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尚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认真贯彻中央[2004]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渔民增产增收这一重要课题,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全面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充分发挥渔业科技推广职能,加强技术服务工作,努力开创我市水产养殖业质量与效益双丰收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市实现渔业养殖总面积60000亩;水产品产量5300吨;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34000亩;"名特优新"养殖面积23000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10000亩;渔业总产值5500万元,占全市农民多种经营总收入的5.1%,比2003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 标签: 渔业科技推广 水产养殖业 尚志市 养殖品种结构 水产品质量安全 技术服务
  • 简介:本研究利用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来自C750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稻瘟病基因pi9聚合到感病杂交稻恢复系闽恢3139中。最后在回交后代中获得了4个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改良系ZR21-sk1、ZR21-sk2,ZR21—sk3和ZR21-sk4,且其遗传背景恢复率达96%以上。用来自福建省具有代表性的24个稻瘟病菌株和白叶枯病广致病型菌系P6对改良株系进行人工接菌鉴定,结果表明,聚合了Xa23和pi9基因的改良系同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且抗性与抗谱与供体亲本C750相似。农艺性状分析显示,改良株系所配组合基本保持闽恢3139的农艺性状和配合力,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抗性育种亲本。

  • 标签: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杂交稻恢复系 pi9/Xa23基因
  • 简介:妊娠后期及哺乳期的母猪饲喂含亚麻籽、亚麻油、亚麻粕的日粮一段时间后,与饲喂普通目粮的对比发现,含亚麻籽和亚麻油的日粮可以显著改善母猪和仔猪的脂肪酸组成,当然研究也指出这些变化与日粮的亚麻油含量不无关系。他们选取了60头经产约克夏和长白杂交母猪进行研究,把母猪分为4组,从怀孕第68天到泌乳后第21天分别饲喂含亚麻籽、亚麻油、亚麻粕的日粮和普通日粮,

  • 标签: 杂交母猪 脂肪酸组成 妊娠后期 哺乳期 仔猪 猪饲料
  • 简介: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蓬勃发展、饲养方式的改变及流通渠道、引种渠道的拓宽,禽病对养鸡业的威胁越来越大。在我市,以鸡新城疫、法氐囊炎的混合感染又占突出位置。据去年对3个鸡场22个养鸡专业户近12000只鸡的调查,发病7320只,发病率为61%,死亡2530只,死亡率为21%。耐过鸡

  • 标签: 高免卵黄液 法氏囊病 养鸡专业户 抗体滴度 混合感染 免疫方法
  • 简介:由广西水产研究所负责承建的农业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经过近三年的筹建,于2006年1月通过了农业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首次授权认可和计量认证现场评审,具备了渔业产品、渔业环境、饲料等四大类131个项目参数的法定检验能力。

  • 标签: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渔业环境 计量认证 农业部 专家评审 产品
  • 简介:采用“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方法,以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大型潘、斑马鱼、意大利蜜蜂以及家蚕为受试生物,测定了20%氟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0g/L溴氰虫酰胺悬浮剂3种酰胺类杀虫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氟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3种药剂对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但对大型潘的48h—EC50值分别为1.51×10^-2、2.58×10^-3、7.63×10^-2mg/L,对家蚕的96h—LC50值分别为6.11×10^-2、0.12和0.30mg/L,均为剧毒;氟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意大利蜜蜂为低毒,但溴氰虫酰胺对其的48h经口LC50值和接触LD50值分别为2.90mg/L和3.71×10^-2μg/bee,均为高毒。研究表明,虽然酰胺类杀虫剂对多数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但在水体环境和桑蚕区以及作物开花期仍需谨慎使用。

  • 标签: 氟虫双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 溴氰虫酰胺 非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 简介:为筛选防治农业新发害虫委夜蛾Athetisdissimilis(Hampson)的有效药剂,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其不同龄期幼虫对8类18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并观察了幼虫对不同药剂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3~6龄委夜蛾幼虫对辛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较高,LC_(50)值为0.1381~27.40mg/L;3龄及4龄幼虫对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啶脲、茚虫威和虫螨腈敏感性较高,LC_(50)值小于22.63mg/L,而5龄和6龄幼虫对上述药剂的敏感性均有所降低,LC_(50)值大于38.13mg/L;各龄期幼虫对甲基嘧啶磷、灭幼脲及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均较低,LC_(50)值大于40.83mg/L。委夜蛾幼虫对不同类别杀虫剂的中毒症状存在差异,其中,经有机磷类、新烟碱类、吡咯类及齅二嗪类杀虫剂处理后,幼虫表现为体表干燥、体壁皱缩;而经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处理后幼虫表现为体壁柔软、充满体液。就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而言,推荐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可用于委夜蛾的应急防治。

