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作者: 王正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3-13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在我国当前电气自动化发展进程中,必须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提升整体的系统化应用性能。由此本次研究通过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安全性展开分析,重视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安全性的途径,以期能够最大化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安全稳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口服番泻叶+电解质粉与单纯用电解质粉在肠道清洁中的作用。方法547例患者,随机自主选择2种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A组口服单纯用电解质溶液组,共316例,B组口服番泻叶+电解质溶液组,共231例。观察其效果并行秩和检验。结果口服番泻叶+电解质溶液肠道清洁效果满意,明显高于单纯用电解质溶液组(P<0.01)。结论口服番泻叶+电解质粉溶液组在肠道清洁准备中其肠道清洁效果优于比单纯用电解质溶液组。值得推广。

  • 标签: 肠道清洁准备 番泻叶+电解质粉 电解质粉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患者在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时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2020年8月,选取85例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以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满意率和Braden评分。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5.71%(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电动气压止血带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1月至2023.1月我院收治的70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生化免疫检验,主要方法为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ECLI),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检查显示,70例患者中阳性56例,阴性14例。ECLI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6.43%(54/56)、92.86%(13/14)、95.71%(67/70)。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生化检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生化免疫检验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 简介:RaufS等人利用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了有关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项研究[BiosensBioelectron,2007,22(11):2471-2477]。该研究采用DNA修饰的玻璃样炭电极以及恒流电位测定法和微脉冲伏安法加以测定。通过测定不同电位时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与DNA的相互作用来阐明二者的结合机制,以鸟嘌呤氧化峰面积或蜂曲线的下降程度作为0.2M乙酰缓冲(pH5)体系中二者相互作用程度的指示。所得的恒流电位测定法和微脉冲伏安法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2.01±0.05)×10^5和(1.97±0.01)×10^5M^-1。

  • 标签: DNA修饰 传感器技术 相互作用 万艾可 电化学 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电针和正清风痛宁三联序贯疗法治疗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挑选一些患膝关节炎病的患者120例,排除既往有哮喘病史和对药物高度过敏患者。通过运用电针和正清风痛宁三联序贯疗法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正清风痛宁三联序贯疗法包括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电致孔透皮给药,膝关节定点介入,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再配合电针,共治疗三个疗程,对这些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并统计。结果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活动伸缩自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在病灶局部给药,局部药物浓度高,能迅速缓解关节肿胀与疼痛,联合口服制剂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能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与常规的单一口服或其他途径给药和常规局部给药进行比较。该疗法具有给药方式独特、局部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等优势,并能改善预后。结论应用电针和正清风痛宁三联序贯疗法治疗膝关节炎,见效快,预后良好。不容易复发。膝关节疼痛的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将来可以在医学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正清风痛宁 三联序贯疗法 膝关节炎 电针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国产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与进口可重复使用电子膀胱软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需行膀胱镜检查或取出双J管者。排除标准:泌尿男性生殖系急性感染、结核性膀胱挛缩、膀胱容量<50ml或尿道狭窄者;不能采取膀胱截石位者;女性月经期;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对照组采用进口可重复使用电子膀胱软镜(日本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两组患者行膀胱镜检查或膀胱镜检查+双J管取出。主要有效性指标为整体影像合格率,次要有效性指标为操作成功率、操作性能评分、手术时间,安全性指标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器械缺陷率。结果最终纳入188例,试验组95例,对照组93例。两组性别(男/女:58/37与62/31)、年龄[(48.4±13.0)岁与(48.7±12.6)岁]、体质指数[ (24.1±2.5)kg/m2与(24.3±3.2) kg/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整体影像合格率[93.68%(89/95)与96.77%(90/93),P=0.52]、操作成功率[100.00%(95/95)与98.92%(92/93),P=0.49]、操作性能评分[(14.41±0.93)分与(14.56±0.84)分,P=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仅行膀胱镜检查者(64例和65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5.3±2.6)min和(15.4±3.3)min(P=0.93),行膀胱镜检查+双J管取出者(31例和28例)手术时间分别为(21.0±3.2)min和(21.7±3.9)min(P=0.6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42%(8/95)与9.68%(9/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两组均未发现器械缺陷。结论国产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用于膀胱镜检查及取出双J管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整体影像合格率、操作成功率、操作性能评分、平均手术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器械缺陷率等方面均非劣于进口可重复使用电子膀胱软镜。

  • 标签: 膀胱镜检查 软性 一次性 多中心 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单盲、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原则1∶1比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结石长径0.8~2.0cm且CT值<1 400Hu的单侧肾结石,或结石长径<1.5cm且CT值<1 400Hu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③术前尿细菌培养阴性;④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急性期泌尿系统感染;②合并输尿管瘢痕狭窄或输尿管狭窄、梗阻、扭曲等预计内镜不能通过;③合并全身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④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者;⑤严重髋关节畸形,取截石位困难者;⑥妊娠、哺乳期妇女。试验组采用国产(广州瑞派公司)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对照组采用进口(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术。记录两组临床综合评价(包括影像质量和操作性能)合格率、器械故障/缺陷率、碎石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尿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升高,术后血尿、恶心、呕吐、头晕、发热等)。结果本研究3家医院共纳入186例,其中8例因术中输尿管狭窄未能完成试验而退出研究,最终试验组90例,对照组88例。两组患者年龄[(48.40±11.36)岁与(47.40±12.53)岁,P=0.594]、男女比例(62/28与56/32,P=0.874)、体质指数[(24.8±2.1)kg/m2与(25.1±2.0)kg/m2,P=0.331]、中重度肾积水比例(28/90与23/88,P=0.874)、结石位置(P=0.063)、结石长径[(12.8±4.7)mm与(11.9±5.2)mm,P=0.2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综合评价合格率[98.9%(89/90)与100.0%(88/88),P=0.991]、碎石成功率[84.4%(76/90)与84.1%(74/88),P=0.8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器械故障/缺陷率均为0。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0%(45/90)和52.0%(5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者均为术后尿常规红细胞升高[两组分别为88/90和88/88]和白细胞升高[分别为88/90和88/88];试验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1例(1.1%)严重不良事件,为肾绞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结论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器械故障/缺陷率、碎石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无明显差异。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用于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输尿管镜 一次性 软性 结石 多中心 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