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者女,65岁,绝经20年。因腹痛2年入院,B超示盆腔实质性占位,体检左下腹触及一包块,即行剖腹探查,术中于宫底浆膜面见一圆形突起,剔除送检。大体椭圆形组织8.0×7.5×5.0㎝,表面见2个淡黄色圆形突起,有灰白色薄层包膜。切面为淡黄色脂肪组织,其间夹杂少量灰白色区。镜下瘤组织主由平滑和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子宫平滑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并且瘤体一般较小,而本例瘤体较大,平均直径6.8cm,实属罕见。且绝经近20年后发生,故可排除平滑肌瘤脂肪变性。

  • 标签: 子宫肌壁 平滑肌 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病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病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子宫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单纯腹腔镜子宫病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病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月经量评分和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改善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病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病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痛经状态,减少病情复发。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GnRH-a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65例确诊为子宫病的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观察痛经程度、月经量、贫血、子宫及病灶体积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51例(78.5%)病人3个月痛经症状消失,12例6个月痛经症状消失,2例无效,于术后3个月接受外科手术;所有病例的月经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贫血病例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子宫体积逐渐缩小,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子宫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病的声像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6例子宫病的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症有其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子宫弥漫性增大或呈球形增大,回声弥漫性不均,壁间可见不均匀低或大小不一无回声,内膜线移位,血流分布紊乱及高搏动指数中等阻力指数的血流频谱。结论超声对于典型子宫病能准确作出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子宫病合并不孕症女性发病率逐渐升高,缓解其症状和促进生育是目前临床的棘手问题。多学科诊疗是子宫病合并不孕症诊治的发展方向,患者诊治应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可控制病灶、保持子宫完整性、缓解症状、保护生育力,在子宫病合并不孕女性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子宫病不孕患者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不孕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单独或联合治疗子宫病(A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保守治疗的338例AM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HIFU治疗(H组)、GnRH-a治疗(G组)、LNG-IUS治疗(L组)、HIFU联合GnRH-a治疗(H+G组)、HIFU联合LNG-IUS治疗(H+L组)、HIFU联合GnRH-a及LNG-IUS治疗(H+G+L组)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的治疗相关参数、痛经(VA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子宫体积、痛经复发率、血红蛋白(Hb)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结果4组采用了HIFU的患者治疗声功率、治疗时间、病灶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在治疗后3、6、12个月VAS评分、PBAC评分和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H组、H+G组、H+L组、H+G+L组在治疗后Hb持续上升(P<0.05)。H+G组、H+L组及H+G+L组在治疗后3、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H组和L组(P<0.05);G组和H+G组在治疗后3个月痛经缓解达100%,后疗效下降;痛经复发率在H组、G组、L组、H+G组、H+L组、H+G+L组分别为19.44%、30.16%、26.67%、7.30%、8.10%、3.77%(P<0.05)。H+G组、H+L组及H+G+L组在治疗后6、12个月PBAC评分明显小于H组、L组和G组。L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其他各组(P<0.05),在治疗后3、6、12个月子宫体积较治疗前轻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G组、H+G组、H+G+L组子宫体积小于H和G组(P<0.05);G组在治疗后12个月子宫体积大于治疗后3、6个月,但仍小于治疗前。H+G+L组在治疗后12个月子宫体积、VAS评分、PBAC评分均小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HIFU、GnRH-a、LNG-IUS单独或联合治疗AM安全有效,但综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延缓并减少复发,降低子宫切除率。

  • 标签: 超声,高强聚焦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左炔诺孕酮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子宫腺症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37例经微波治疗的子宫腺症患者,分别观察其治疗前、治疗后1,3,6月经周期的临床表现(痛经、经期、经量)和血红蛋白值(Hgb),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mo患者经期和月经量可发生明显改善;3mo患者的疼痛表现有明显改善;6mo患者的Hgb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微波凝固治疗子宫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宫肌腺症 超声介入 微波/治疗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单独或联合治疗子宫病(A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保守治疗的338例AM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HIFU治疗(H组)、GnRH-a治疗(G组)、LNG-IUS治疗(L组)、HIFU联合GnRH-a治疗(H+G组)、HIFU联合LNG-IUS治疗(H+L组)、HIFU联合GnRH-a及LNG-IUS治疗(H+G+L组)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的治疗相关参数、痛经(VA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子宫体积、痛经复发率、血红蛋白(Hb)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结果4组采用了HIFU的患者治疗声功率、治疗时间、病灶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在治疗后3、6、12个月VAS评分、PBAC评分和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H组、H+G组、H+L组、H+G+L组在治疗后Hb持续上升(P<0.05)。H+G组、H+L组及H+G+L组在治疗后3、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H组和L组(P<0.05);G组和H+G组在治疗后3个月痛经缓解达100%,后疗效下降;痛经复发率在H组、G组、L组、H+G组、H+L组、H+G+L组分别为19.44%、30.16%、26.67%、7.30%、8.10%、3.77%(P<0.05)。H+G组、H+L组及H+G+L组在治疗后6、12个月PBAC评分明显小于H组、L组和G组。L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其他各组(P<0.05),在治疗后3、6、12个月子宫体积较治疗前轻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G组、H+G组、H+G+L组子宫体积小于H和G组(P<0.05);G组在治疗后12个月子宫体积大于治疗后3、6个月,但仍小于治疗前。H+G+L组在治疗后12个月子宫体积、VAS评分、PBAC评分均小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HIFU、GnRH-a、LNG-IUS单独或联合治疗AM安全有效,但综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延缓并减少复发,降低子宫切除率。

  • 标签: 超声,高强聚焦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左炔诺孕酮 子宫腺肌病
  • 简介:目前子宫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是妇科的常见病,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症状多变,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无论在超声诊断和临床上误诊率都较高的疾病。子宫病原主要靠临床医生的经验和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来确诊。为了能够尽早诊断早期治疗,我们应用阴道超声对38例子宫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阴道超声检查 TVS 误诊率 临床诊断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无创治疗子宫症治疗前后及出院后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进行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的103例确诊为子宫症已生育、未绝经的育龄期患者103例,年龄为33~49岁之间,平均年龄37.4岁。针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多次如厕延长治疗时间,较高的能量引起腹部疼痛、可能出现的皮肤烫伤,治疗时的需皮肤暴露患者的隐私保护,治疗后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观测,离院后患者在家中对于可能出现的尿液颜色及粪便颜色变化,阴道流血情况等自行观察的健康教育等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高强度超声聚焦无创治疗子宫症安全且效果比较满意,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目前暂时没有并发症出现。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高强度超声聚焦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病的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对选取20例子宫病的患者采取动脉栓塞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症状完全消失18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变化不明显1例。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病,可以使子宫体积缩小,腺病病灶缩小和坏死,增厚的子宫壁变薄,痛经、月经增多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具有良好的疗效,少数病例症状改善不显著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动脉栓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平滑肿瘤增殖细胞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40例子宫平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增殖细胞活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usMT患者中PCNA阳性率处于85%~100%,且具有显著不同,患者的LMS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对BLM患者与LM患者比较,核仁直径与核仁颗粒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但LM与LMS之间无显著差异,LM是单一型,CL为单一型,BL为单一型与混合型混合,LMS则为弥散型与聚集型;结论在usMT患者由良性过渡到恶性的过程中,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CNA的阳性表达在usMT中没有鉴别意义,但可参考其阳性率进行鉴别。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增殖细胞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病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子宫病患者给予曼月乐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痛经缓解情况。结果治疗1~6个月后,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治疗时间负相关。结论曼月乐缓解子宫病痛经症状明显。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曼月乐 痛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