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外科在临床中采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整形美容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缝合法(对照组,n=35),观察组则给予改良真皮内缝合法(观察组,n=35),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切口愈合率、满意度分别为97%、100%、97%;对照组分别为83%、86%、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形美容外科在临床中采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效果显著,有利于切口的愈合,患者满意度较高,具非常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真皮内缝合法 整形美容外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空腔脏器单层吻合的可行性方法介绍三种单层吻合法行腹部空腔脏器吻合302例资料结果无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结论腹部空腔脏器单层吻合完全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腹部空腔脏器 三种单层吻合法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复合法和化学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优劣,寻求更接近人类发病机制的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免疫复合组和化学组,免疫复合组前3周每周给予抗原乳化液(含异体抗原8mg)注射1次,共注射3次,第4周免疫复合组和化学组均用100mgTNBS/kg+50%乙醇灌肠。分别于造模后第1天、第14天、第56天取材,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病理反应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免疫复合组与化学组在造模后第1天均出现稀溏便、溃疡、炎性反应等典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但免疫复合组黏膜下层炎性反应剧烈,维持时间长达8周,化学组溃疡较免疫复合组深,但黏膜下层炎性反应强度不及免疫复合组,溃疡持续时间短,2周后趋向自愈。结论:免疫复合法模型表现稳定,重复性好,病变持续时间长,发病机制更类似人类溃疡性结肠炎,是较为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 标签: 免疫复合法 化学法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 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缝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效果明显,愈合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真皮内缝合 传统缝合 整形美容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腹部横切口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的方法、优点。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的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100例设为观察组。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皮内缝合法的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1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切口愈合情况、皮肤缝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的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切口愈合均美观,呈线型,未发生脂肪液化,但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住院天数多。结论观察组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皮肤缝合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方法。

  • 标签: 可吸收线皮下缝合法 下腹部横切口 剖宫产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整形美容外科应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3年3月-2023年12月期间到本院接受整形的患者作为样本来开展此次研究,选取样本例数为80例,将这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处理后得到两个组别,其中一组为常规组,组内40例患者采用常规缝合术治疗,另一组为研究组,组内40例患者应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整形患者来说,应在其修复治疗中应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进行治疗,这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真皮内缝合法 整形美容外科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打破城市地域的限制,开始在全国各地工作生活。这就使得很多家庭的老人呈现出一种独居的现象。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的起居,大多数子女会选择雇佣保姆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近几年伴随着独居老人被保姆骗财产事情的频发,使很多家庭不知如何规避此现象。所以本文就在此基础上,以遗赠扶养协议案例作为切入点来论述独居老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 标签: 独居 遗赠抚养协议 效力 权利 义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硫糖铝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2.5%,对照组80.0%,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硫糖铝 莫替丁 急性胃炎 联合应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前和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间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后的急诊科患者各72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医患双方满意度。结果急救护理工作中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后抢救成功率90.28%、临床医师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工作中应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医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 急救护理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Giftbox缝合法联合束状捆扎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17~73(39.2±16.8)岁,左侧18例、右侧20例。均采用改良Giftbox缝合联合束状捆扎法行跟腱切开缝合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的变化;末次随访时,对比患者两侧小腿周径,采用跟腱完全断裂评分系统(ATRS)进行评分,并以Amer-Lindholm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9.1±3.4)个月。末期随访时:患者AOFAS评分为(90.7±3.0)分,较术前的(45.2±4.4)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7, P<0.001);ATRS评分为(80.3±6.3)分;患者小腿周径患侧为(38.9±4.3)cm、健侧为(39.3±4.4)cm,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01)。按Amer-Lindholm评分评价,本组疗效优20例、良17例、差1例,优良率为97.4%(37/38)。结论利用改良Giftbox缝合法联合束状捆扎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效果确切,跟腱长度和强度恢复良好。

  • 标签: 跟腱 断裂 Giftbox缝合法 束状捆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间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 90例,并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的参照组,一组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 45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囊肿体积。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囊肿体积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囊肿体积与之前相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卵巢囊肿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卵巢囊肿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 定位分工配合法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有效性。 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 2018.7-2019.12 实施定位分工配合法的 45 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 采用回顾性分析 2017.1-2018.6 进行常规转运的 45 例作为对照组 [1] 。结合家属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 结果 实施定位分工配合法转运后,患者家属满意度大有提高,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风险有所降低。 结论 定位分工配合法不仅能提高患者家属对院内转运的满意度,更能避免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定位分工配合法 急危重症患者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棒球缝合法在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7例单发壁间肌瘤分为棒球组、对照组。棒球组27例采用棒球式缝合;对照组40例为传统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棒球组手术时间平均(50.4±5.9)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8.1±26.8)min,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棒球组术中出血(57.2±8.5)ml,对照组术中出血(94.9±51.7)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棒球缝合法临床效果良好,优于传统连续缝合,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棒球 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结果基于不同护理模式下,实验组在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急救护理工作时,采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满意度,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 急救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应用于老年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复发率为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复发率为13.3%。两组疗效及复发率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7%,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奥硝唑 慢性胃 炎法莫替丁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顽固性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顽固性咳嗽是指连续咳嗽超过三周,治疗无效者。临床上多数医生都将它归为慢性支气管炎,以致不能正确诊断,延误治疗。本文将82例慢性咳嗽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西医标准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和西医标准治疗,观察治疗2周后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治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咳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顽固性咳嗽 中西医结合 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2)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n=33)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68.8%(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3.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8±0.8)分(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法 带状疱疹 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