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这1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统计这120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以及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结果120例宫颈癌患者均接受宫颈活检,其中46例在我院接受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病理组织检查,其余74例在外院接受宫颈活检,之后在我院接受病理组织检查。在我院接受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病理组织检查的46例患者有38例(82.61%)术前活检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符合符;在外院接受宫颈活检,之后在我院接受病理组织检查的74例患者中60例(81.08%)患者外院活检病理与我院术后石蜡病理符合。外院与我院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腺癌宫颈腺鳞癌、其他病理类型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院与我院原位癌-Ⅰ1a期、Ⅰa2~Ⅱb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活检病理会出现漏诊情况,特别是原位癌-Ⅰ1a期宫颈癌漏诊率较高;与上级医院病理会诊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临床治疗来说意义重大。

  • 标签: 宫颈癌 活检病理 石蜡病理 符合率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用基于多重PCR(multiplex PCR,mPCR)扩增子的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mPCR-NGS)检测MTB的耐药基因突变,并评估其检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常规进行了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氧氟沙星比例法检测且具有药敏试验结果的50株MTB临床分离株,包括42株耐药MTB和8株敏感MTB菌株。参考耐药基因数据库及相关文献,针对以上8种抗结核药物主要耐药基因及常见位点设计耐药基因组合,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案。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耐药结核病患者55例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果为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氟喹诺酮类至少存在一种耐药相关基因突变。首先对已知表型药敏试验结果的MTB临床分离株进行mPCR-NGS检测,验证该方法检测纯菌样本的有效性,再进一步检测结核病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临床验证。主要评价指标为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一致性。结果以比例法为金标准,mPCR-NGS检测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敏感度分别为95%(38/40)、93%(27/29)、93%(27/29)和72%(13/18),特异度分别为100%(10/10)、95%(20/21)、100%(21/21)和94%(30/32);二线注射类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度均为100%(2/2,3/3,3/3),特异度分别为98%(47/48)、100%(33/33)和100%(47/47);氧氟沙星的敏感度为70%(7/10),特异度为100%(40/40)。总符合率为94%,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7。纳入的55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经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28例利福平耐药,37例异烟肼耐药,13例乙胺丁醇耐药,17例氟喹诺酮类耐药。mPCR-NGS与探针熔解曲线法比较,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氟喹诺酮类的敏感度分别为100%(28/28)、95%(35/37)、100%(13/13)和100%(17/17);特异度均为100%(27/27,18/18,42/42,38/38)。两种方法总符合率为99%,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8。结论mPCR-NGS检测MTB临床分离株及结核病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耐药基因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较高,有望成为耐药结核病准确、快速的分子病理诊断新技术。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石蜡包埋组织 抗药性 基因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建立一套光引发制备氯化石蜡的小试实验装置及过程分析测试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系统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如光强,光引发时间,氯气流量,反应温度对氯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一较佳的工艺操作参数。为今后开发相应的连续化万吨级生产装置的反应技术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氯化石蜡-52 光引发 工艺条件 开发 研究
  • 简介:目的评价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曲霉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9例病理证实曲霉感染的患者活检标本(21例为鼻窦感染标本、18例为尸检标本),以1对真菌特有的28SrRNA保守序列结构作为真菌通用引物,以临床常见的4个曲霉菌种: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的种特异性序列为种特异性探针,与扩增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结果尸检标本阳性率为55.6%(10/18),鼻窦标本阳性率为76.2%(16/21),特异性均为100%。在这些曲霉所致的系统性感染中,烟曲霉是主要的致病真菌。结论该方法能对临床无法培养的石蜡组织块进行回顾性病原学研究,并可以鉴定常见的曲霉菌种,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临床曲霉感染的检测。

