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时间分辨与酶联免疫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乙肝患者60例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时间分辨与酶联免疫对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评价不同方法对乙肝病毒的检测效果。结果时间分辨的诊断符合率为98.33%,酶联免疫的诊断符合率为78.33%,时间分辨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于酶联免疫,时间分辨对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验效果更加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时间分辨法 酶联免疫法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ELISA)与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的结果比较。方法用上述两种方法的检测试剂及仪器对97例卵巢癌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低浓度(0.0~35.0U/ml)CA125和高浓度(400.1~2000.0U/ml)CA125以上述两种方法检测,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浓度(35.1~200.0U/ml、200.1~400.0U/ml)CA125以上述两种方法检测,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酶联免疫快速、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批量体检标本检测。化学发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宽,适合卵巢癌病人临床早期诊断(或排除)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监测。

  • 标签: ELISA法 化学发光法 CA125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运用酶联免疫与胶体金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各自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日~2015年9月31日采集的1791份血样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酶联免疫与胶体金对这些标本实施了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最后将两种检测方法其特点以及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运用酶联免疫检测结果为呈阳性的血样标本有166份,占总样本数的9.27%。运用胶体金检测结果为呈阳性的血样标本有159份,占总样本数的8.88%。经统计学分析,对于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运用酶联免疫明显敏感性高于胶体金。结论根据两检测结果,在进行现场初筛的场合建议使用胶体金;在医疗机构中,应选择敏感度较高的酶联免疫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筛选实验。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酶联免疫以及化学发光的效果对比。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乙肝患者共计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进行血清检验,观察组应用化学发光进行血清的检验,观察两组方法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的检验准确率、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比较艾滋病抗体检测中采用酶联免疫和胶体金的检测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疾控中心收治的75例初筛阳性待复查的血清样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均采取酶联免疫和胶体金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同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操作时间和血清用量。结果 酶联免疫的艾滋病抗体阳性检出率(96.0%)与胶体金(9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的操作时间[(84.53±5.56)min]长于胶体金[(19.79±2.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血清用量[(60.28±4.18)μL、(60.17±4.39)μ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和胶体金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但相比较而言,酶联免疫的操作时间更长、操作步骤更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现实情况选择更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艾滋病抗体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4例,全部患者均行免疫组化检验,以病理学观察、组织学观察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免疫组化诊断恶性肿瘤的结果。结果根据金标准可知,84例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53例,良性肿瘤患者31例;免疫组化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34%,特异度为96.77%,准确度为95.24%,漏诊率为5.66%,误诊率为3.23%;免疫组化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度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应用免疫组化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可为医师临床诊疗患者病情提供有力参照及指导意见。

