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普世价值”不是价值中立,而是作为虚假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存在的,其本质在于向全球推广所谓“普世”的“西式民主”和“现代社会价值和制度”。“普世价值”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之上,严重背离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基本哲学原理,并导致了社会文化交往中“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根本对立,最终陷入了哲学价值困境而难以自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是为了有效应对“普世价值”挑战而提出的,这二者可以看作是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捍卫意识形态安全的双引擎。

  • 标签: “普世价值”哲学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人类共同价值
  • 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篇手稿作为遗作,以其不完整的结构编排引导着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求索。该手稿自1924年问世以来,历经梁赞诺夫版1、阿多拉茨基版2、新德文版3和MEGA24四个版本。通过对以上版本的比较和分析,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5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重新编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该书首次采用'双联页排印'的方式,以阿版为蓝本,对手稿的初始文本与修订内容进行了区分,在考证的基础上用异体字区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文本中的写作。虽然广松涉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见解,部分内容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其进步性不可否认。学术研究需要百家争鸣,由此才能激发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活力,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广松涉重新编辑方法的严谨性值得每一位研究者学习。

  • 标签: 广松涉 《德意志意识形态》 编辑方法 进步性 缺陷
  • 简介: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决定着夺取了政权的共产党不可能使国家很快地走向消亡,权力的两面性突出地表现了出来。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则还有发展市场经济的两难,这就更加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引领和规范作用。今天更需要担心的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即我们能不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来统领全局,能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党的队伍特别是干部队伍能不能在权力和资本面前坚守自己的信仰与操守。我们在意识形态上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突出地体现在包容性上。现在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引导不力的问题,这种引导根本上应当是实际利益上的引导,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安排。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意识形态的引领还必须十分注意方法。

  • 标签: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引领 包容
  • 简介:相关资料初步表明。在中国古代。客观地把握人性及人与宇宙变互作用的自觉与努力业已发生。本文试图阐明《易经》的思维理路,借此思维理路,《易经》不仅塑造和影响了早期儒家形上学,而且也塑造和影响了诸如意识研究,尤其是意识学之类的当代研究领域。《易经》的发展及其在西方的传播,正说明了这一点。意识学研究人性,思考存在的其他领域。在这些方面,意识学与《周易》是相通的。将意识学同中国古代思想相比较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意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早已有之。基于这一历史事实,我们有必要在意识学的起始处研究意识学。在意识学研究中,意识进化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须进行研究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易经》来探索意识的进化。

  • 标签: 宇宙道德 形而上学 多维度性 超灵论 自知
  • 简介:1956年下半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和匈牙利接连发生动乱,其中匈牙利事件对国际局势的震动尤为强烈。因为苏联对匈牙利的军事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反苏浪潮。南斯拉夫总统铁托不仅没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声援苏联,反而发表普拉演说,对苏联进行了批评。铁托的演说引发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论战。在毛泽东的主持下,我国发表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妥善应对了这一论战,并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 标签: 毛泽东 匈牙利事件 苏联 南斯拉夫 意识形态
  • 简介:<正>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教委、体委联合发布施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下称《条例》),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法规性文件.《条例》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使今后一个时期内,学校各项体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全民族的体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试图从增强法制意识,执行《条例》的现状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

  • 标签: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法制意识 教育方针 学校体育教育 体育工作者 体育课
  • 简介:采用独立记得一知道范式(IRK)和加工分离范式(PDP)探讨说明文阅读中因果推理的意识性。根据关系部分的描述与目标句是否存在逻辑冲突,创设推理成功和推理失败两种实验条件。实验1和2分别使用独立记得一知道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进行研究。两个实验的结果都发现推理成功和推理失败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加工指标上都差异显著,表明说明文阅读中因果推理既影响有意识加工也影响无意识加工,该结果支持和完善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

  • 标签: 说明文 因果推理 文本表征 意识性
  • 简介:2013年,龙腾云起,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佛教界热烈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同时“兴教寺事件”、“瑞云寺事件”在现实与网络上不断发酵,佛教界、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民意、新闻媒体等种种因缘不断汇聚,构成新时代佛教界发展的新特点、新现象.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 标签: 中国佛教 主体意识 佛教主体
  • 简介:研究以押韵、首音、音位和声调(汉语)等语音学单位为基础考察了一、三、五年级302名汉语儿童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其中汉语押韵意识与英语各语音意识的相关最高,而声调意识最低;儿童在汉语语音意识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英语语音意识;汉语语音意识水平高的儿童在英语语音意识各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汉语语音意识水平低的儿童.

