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学发展至晚明时期已产生诸多流弊,使得良心之实践工夫不能落实到实处。刘蕺山为纠其流弊,严厉批判阳明"四句教"与龙溪"四无说"。然而,刘蕺山哲学体系明确提出并详细阐发了心体"无善而至善"思想,并作为其心性理论的基础,其心体理论在儒学思想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大贡献。

  • 标签: 刘蕺山 无善 至善 本体 工夫
  • 简介:李广良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323页,267千字。本书以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佛学史为背景,对太虚大师的唯识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太虚佛学思想研究的一部全新力作。全书正文共十二章,另有引言、结语和附录。作者在对太虚思想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分别从“融贯的唯识学”、“新的唯识学”和“应用的唯识学”三个层面论述了太虚的唯识学思想

  • 标签: 太虚大师 佛学思想 唯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 力量
  • 简介:齐平、周振声主编,四川社科院出版社出版。这是建国来第一本系统研究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专著,全书分没八章。第一章概述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对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第二章从毛泽东哲学的代表作《实践论》、《矛盾论》的分析入手,论证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 标签: 毛泽东哲学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 《矛盾论》 《实践论》 “三大法宝” 现代化建设
  • 简介:一、毛泽东的辩证自然观基本上有两种意见,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一种意见主要探讨了毛泽东辩证自然观的五个方面的内容:1.毛泽东用对立统一规律看待自然,把自然界看成是充满着矛盾的。毛泽东分析了化合物的组成,认为'化合物都是不同东西的对立统一'。就是说化合物是一种矛盾的统一体。他还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微观粒子,看到了粒子世界也是一个矛盾的世界。他指出:'你看在原子里头,就充满了矛盾的统一。有原子核和电子两个对立面的统一。原子核里头又有质子和中子的对立统一。质子又有质子、反质子,中子又有中子、反中子。总之,对立面的统一是无往而不在的'。核物理学的发展表明,微观粒子确实存在着内部矛盾。毛泽东用对立统一观点观察生物界,看到了生物界也充满着矛盾:'生物有新陈代谢,有生长、繁殖和

  • 标签: 辩证自然观 辩证法思想 哲学概括 天文研究 天文学研究 《矛盾论》
  • 简介:中世纪德性思想研究在国内尚待深入发掘,江畅教授《西方德性思想史》(古代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阐述。在源流研究上,本书将神学德性思想放在西方德性伦理的谱系中加以定位与延展,揭示了神学德性对古希腊德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西方个人德性与社会德性的积极影响;在结构体系上,本书从上帝的存在及上帝与人的关系、人的行为及目的、上帝的恩典与宗教状态、神学德性德目四个方面开启了西方神学德性思想研究体系;在神学德性的内涵上,本书对神学德性德目——信、望、爱进行了深度阐释与辨析。

  • 标签: 西方 中世纪 德性思想
  • 简介:由广安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所周华银副教授编著的《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一书,是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的核心研究成果。该书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研究、实证研究、体系研究、发展性研究四部分,反映了近年来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职业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研究 邓小平 教育研究中心 发展性研究 《概论》
  • 简介:《西方德性思想史》是江畅教授三十年如一日,厚积薄发,在研读数百部西方原著并详加考证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和撰著的又一部力作。该著在国内首次系统阐释西方德性思想史,填补了此项研究空白,为我国西方德性思想史和德性论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8月12日,人民出版社和湖北大学共同举办了《西方德性思想史》一书的出版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人民出版社编审张伟珍女士,美国迈阿密大学迈克尔·斯洛特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朱莉亚·德莱弗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龚群教授,《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研究员,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主编李义天研究员,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戴茂堂教授,《湖北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陈道德教授。各位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各抒己见,对江畅教授的《西方德性思想史》予以了中肯的评价。这里我们摘登了部分专家的发言,以帮助读者理解江畅教授的新著。

  • 标签: 出版座谈会 德性思想 思想史 西方 《湖北大学学报》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研究运用Weinstein编制、刘儒德翻译的《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学习策略水平随年龄发展呈现下降趋势,初中学生学习策略水平高于高中学生,初一学生学习策略水平高于其他年级,高中阶段的年级差异则不明显;初中女生的学习策略水平高于男生,而高中生性别差异则不明显,只在动机维度上女生高于男生;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策略水平高于成绩普通学生,而这种差异在进入初中或高中学段第二年开始尤为明显。本文对导致这些差异的年龄、性别和成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 标签: 学习策略 年龄发展 性别差异 中学生
  • 简介:中国和韩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从未中断过。虽然韩国与中国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多不相同之处,但两国的虎图腾崇拜文化却呈现出息息相通的局面。韩民族文化中的虎图腾崇拜现象,不仅反映了韩国土著文化之根的真正所在,也体现了韩民族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同源关系。

