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方 法 以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患者 60 例为对象,参照组 30 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 30 例实施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 VAS 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 。研究组护理后 JOA 评分优于参照组, P<0.05 。 结论 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患者实施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老年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 疼痛 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 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70 例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 n=35 )与观察组( n=35 )。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在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引入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到 2019年以来收治的 90例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摸球的方式,将这 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都有患者 45例,对这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比较这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的情况较轻,住院时间较短,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更好, P< 0.05。结论 对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健康教育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压缩骨折应用经皮微创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优势。方法:甄选脊柱压缩骨折病人 102例,其中 51例 开展传统方案(比对组 ), 51例实施 经皮微创钉内固定技术(试验组),观察以上治疗方案对脊柱压缩骨折病人在院治疗时间、生活水平以及术后机体疼痛状况方面的影响力度。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疼痛评分与在院治疗时间低于比对组,试验组病人在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比对组,(P< 0.05)。 结论:脊柱压缩骨折应用经皮微创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优势强,具有对病人机体损伤、降低术后疼痛、改善生活水平等特点,还可缩短病人在院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压缩性骨折 经皮微创钉内固定技术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低能量受伤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比石膏外固定能更早地活动,有更好的功能效果。克氏针固定能将开放手术的风险降到最低,经皮髓内固定增加固定强度,防止肌腱刺激,加快恢复活动,背侧接骨板允许手腕早期负重等。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用特点,因此,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患者年龄、活动水平和骨质疏松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定制。基于此,本文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 克氏针固定 经皮髓内固定 背侧接骨板固定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8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2例接受常规护理,并设为对照组,其余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并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的JOA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后的JOA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标签: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老年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术后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e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2月— 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26例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3例;年龄56~84岁,平均67.8岁。按照Bryan-Morrey分型:Ⅰ型7例,Ⅲ型11例,Ⅳ型8例。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10例单纯肱骨小头骨折采用逆行Hebert螺钉内固定,16例肱骨小头骨折合并肱骨外髁骨折行Hebert螺钉结合肱骨外髁微型钢板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记录患者肘关节屈伸度,采用Mayo评分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22例获随访6~57个月,平均31.8个月。手术时间为60~195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245 ml,平均126 ml。末次随访时患者肘关节屈曲为(117.3±4.2)°,伸直为(8.2±2.1)°。末次随访时Mayo评分为85.0(82.5,92.3)分,较术前[16.5(12.8,24.0)分]显著提高(P<0.05)。VAS术前为(9.6±0.5)分,末次随访时为(2.3±0.2)分( P<0.05)。术后2例出现肘关节僵硬,经功能锻炼后恢复;1例出现骨块移位,但不影响功能,未做进一步处理。术后患者均无感染及皮肤软组织并发症。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采用Hebert螺钉内固定可促进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合并肱骨外髁骨折时需附加钢板固定,可获得可靠的固定。

  • 标签: 肱骨骨折 老年人 骨质疏松 切开复位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良恶性压缩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的临床治疗原则和预后差别极大,准确鉴别二者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MRI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对比增强MRI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化学位移成像的发展与应用,尤其是影像组学新技术的发展,诸多影像学特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良恶性VCFs鉴别诊断的准确。该文就MRI技术和影像组学在良恶性VCFs鉴别诊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椎体骨折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化学位移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骨折愈合是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等多种细胞和分子参与的复杂生理过程。典型骨折愈合分为炎症反应、软骨痂形成、硬骨痂形成和骨重建四个阶段。破骨细胞在硬骨痂形成和骨重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阿仑膦酸盐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丢失,但也可能抑制骨折愈合,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能否使用阿仑膦酸盐存在一定争议。近年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使用阿仑膦酸盐并不影响患者骨折愈合,还可降低患者发生二次骨折的风险,提高患者治疗预后。笔者就阿仑膦酸盐作用机制及其全身和局部使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做综述,为临床选择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愈合 阿仑膦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疼痛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为基础护理,观察组41例为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比患者疼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更低,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时可有效降低疼痛,提升Barthel指数,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术后疼痛 Barthel指数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中最常见的骨骼疾病,脊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为常见的部位,而胸腰段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约占整个脊柱骨折的90%以上。为了规范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笔者在回顾近几年文献的基础上,就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及相关热点争议问题进行阐述,为规范化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 胸椎 腰椎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型假髋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髋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髋关节骨折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骨水泥假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生物型假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活动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30%(42/46),对照组为71.74%(3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5,P=0.016)。两组术前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髋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对照组为21.74%(10/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0,P=0.036)。结论生物型假髋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髋关节骨折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且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骨质疏松 髋关节骨折 生物型假体 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对患者的临床数据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了2018年3月--2018年9月的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老年骨折疏松骨折患者,其分组依据为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共计有39例患者,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9例,采用了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对比组中共计有38例患者,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23例,采用了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在实验组中患者的骨密度处于升高的有11例,处于不变的有20例,处于降低的有8例;出现骨折情况的有1例(2.56%);对比组中患者的骨密度处于升高的有15例,处于不变的有17例,处于降低的有6例;出现骨折情况的有10例(26.31%),组间数据对比具有临床可比,即P<0.05。

  • 标签: 风险防范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骨折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在临床的价值,研究对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以分组的形式对比不同护理的实施效果。将病床尾号为奇数的 42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将病床尾号为偶数的 42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后者接受中医护理措施,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此次观察指标共有三项,一项为骨折愈合有效率、一项为对护理的满意度,还有一项为疼痛评分。在护理后对这三项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的结果均为( p<0.05)。结论 中医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实施。

  • 标签: 中医护理 老年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伴随社会老龄化呈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与老年相关的疾病走进我们的视线,而骨质疏松则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极易引发一系列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症 (OP)是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 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高以 及易发生骨折的 全身骨骼疾病。临床常见合并桡骨远端、脊柱、股骨 近端骨折。发生骨折后,治疗棘手,容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 标签: 中西医结 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定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57例(A组),PFNA治疗55例(B组)。A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66.4±4.1)岁,Jensen分型:Ⅱ型27例、Ⅲ型30例;B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7.7±3.8)岁,Jensen分型:Ⅱ型24例、Ⅲ型31例;术后随访(16.5±1.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Harris评分、骨密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12例全部获得随访,两组性别、年龄、Jensen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及引流量少(均P<0.05);B组可获得早期功能锻炼及更好的早期骨折愈合率(P<0.05);但术后12个月的骨折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骨密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前术后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断裂与术后骨折移位的患者均在翻修术后获得骨愈合。结论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早期骨愈合率高。

  • 标签: 骨质疏松 股骨 粗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 PFNA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 共选择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 88 例,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参照组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呼吸系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验组比较显著更高, P<0.05 ;参照组住院时间与实验组比较显著更长, P<0.05 。 结论: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 股骨骨折 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