  • 标签: 汉语语音 英语语音 声调 语音学 押韵 音位
  • 简介: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秩序。冷战后,国际政治中凸显的国家利益观,经济全球化中国家相互依存度的增强,从表面上弱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与斗争。但事实上,意识形态的冲突并未终结。民主、人权、民族主义和宗教成为冷战后意识形态冲突的焦点。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势渗透、东方价值观的温和传播、文化和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都在演绎着意识形态冲突与斗争的新变化。中国要积极应对意识形态挑战,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多途径抵御意识形态渗透,防止和平演变,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标签: 冷战后 意识形态 冲突 安全
  • 简介:1996年10月24—26日,来自德、俄、法、日、韩等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专家在德国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召开了MEGA^2I/5《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编辑讨论会。会议围绕陶伯特领导编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哪些文本可以收入MEGA^2I/5((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文本的编排顺序原则、卷次的题目等重大问题上产生了激烈争论,各国专家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此次讨论会加深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编辑原则上的分歧。

  • 标签: 《德意志意识形态》 MEGA^2 编辑原则
  • 简介:个人是国家、民族、社会的有机分子和最终载体,因而全球化必然对个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个人面对全球化主要有三大挑战和压力:参与与适应,竞争与互赢,合作与和谐。这就使得个人必须针对全球化而努力超越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因此,成功应战全球化最关键之处在于由外在转向内在,塑造健全的个体人格。全球化背景下塑造健全个体人格的首要前提是培养全球意识,根本任务是塑造个人的自由人格、崭新人格和全面人格。

  • 标签: 全球化 全球意识 健全人格
  • 简介: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审美意识形态论"进行热烈讨论的过程中,忽视了考察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问题。伊格尔顿在《审美意识形态》一书中提供了研究这一问题的一个视角。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借鉴了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的研究路径,指出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是身体。伊格尔顿分析了美学的诞生及审美的内在复杂性,揭示了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

  • 标签: 身体 审美意识形态 物质基础 领导权
  • 简介:为探讨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三种认知技能对汉语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等言语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对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一年半的追踪测查,结果发现:(1)学前儿童的各项认知技能和言语能力随时间均有显著提高;(2)在控制了因变量的自回归效应和其他两种认知技能后,语音意识对一年半后的口语词汇成绩仍有独特的解释作用,快速命名能预测一年半后的汉字识别成绩,而语素意识是解释一年半后儿童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变量。

  • 标签: 语素意识 语音意识 快速命名 言语发展 学前儿童 追踪研究
  • 简介: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实践客体的地域性、实践中介的有限性以及实践主体的局限性,往往造成具体"实践活动"的主体只能抓住事物诱人的外观,而不能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历史"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对具体"实践活动"进行历史考察,把具体"实践活动"当作历史"实践活动"现实的经验形态,从而达到具体"实践活动"和历史"实践活动"的合二为一。只有在历史"实践活动"成为现实之后,对历史"实践活动"的真理性认识才成为可能。作为当然的历史"实践活动"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警惕把具体"实践活动"当作检验真理标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主动地在真理的诞生地——历史"实践活动"——探寻真理,这样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始终处于理论的制高点。

  • 标签: 具体“实践活动” 历史“实践活动” 认识论 中国共产党人
  • 简介:“微时代”一词主要是指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高度碎片化为特征的新型语境,它的具名来自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积极把握与敏锐反应。近年来,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下,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在经历深刻转型。从理论上讲,新技术已经使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信息获取,并可以与其他地面空间里的个人进行信息置换。

  • 标签: 文化逻辑 文化精神 物质 身体 机器 信息获取
  • 简介:一个时期以来,习总书记就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作了多次重要讲话,意义重大。习总书记的讲话受到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的衷心欢迎。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改革开放以前几十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批判、彻底决裂,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化观念。特别是文革和批林批孔运动中流行的错误观念,至今仍影响着许多人,包括一部分高级干部和知识分子。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 知识分子 中华文化 改革开放 文化观念
  • 简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经典论述开拓了新论域、发起了新话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就是对这一论域和话题的延续。在这一延续中既有着想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意味,但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迷失在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中。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这一问题上的进路,进而对其迷思进行澄清,是不断接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真相、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真精神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经济基础 政治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 简介:此文主要取自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教授2013年1月28日在香榭丽舍圆形剧院国际研讨会上所作的名为'欧洲或混乱'的演讲。克里斯蒂娃教授论及身份认同、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话、对自由的不同理解,主张把欧洲文化当作重建欧洲的重要资产来对待,重视精神分析的作用,通过对欧洲文化进行重估,来分析当前欧洲意识中存在的危机,为欧洲在政治上的联盟做文化上的准备。

  • 标签: 欧洲文化 身份认同 多样性 理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