  • 标签: 中国西南 少数民族 虎图腾崇拜 韩民族 虎故事
  • 简介:研究采用跨文化教育协作组(CCCRE)编制的访谈问卷,采用结构化访谈方式,通过跨文化教育研究协作对9个国家513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本文着重探讨了教改的种类、起因和角色特征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教改类型对教师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变化有显著影响2)教改起因对教师的时间利用和职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并在时间利用上显示出文化上的差异.3)我国教改在起因上表现出与总体趋同态势,但它们对教师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变化有更积极的影响.4)执行者是教师在教改中的主要角色,但这种角色对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教学改革 教师工作 生活质量 跨文化比较 人际关系 职业发展
  • 简介: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elf-controlscale)和越轨行为量表(delinquencyscale)对651名大学生(319名就读于美国,332名就读于中国)的自我控制越轨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美两国大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他们对这两个量表的反映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中国大学生在自我控制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美国大学生,而在越轨行为量表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美国大学生;同一性别的中美大学生对这两个量表的反映也均有显著差异,中国女生在自我控制量表上的得分高于美国女生,中国男女生在越轨行为量表上的得分低于美国男女生。

  • 标签: 中国 美国 大学生 自我控制 越轨行为 比较研究
  • 简介:太虚大师生平简介太虚大师是中国现代佛教史上著名的佛教思想家、理论家,又是革新佛教的创造者,他的一生是在极其艰难的岁月里度过的,但他所做出的成绩却是巨大的。他积极倡导的“人生佛教”理念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这一佛教思想,也就是后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1982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现在的中国佛教协会章程中,就是以“人间佛教”的思想为指导方针,中国佛教界的各项工作,各个寺院、各个佛学院都是根据这个思想来开展工作的。

  • 标签: 佛教思想 太虚大师 中国佛教协会 “人间佛教” 中国现代 生平简介
  • 简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思想。并且在邓小平同志的系统理论指导下,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同样,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邓小平的民主政治理论是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前30年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提出来的。它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原理,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其目的是要建成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了达到这个根本目标,邓小平分析了社会主义民主同思想解放的关系,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同法制建设的关系,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邓小平 政治思想研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职能思想是其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丰厚的理论来源。以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时期的经典著作为关键节点,对他们的国家职能思想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提炼,揭示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职能思想从萌发、形成、成熟到日益完善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国家职能思想 阶级职能 社会职能
  • 简介: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是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而不断完善与发展起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历来要抓好的重要政治任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重心开始由革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在实践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与新的情况。笔者就当前国内对邓小平新时期反腐倡廉思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 标签: 反腐倡廉思想 邓小平理论 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改革思想全面而深入,干部制度改革思想亦是其改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长远着想,认为: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是保持党和政府正确领导的连续性、稳定性的重大战略措施,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是制度创新的根本,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所在。邓小平干部制度改革思想主线清晰而突出,在价值理念上,组织路线要解放思想,这是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解决选择和培养接班人的标准问题,这是保证党的路线贯彻执行的中心问题;在制度建设上,着重研究年轻干部的选拔制度,这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具体措施上,认为提拔干部不能太急,但太慢了也不行,要有步骤地进行,列出工作时间表。邓小平干部制度改革最大的成效就是激发了组织路线的活力,为党的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重执政党思维,树党章党规权威;重问题导向,破干部终身制,立干部任期制;重国际视角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定"德才兼备"干部选拔新标准。邓小平干部制度改革思想为我们今天干部队伍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化基础,如何做到既破又立,这是当前我们要深入开展干部队伍建设的主题,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干部制度改革需要借鉴和创新的政治遗产。

  • 标签: 邓小平 干部制度 思想遗产
  • 简介:《坛经》的解脱思想中,“三科法门”和“三十六对”的理论很有特点。在这个理论中,“三科”是牵引“三十六对”的先导,有了“三科”的思想,才能悟得“三十六对”,把握出离二法的禅法本质。“三十六对”解释了世界万法的本质,正由于有了事物的差别与对立,才有了纷繁万象的大千世界。惠能教人要以“三科”的分类来知解万物,再用“三十六对”来悟得万物的自性,从而获得涅槃解脱之道。在中外学者中,曾对“三科”“三十六对”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不是惠能的思想,这并不重要。关键是惠能的这个思想对禅门弟子的修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里面无疑包含了“出没即离两边”的辩证思维。

  • 标签: 《坛经》惠能 三科 三十六对 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