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沈阳临床观察了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急性气管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用十味龙胆花颗粒,药物组成:青藏龙胆、烈香杜鹃等。用法:每次3g,日3次。结果显示:本组114例患者,其中急性支气管炎74例,痊愈20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89%;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0例,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单项症状(咳嗽、咯痰、喘息、发热、咽痛、流涕)的有效率分别为88.78%、73.52%、29.41%、97.56%、94.57%、85.19%。临床疗效证实:十味龙胆花颗粒具有清热、祛痰、止咳的作用,对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兼治的作用,尤其对痰热证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十味龙胆花颗粒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疗效 中医药疗法 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传统的刑法理论过分地强调二者的统一,而近年来又有学者过分地强调二者的对立.导致这两种极端性观点的根源在于我国刑法理论采取的是"犯罪性的单层次审查机制".而事实上,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既有相统一的时候也有相对立的时候.因此,应当在我国构建"犯罪性的双层次审查机制"理论.

  • 标签: 刑事违法性 社会危害性 犯罪性的双层次审查机制 审查机制 犯罪性 关系论
  • 简介:前言综合许多专家学者对高科技厂房之见解,其概述性定义为“厂房中所生产产品之科技技术含量较高,或制程需用较多高科技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且周边环境的控制条件亦较高”。

  • 标签: 建筑物火灾 半导体厂 防火工程 风险管理 保护 风管
  • 简介:摘要气管内插管不仅广泛用于麻醉实施,而且在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与麻醉有关的死亡病例中,大约30%是由于困难呼吸道管理不当造成的1.随着麻醉技术的开展,临床上气管内插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有时高达3%,是麻醉医生常遇到的问题2.困难气管插管是指气道因解剖异常或病理改变而导致在普通喉镜直视下3次不能将气管导管顺利插人气管内或插管时间超过10min.一些患者体征明显,麻醉前易引起重视,但有些患者外表似乎正常,仍有可能给插管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若插管前未能料及,并且处理不当,则有死亡的潜在危险.

  • 标签: 困难气管插管 麻醉学 处理
  • 简介: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实施介入性治疗的通道。气管切开便于清除气管分泌物,减轻呼吸道阻力,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50%以上,从而增加有效通气量,便于给氧、气管内给药及雾化吸入等局部治疗,便于较长时期机械通气治疗,在抢救呼吸危重的病人时,实行气管切开,迅速建立人工气管是决定抢救成功的关键。气管切开后的人工气管护理管理是不可缺少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使病人安全渡过治疗期,及早拔管的关键。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 雾化疗法 气管护理管理 室内环境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全部哮喘病例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哮喘疗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护理
  • 简介:哮喘的发病以往大多认为系由于变态反应、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受体异常、遗传因素以及外物异性激发因素等所引起。管壁的水肿,炎症使气道内径变小,气流受阻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三大要素。近十余年来对本病的发病机理、临床分类和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有了较大的进展。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治疗 发作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临床分类 水肿
  • 简介:气管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物质的刺激引起的一种气道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其以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约为0.4%-1.3%。由于哮喘的发作,尤其是重症哮喘的发作,可危及母体和胎儿的生命,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妊娠合并症 诊断 胎儿 预防
  • 简介:气管切开后,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是临床抢救危重症病人常用的措施。由于气管切开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术后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2002年~2004年我科成功地护理了97例气管切开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后 气管切开后 危重症病人 2004年 2002年 内分泌物
  • 简介:IUC中的患者常有紧张、焦虑等情绪,尤其是术后气管切开或留置气管导管患者,除了上述情绪外,尚有不适、忧虑甚至疼痛的不良感受。而大手术后,ICU中通常使用阿片类药物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但观察到有时单用阿片类药物镇静效果不甚理想。为了消除患者的焦虑,增加舒适感,我们在ICU中观察了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联合用药对此类患者的镇静程度。

  • 标签: 复合芬太尼 气管导管 气管切开 咪达唑仑 镇静效果 手术后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44岁.1995年6月30日因食管中段癌在我院行气管插管和静脉全身复合麻醉下经右胸腹切除全段食管、胃经食管床提至左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术.术中见主动脉弓下有一方长约4cm大小肿块,周围无粘连、淋巴结不肿大.术后标本经病理学检验为食管中段低分化鳞癌,且侵及食管浅肌层,而上、下切端及区域淋巴结均为阴性.术后恢复良好,间断接受放疗和化疗.2001年6月份起患者出现胸痛,后又发生进食呛咳和发热、咯脓痰等.胃造影示:胃左前壁与左支气管相通,瘘口直径0.8cm.电子胃镜检查:距门齿约25cm处看到一窦道,活检组织为纤维素物,未见癌细胞.诊断为食管癌术后胸腔胃支气管瘘.保守治疗后无效,于2001年9月5日在X线透视下介入置MTN形状记忆钛镍合金医用气管支架于支气管瘘口处,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 标签: 带膜 应用带 支架治疗
  • 简介:目的:临床验证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在气管插管困鞋病例中的应用,以提供使用依据。方法:BTII由食管气管引导管(OT)、光索(LT)和露源盒(BES)组成,另加专用面罩。选择165例气管插管困难病人(其中术前预知者149例,未知者16例)使用BTII,采取3个步骤,先将OT插入食管,再经OT将LT导入气管,然后完成盲探插管。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7.6%(161/165),插管总耗时为136.8±31.2s,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BTII适用于多种困难气管插管,并发症少,不受病人已用麻醉条件的限制。

  • 标签: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气管插管 麻醉 插管方法 临床应用 外科手术
  • 简介: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特异性疾病。可引起全身横纹肌的紧张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气管切开可以改善通气状态,是破伤风病人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措拖。我科白2000-2005年收治20例破伤风病人,其中气管切开9例,1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 标签: 破伤风 气管切开手术 护理技术 呼吸肌痉挛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患者,男,69岁。1998年5月28日吃早餐时,不慎将牙齿误吸,当时呛咳剧烈,呼吸困难,自己试图用手取未成功,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未予诊治。1998年6月2日突然发热,再次出现阵发性呛咳,呼吸困难,门诊拍胸片报告:左肺不张、左下肺阻塞性肺炎,以"左支气管异物"收住院。查体:精神差,神

  • 标签: 支气管异物取出术 吸气性呼吸困难 症状缓解 阵发性 阻塞性肺炎 左肺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