  • 标签: 曲霉 检测 PCR DNA探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种抗原修复方法在肾组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技术中的应用,探讨最佳抗原修复法。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理中心的45例肾活检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狼疮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各10例及淀粉样变性肾病15例。分别用5种抗原修复法处理各组肾组织石蜡切片。按照标本来源和抗原修复方法分为6组:对照组(冰冻切片标本)、高压热修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双修复(高压热联合胰酶)组、微波热修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双修复(微波热联合胰酶)组、高压热修复(高压热)组、微波热修复(微波热)组、胃蛋白酶消化(胃蛋白酶)组。分析和比较5种热修复抗原方法的石蜡切片与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和半定量评分的差异。结果高压热联合胰酶、微波热联合胰酶组肾组织石蜡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对照组一致,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免疫荧光半定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压热组、微波热组和胃蛋白酶组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较对照组假阴性率高,免疫荧光半定量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热修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双修复法与微波热修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双修复法为石蜡切片的最佳抗原修复方法。

  • 标签: 活组织检查 石蜡包埋 荧光抗体技术 抗原修复
  • 简介:【摘 要】目的:比较分析甲状腺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2019年7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5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甲状腺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比较两种切片检查的所需时间和诊断结果差异。结果:经临床比较后发现,甲状腺冰冻切片检查的所需时间要明显短于石蜡切片检查,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甲状腺冰冻切片检查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的疾病检出率、延迟诊断率和误诊率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冰冻切片的检查时间要明显短于石蜡切片,但两种切片的诊断效果均较佳,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两种切片的合理选择。

  • 标签: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 甲状腺疾病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肿瘤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采取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120例进行研究。结果120例患者的病理诊断分析,其中包括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30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28例,乳腺纤维腺癌患者17例,乳腺囊肿患者1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9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6例,由此可知,实施冰冻切片的确诊患者有117例,诊断准确率为97.5%。采取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后,有良性肿瘤患者71例,恶性肿瘤患者49例,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有良性肿瘤70例,恶性肿瘤患者50例。两种诊断方式对比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手段是乳腺肿瘤患者临床常用的诊断金标准,在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肿瘤性质的判断,为医生制定诊断方案提供坚实的依据,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术中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乳腺肿瘤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在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121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中取新鲜病变组织制作冰冻切片行快速病理检查,术后从切除标本取样石蜡包埋制作常规切片进行病理检查,对比观察两种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石蜡切片病理确诊良性甲状腺病变71例(58.67%),恶性甲状腺病变50例(41.32%)。冰冻切片病理检出良性甲状腺病71例(58.68%),恶性甲状腺病变48例(39.67%),延迟诊断2例(1.65%)。以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冰冻切片诊断恶性甲状腺病变敏感度96.0%,特异度98.59%,符合率97.52%。结论冰冻切片诊断快速,是鉴别甲状腺良恶病变的有效方法,能够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病理依据参考,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仍有一定误诊率及延迟诊断,故术后仍需进行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以提高准确率,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诊断价值
  • 简介:用于自动传动系统的润滑油组成包括:(1)100℃运动粘度为2.3~3.4mm。/s的石蜡基油,且环烷烃碳原子数≥70%(ASTMD3238方法测定);(2)磷含量0.025%~0.05%;(3)硫含量≤0.15%;(4)可使运动粘度达到5.0~6.0mm。/s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添加剂中的磷和硫含量主要来自于磷酸盐、磺酸钙、噻重氮和三硫代亚磷酸盐,添加剂对润滑油中的磷含量和硫含量具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传动系统 石蜡基油 润滑油 低硫 低磷 自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的符合率。方法: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实施活检病理、术后石蜡病理,对比符合率。结果:结果显示,术后石蜡的符合率显著高于活检病理,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可以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宫颈癌 活检病理 术后石蜡病理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石蜡油和整形镊在头皮伤口拆线时疼痛减轻的效果。方法将头皮外伤或美容手术头皮切口患者2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利用液体石蜡油良好油溶性质,先将伤口和针眼分泌血浆及渗血干枯变硬的痂壳软化、溶解。常规消毒后,再用整形镊夹起线头,拆除缝线。对照组采用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传统无齿镊常规拆线。结果观察组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液体石蜡油和整形镊用于头皮伤口拆线时,有利于减轻疼痛。