  • 标签: 肿瘤 病理 免疫组化法 诊断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80例HCV感染高危者,分别对其行逆转录PCR(RT-PCR)检测和ELISA检测,以RT-PCR检测结果为对照,对ELIS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ELISA检测HCV-Ab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RT-PCR检测80例HCV感染高危者有70例为HCV-Ab阳性,10例阴性,经ELISA检测70例HCV-Ab阳性者中有68例阳性,2例阴性,10例HCV-Ab阴性受试者有4例为阳性,6例为阴性,ELISA对丙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60.0%、92.5%、57.1%、94.4%、75.0%。结论ELISA对丙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实际检测HCV-Ab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失误,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复查,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清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假阳性的原因,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用ELISA检测的血清丙肝抗体阳性血清标本,然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确证试验,以明确假阳性标本,分析影响ELISA出现假阳性的因素。结果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阳性的60份血清标本经PCR检测依然发现为阳性49例,ELISA检测真阳性率为80.2%,假阳性率为19.8%。两种检测方法在血清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结果假阳性的因素较多,检验人员应规范操作,避免不利因素,降低假阳性率,对于怀疑假阳性的血清标本应及时的进行HCV-RNA检测。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血清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温阳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探讨补肾温阳发挥治疗CVA的机制.方法将101例CV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1例)和对照组(n=50例),同时选取健康查体患者5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温阳方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IL-10、IL-6、IgE、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结果CVT患者的IL-10、CD8+T细胞均低于正常组(p<0.05),IL-6、IgE、CD4+T细胞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研究组的改善更明显(p<0.05).研究组痊愈26例,显效21例,有效率92.16%;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率73.00%,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44,p<0.05).结论补肾温阳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可增加治疗效果,可能与补肾温阳中药能纠正CVA患者免疫紊乱有关.关键词补肾温阳;变异性哮喘;免疫紊乱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4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间接免疫荧光( IIFA)检测抗核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中收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共 50例进行检测。分别用 IIFA和胶乳进行检测, IIFA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胶乳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对两组结果的检测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IIFA的检测准确率为 82%,超过胶乳检测准确率 64%。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IFA对于抗核抗体的检测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间接免疫荧光法 胶乳法 抗核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组化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的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5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手术或组织活检标本,分别行FISH检测和EGF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以FISH检测为金标准,评估免疫组化的结果。结果与金标准比较,免疫组化检测NSCLC患者EGFR的突变中,灵敏度为38.9%,特异度为17.4%,阳性预测值为42.4%,阴性预测值为15.4%。结论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不够理想。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GFR FISH法检测 免疫组化法
  • 简介: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功能的基本物质,与现代医学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相关。脾气虚证是全身性气虚证的代表,近年研究认为脾气虚的产生是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对身体机能影响的综合表现,针灸补脾气穴位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补脾气中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失调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 标签: 补脾益气法 脾气虚 神经 内分泌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酶联免疫检测风疹病毒急性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年龄为20-40岁)的1500例血浆标本为研究对象,以酶联免疫法测定IgM抗体、IgG抗体,并对IgM抗体阳性、IgM抗体阴性且IgG抗体阳性的血液标本进一步测定IgG抗体亲和力。结果1500份血液标本中①12例检出风疹病毒IgM阳性,阳性率0.80%,包括10例IgG抗体阳性和2例IgG抗体阴性。②1312例检出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阳性率87.47%,包括12例IgM抗体阳性和1300例IgM抗体阴性;③188例风疹病毒的IgM抗体、IgG抗体都为阴性。④10例IgM阴性而IgG阳性的血液标本测定IgG亲和力,结果表明7例IgG抗体亲和力低,2例亲和力中等,1例为高度亲和力。1300例IgG抗体阳性而IgM抗体阴性得标本测定IgG亲和力,结果表明12例IgG抗体亲和力低,250例亲和力中等,1038例为高度亲和力。结论检测风疹病毒的IgM抗体及IgG抗体亲和力可有效诊断风疹病毒感染情况,IgM抗体阳性及IgG抗体亲和力低的样本可诊断为感染风疹病毒。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风疹病毒 急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胶体金早孕试验来初步估算血清β—HCG浓度,从而确定上机测定的稀释倍数。方法把已上机测得β—HCG值的血清用胶体金试纸进行测定,并按强阳性,阳性,弱阳性和阴性进行分组,然后进行比较。结果胶体金测血清β—HCG阳性强弱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得的β—HCG值的高低大致相符。结论用胶体金试纸先测血清β—HCG,可初步估算血清β—HCG浓度高低。从而估算上机测定的稀释倍数,从而节约试剂成本和减少测定时间。

  • 标签: 胶体金早孕试验 估算血清&beta &mdash HCG浓度 化学发光免疫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B群链球菌(GBS)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收集202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细菌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对标本的GBS进行检测,同时采用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基础研制出B群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作为对照,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计算Kappa值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免疫层析检测GBS的敏感度为97.50%,特异度为97.54%;与细菌分离培养的总符合率为97.52%,Kappa值为0.948。结论免疫层析检测GBS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简便准确,对GBS的筛查和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群链球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 培养
  • 简介:摘要:探析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新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4例疑似流行性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毒分离为诊断“金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免疫层析法 快速检测 甲型 流感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免疫组化用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6例肿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5月-2021年05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3例(行活检穿刺检验)和观察组43例(行免疫组化检验),比较两组检验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肿瘤阳性检出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检验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观察组的信服力指数评分、抵触评分和恐惧心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肿瘤患者免疫组化诊断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便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体验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免疫组化法 肿瘤 病理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生化免疫检验在肾脏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纳入88例患者,时间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信息输入Excel表格,同检测方式分组(每组44例),免疫学检验为对照组,生化免疫检验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检出率。结果:试验组检出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结论:该检验方法对于肾脏疾病患者诊治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检出率 肾脏疾病 肌酐 生化免疫检验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免疫层析在男性尿道分泌物及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淋球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淋病感染者患者160例,并采取生殖道分泌物标本160份,使用快速免疫层析的淋病奈瑟菌抗原检测试剂盒对标本进行检测,并进行PCR检测,出现不相符的结果后以培养为金标准。结果 对160份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ICT检测的阳性率为89.47%(17/19),灵敏度为89.47%(17/19),特异度为98.58%(139/141)。与PCR检测进行比较灵敏度稍低些,特异度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淋球菌的检验使用ICT方法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检测方法快速简便,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利于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快速免疫层析法 淋球菌 检验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组化用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活检穿刺检验,观察组采取免疫组化检验。比较两组的诊断阳性率及满意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对诊断的体验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阳性率为90.00%、满意率为85.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5.00%、55.00%,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生理问题(92.34±3.55)分、心理顾虑(90.23±4.15)分、信任感(87.85±3.74)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1.68±2.71)分、(83.24±2.56)分、(69.32±2.09)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的病理诊断当中,采用免疫组化进行诊断,能够达到更高的阳性率和满意率,同时患者生理、心理、信任等方面的诊断体验更为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免疫组化法 肿瘤 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