  • 标签: 双委夜蛾 杀虫剂 敏感性 中毒症状
  • 简介:同时固定乙酸胆碱酯酶(AChE)及胆碱氧化酶(ChOx)于组装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的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上,构建了一类新颖的快速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酶传感器(AChE-ChOx/Fe3O4/AuSPCEs)。该酶传感器电流响应在乙酸胆碱浓度为0.5~12.5mmol/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8)。其对克百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敌敌畏(有机磷类农药)的检测范围在0.05~1.00μg/mL之间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77),检测下限均可达0.01μg/mL。应用于实际样品白菜的添加回收率在95%~110%之间,与传统的生化法相比具有良好相关性。此外该传感器成本低、制备容易、可抛弃,有望用于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农药的现场大规模筛测。

  • 标签: Fe3O4/Au纳米微粒 纳米 乙酸胆碱酯酶 胆碱氧化酶 氨基甲酸酯
  • 简介:2012年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为确保节日期间水产品生产安全.保障渔民和渔业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渑池县农业局及时部署安排2012年元旦及春节期间水产品生产安全工作。

  • 标签: 安全工作 产品生产 水产品 渑池县 三门峡市 部署
  • 简介:黄脊竹蝗与竹色绿刺蛾是竹林的主要虫害,是广西竹林常发性的害虫,为竹林重点监测与防控对象.黄脊竹蝗是广西竹林第一大害虫.在广西,竹色绿刺蛾常与黄脊竹蝗等害虫同时或间隔发生.两种害虫常大面积吃光竹林,严重影响竹林生长,甚至导致竹株死亡,竹色绿刺蛾还影响人体健康.

  • 标签: 黄脊竹蝗 病虫害 刺蛾 双色 科普文章 防治
  • 简介: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主办,湖南科技报社、长沙市化工协会和《南方农药》编辑辑联合承办的湖南省农资交会,将于2015年11月15日在长沙贺龙体育馆举行。

  • 标签: 湖南省 双交 评选 论坛 农作物病虫害 长沙市
  • 简介: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氟虫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中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1mg/kg添加水平下,氟虫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植株和茭白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1%~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2%~11%之间。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氟虫酰胺和噻嗪酮的半衰期分别为2.3d和2.8d,属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按制剂用量450~675g/hm^2分别施药2和3次,间隔期5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d采样,氟虫酰胺在茭白中的残留量均〈0.01mg/kg;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按制剂用量600~900g/hm^2分别施药2和3次,间隔期5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d采样,噻嗪酮在茭白中的残留量为〈0.005~0.078mg/kg。建议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最高制剂用量为450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以7d为宜;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最高制剂用量为675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以21d为宜。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氟虫双酰胺 噻嗪酮 茭白 残留 消解
  • 简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检测灭蝇胺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在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子实体和覆土中的残留量,以及两者在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变化规律。样品经V(甲醇):V(水)=4:1混合溶液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HILIC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三聚氰胺-^13C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灭蝇胺和三聚氰胺的检出限均为0.001mg/kg。在0.02~1mg/kg添加水平下,灭蝇胺在孢蘑菇子实体和覆土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6%~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5.3%;三聚氰胺在子实体和覆土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8%~103%,RSD为1.5%~2.4%。在有效成分为1、10、50和250mg/kg施药水平下,灭蝇胺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覆土中的平均半衰期为31.3d。在覆土中灭蝇胺会转化为三聚氰胺,第2潮蘑菇采摘结束后,覆土中灭蝇胺的转化率为8.58%~13.87%。在施药水平较高(50、250mg/kg)时,灭蝇胺和三聚氰胺在第1潮菇中的残留量高于在第2潮菇中的,其最高检出量灭蝇胺为2.36mg/kg,三聚氰胺为1.75mg/kg。综合考虑环境和产品安全,建议灭蝇胺的使用量不宜超过50mg/kg。

  • 标签: 同位素内标 灭蝇胺 三聚氰胺 双孢蘑菇 残留
  • 简介:范智好简介大专学历兽医师职称。17岁高中毕业后被推荐到安徽省六安县(现已改为六安市)五·七大学兽医班学习(中专),19岁毕业后回乡在九十铺公社莲花堰大队担任“赤脚兽医”。1979年11月,在九十铺公社畜牧兽医站工作,随后调至河区畜牧兽医站工作并任站长,撤区并乡后一直担任河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六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派驻河检疲员。1992年经安徽省职称改革领导组评审为兽医师职称,现担任生猪管理办公室稽查员等职务。现兼任:《农村养殖杂志杠》特约通讯员;六安市金安区养猪协会副会长;河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办公室成员。

  • 标签: 畜牧兽医站 六安市 安徽省 双河 站长 慢变
  • 简介:<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农业计划生育“三结合”的科技帮扶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农户实施农业科技脱贫的一项社会性工程,是国家在农村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九五”期间国家计划生育工作的新举措。帮助和扶持计划生育的农户发展生产,选准致富门路和项目,使他们尽快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

  • 标签: 计划生育“三结合”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实行计划生育 农机系统 黔南州 人均粮食
  • 简介: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如何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与乡土人才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一个亟待认真研究并致力解决的问题。在此,提出三种农业科技人才对农业科技项目挂钩模式,并就这三种服务模式如何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才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 标签: 农业技术人才 现代农业建设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