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磁共振多序列成像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89例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选例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病理检查、术前磁共振T1WI、T2WI序列、T2WI-FS序列、T1WI-FS多期三维增强和DWI序列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序列单项、联合与术后病理检查的检出结果及其诊断效能。结果 89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经T2WI序列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69例,ⅠB期20例;经DCE序列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72例,ⅠB期17例;经DWI序列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69例,ⅠB期20例;联合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72例,ⅠB期17例,T2WI序列检查准确率为87.64%,T1WI-FS序列三维动态增强检查其准确率为88.76%,DWI序列检查准确率为80.90%,联合检查准确率为93.26%;三种序列单项及联合检查对ⅠA期子宫内膜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多序列成像中,T2WI、T1WI-FS序列三维重建动态增强检查及DWI序列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不同浸润深度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浸润深度评估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 磁共振 多序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浸润的诊断价值。抽样调查了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阴道内患者进行三维超声评价.观察三维、多维超声图像,诊断浸出的结果,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可建立较高的表层浸泡精度和统计学意义与二维超声相比的差异(P0.05).为了比较不同的肿瘤体积与浸润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诊断深部肌肉浸出敏感性和特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浸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于小浸润精度高的诊断,肿瘤体积可为浸润深度提供诊断依据。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子宫内膜癌 肌层 浸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病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例子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全程监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插入双侧子宫动脉,注入平阳霉素及海藻酸钠微球,确保其完全栓塞,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病治疗有效率为100.0%,无明显不良反应,月经量明显降低,子宫体积缩小,CA125下降趋势明显。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病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创伤性更小,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 动脉栓塞 海藻酸钠微球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子宫症患者39例,采取子宫次全切术23例(A组),子宫症病灶切除术16例(B组),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痛经、月经量、子宫体积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下降,并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症病灶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无差异,子宫症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子宫次全切术 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子宫症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痛经改善情况以及妊娠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子宫症病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有40例患者实行保留生育能力的开腹子宫症病灶切除术,另2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症病灶切除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实行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采用腹腔镜子宫症病灶切除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少,有58例痛经患者经治疗后52例患者痛经症状明显改善,42例不孕患者经手术后17例患者妊娠成功。结论子宫症病灶切除术对治疗子宫症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情况,提高其术后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 痛经 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症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痛经改善情况以及妊娠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子宫症病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有40例患者实行保留生育能力的开腹子宫症病灶切除术,另2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症病灶切除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实行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采用腹腔镜子宫症病灶切除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少,有58例痛经患者经治疗后52例患者痛经症状明显改善,42例不孕患者经手术后17例患者妊娠成功。结论子宫症病灶切除术对治疗子宫症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情况,提高其术后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 痛经 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残角子宫是女性内生殖器畸形之一,合并子宫病者少,易反复流产早产,患者因有正常生育史且剖宫产时未明确诊断,故易误诊,该病例系我院近年诊治的1例残角子宫合并子宫病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残角子宫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

  • 标签: 残角子宫,子宫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子宫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乡镇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病患者按其意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为子宫病患者。对照组30例,为子宫肌瘤患者。将两组的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年龄、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宫腔操作史等方面的差别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月经紊乱、年龄以及经量增多的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其中,子宫疾病的宫腔操作史比例相对较高。出现性交疼痛以及痛经的情况较多,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图像各具特点。结论通过子宫腔操作史、彩色多普勒以及妇科检查能够有效的将子宫病与子宫肌瘤的情况进行鉴别。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子宫症的超声显像临床诊断价值及鉴别。方法:经腹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选取子宫肌瘤患者 60例、子 宫腺症患者30例 ,对其超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提高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结果:60例子宫肌瘤患者超声正确诊断 59例,正确诊断率 98.3%。 30例 子宫症患者超声正确诊断28例,正确诊断率 93.3%。结论: 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病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在诊断中应该依据典型的超声图象与临床相结合,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症的准确率。

  • 标签: 超声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壁间妊娠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我院2009年6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2例子宫壁间妊娠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壁间妊娠与多次宫腔操作、剖宫产以及多次盆腔手术史有关。目前主要诊断手段是B超、血HCG及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结论子宫壁间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应引起重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减少病人损失。

  • 标签: 保守治疗 子宫肌壁间妊娠
  • 简介:子宫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多采用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和手术疗法,手术对未生育和症状较轻的患者接受度较低;而假孕疗法和假绝经疗法副作用大,复发率高。探讨中医外治法,如针灸、直肠给药、敷脐疗法等对子宫病的作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中医外治法 针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子宫病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手术治疗及血管介入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睾酮、孕酮等。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瘤或子宫病灶切除术、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磁共振引导下超声聚焦手术等。近年来血管介入性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