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应用紫杉醇化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总结紫杉醇临床的应用特点。结果1例严重过敏并采用其他化疗方案;2例发生轻程度过敏反应;3例发生静脉给药药液渗漏;5例发生轻度胃肠道副反应;57例患者完成全程化疗;患者脱发现象100%。结论通过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有针对性地做好紫杉醇不良反应的防治和护理,着重做好用药过程中的观察和各种防护措施,配合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紫杉醇 妇科 恶性肿瘤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基础药物,然而其用药最佳时限尚无统一标准。双膦酸盐类药物长期用药的时限、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数据已在多种实体肿瘤的研究中获得初步积累,均提示长期应用该类药物可以进一步降低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events,SRE)的发生,不良反应多为轻至中度。

  • 标签: 双膦酸盐 骨相关事件 长期用药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DC-CIK细胞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DC-CIK细胞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23.64%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52.73%,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晚期恶性肿瘤中采用DC-CIK细胞联合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DC-CKI细胞 恶性肿瘤 治疗效果 免疫功能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83-01摘要目的分析启东市海复镇五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整理海复镇2009~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用EXCEL软件分别统计出恶性肿瘤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的病例数,计算发病率,比较恶性肿瘤不同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的发病情况。结果该地区五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平均为406.78/10万,其中男性460.35/10万,女性355.00/10万,经标化后发病率平均为279.86/10万,其中男性321.50/10万,女生243.22/10万。发病趋势总体呈小幅波动,但相对平稳;性别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其中35岁以后发病率开始增加,75岁以后发病率达到高峰,平均发病年龄男性为65.26岁,女性为61.19岁;该地区最近五年中,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子宫癌、食道癌、膀胱癌、白血病,乳腺癌已成为该地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结论启东市海复镇五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比较平稳,但与历史资料相比较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有所推迟。女性子宫癌、乳腺癌发病顺位明显上升,是值得该地区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恶性肿瘤,发病率,农村
  • 简介:目的研究肠外营养联合化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未给予特殊处理,观察组在化疗期间根据胃肠功能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统计4个疗程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转铁蛋白、前白蛋白、IgA、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2.41±0.53)g/L比(2.15±0.57)g/L、(0.28±0.07)叽比(0.20±0.08)g/L、(3.25±1.19)g,L比(2.85±1.01)g/L、0.403±0.065比0.323±0.083、2.15±1.02比1.35±0.73],IgM明显低于对照组[(1.02±0.35)g/L比(1.48±0.7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白蛋白、IgG、C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化疗能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为化疗期间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胃肠外营养 药物疗法 联合 肿瘤 继发原发性 免疫
  • 简介:<正>近年来,泌尿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放疗及化疗对早期肿瘤疗效显著,但是对晚期肿瘤疗效欠佳。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学科的进展及对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cellularimmunotherapy,ACI)已经凸显优势,并在体外实验获得突破性进展。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因子活化的杀

  • 标签: 泌尿系恶性肿瘤 过继免疫治疗 肿瘤发生机制 肿瘤疗效 IMMUNOTHERAPY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拔引流管时间为(1.0±0.5)天、首次进食时间为(3.5±1.0)天、术后体重下降为(3.5±0.8)kg、静脉输液时间为(5.5±1.0)天,术后住院时间为(10.5±1.2)天,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患者 围术期心理干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与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以期找到治疗的最佳方法,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78例患者进行骨髓抑制情况与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评估。结果选取的7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骨髓的造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生活能力和健康状况均有明显下降(P<0.05);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94,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会发生骨髓抑制和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两者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 骨髓抑制 生存质量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