  • 标签: 石蜡油 整型镊 拆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沿胃管注入石蜡油改善胃肠减压患者鼻咽部不适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胃肠减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实施改善办法,对照组则经常规的胃管护理,采用回卷调查形式,对患者鼻咽部的湿润度、分泌物及咽部刺痛等方面来评价患者舒适情况。结果治疗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肠减压患者实施沿胃管注入石蜡油改善鼻咽部不适的方法,降低了咽喉部刺激与不适,确保了胃管的有效引流。

  • 标签: 胃肠减压 胃管 鼻咽部不适
  • 简介:摘要随着环保政策日益趋严,市场对润滑油基础油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在市场总体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高品质的基础油产量仍相对不足。以加氢处理为核心的工艺技术所产润滑油基础油具有收率高、质量好、副产品质量好、工艺灵活性大的优点。经过实际调查发现,高压加氢可大幅提高精制深度,有效脱除硫、氮等杂质,并能改进黏度指数,已成为世界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发展的潮流。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石蜡基润滑油基础油高压加氢装置运行分析及改进建议方面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高压加氢装置 石蜡基基础油 问题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冷冻切片的诊断指标及形态变化,加强对其形态学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甲状腺癌冷冻切片病例29例,对其浸润行为,生长方式、细胞核形态变化等辅助特点进行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HE染色多指标形态学和半定量分析。结果29例中,乳头状癌26例(89.7%),其他类型癌3例(10.3%)。主要指标为浸润局部组织、瘢痕样胶原、周围软组织、包膜或血管: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分别占86.2%/96.6%,100%/100%,37.9%/41.4%,13.8%/41.4%或0.0%/10.3%;辅助指标为沙砾体、坏死或细胞异型性: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分别占62.1%/58.6%,13.8%/10.3%或37.9%/24.1%。对26例乳头状癌,冷冻与石蜡切片在毛玻璃样核、核沟、假包含体、核内空泡、核密度及乳头分枝密度等多指标观察,并进行半定量分析。除浸润包膜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与石蜡切片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状腺癌冷冻切片的诊断主要指标靠见到局部组织、胶原和周围软组织等的浸润;参考指标和进一步分型靠肿瘤生长方式、毛玻璃样细胞核等特点。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冷冻切片 形态学 甲状腺癌
  • 简介:由于相变材料具有改善建筑材料热工性能的特点,研究了高熔点石蜡渗透到建筑外贴面砖后其热调节能力的变化。将处理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的热源强度下,分别测试贴面砖的表面温度和背面温度。实验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用石蜡处理后的贴面砖温度要比普通贴面砖低2-3℃。根据重庆夏季的气候特点。分析了其应用潜力,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性能后的贴面砖来调节室内热环境。

  • 标签: 高熔点石蜡 贴面砖 相变材料 室内热环境
  • 简介:运用光学体视框估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构(粒子)的数量需要较厚的石蜡包埋切片;对于这样的切片,其染色深度和防脱片是制片、染色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我们运用大鼠脊髓厚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与防脱片的经验体会。

  • 标签: 脱片 脊髓 免疫组化染色 石蜡切片
  • 简介:摘要:本文以石蜡为芯材,以密胺树脂为壳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快速高效制备了1.57μm、1.71μm和2.25μm等多种粒径的石蜡相变微胶囊。所制备的微胶囊在组装成三维光子晶体以后,能够产生明显的光子禁带,与计算值基本吻合。红外发射率测试和红外热成像测试结果表明,由于石蜡相变微胶囊保留了石蜡的相变特性,所制备的光子晶体在中红外波段也具有优良的热响应性能,有望应用于红外隐身等领域。

  • 标签: 三维光子晶体 石蜡 相变微胶囊 热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