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粮食价格数次波动。每一次波动的宏观背景因素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都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价格变动的影响基础上,探求如何立足于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利用宏观调控手段稳定市场粮价。确保粮食安全。

  • 标签: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宏观调控手段 经济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 市场形成机制 80年代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全面推进时期,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和调节问题也突出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理论和实际运行分析也必将在80年代中后期“宏观热”的冷静思索之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使我国的宏观分析和理论创造走向规范化和现代化,需要对有关问题作多视角的探索。本文拟在对宏观经济系统的灰色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原理和方法对我国若干宏观经济问题作些系统分析,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灰色系统分析 国民经济系统 波动周期 农业资本 冷静思索 宏观分析
  • 简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三过”问题)和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等现象,从根本上说,是深层次的经济结构失衡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持续28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十五”时期,我国能源、电力和投资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比“九五”时期都提高1倍多,煤炭产量增长1倍多,

  • 标签: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结构失衡 经济高速增长 “十五”时期 “九五”时期
  • 简介:摘要邓小平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最重大的贡献是提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 标签: 管理思想 邓小平 宏观经济
  • 简介: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截止到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宏观经济虽然持续向好的方向转变,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 标签: 宏观经济 运行 调控
  • 简介:2015年全球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评估、分析与预测全球经济尤其是主要经济体的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速。第二,分析、预测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三,分析国际收支调整的决定因素,特别是汇率的效应。第四,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与作用机制,预测其未来走向。第五,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对新兴国家的影响,尤其是对新兴国家资本外流的影响。第六,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与未来出路,包括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未来走势以及走出平台期的出路。

  • 标签: 潜在增长 大宗商品 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正常化 新兴市场国家风险 中国经济
  • 简介: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已经应用到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多领域,本文以大数据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与现状为研究基础.通过分析可知大数据为宏观经济的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提供更多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但是,也存在一些客观上的不足,为此本文提出可以从构建良好的大数据获取环境,规范大数据采集与管理体系以及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促进大数据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分析做出贡献.

  • 标签: 大数据 宏观经济 分析
  • 简介:随着近期矿山产能的释放,铜精矿开始转为过剩。而全球铜精矿与冶炼产能增速的剪刀差将进一步扩大,冶炼产能依然是供应瓶颈,继续限制精铜的供应。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继续增长,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欧日等国的货币宽松政策也将刺激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仍然维持7.3%左右的增长速度,而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2015年电网、基建等项目的加速上马将提振铜的消费。因此,铜仍然维持紧平衡状态。2015年伦铜预计在5300~7000美元的区间内,探底企稳,震荡反弹的可能性最大。

  • 标签: 铜精矿 产能 经济 供应 消费 铜价
  • 简介: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很多经济体和国家都开始了新的货币政策的调整和讨论。虽然我们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我们国家也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来应对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减少其对我国给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标签: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