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社会中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引起了国家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卫生体制方面的改革,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关系到国家政策是否完善,政府职能部门的形象,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完善医院物价管理,实行规范化 的收费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医疗卫生部门在价格上要做到诚信,在管理上要做到科学规范,只有这样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保障,,完善物价管理能够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

  • 标签: 医院 物价管理 规范收费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跟腱微创缝合法在跟腱开放性断裂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我科收治的 35例跟腱开放断裂患者手术并采用微创缝合法治疗,术后短期石膏制动并指导康复训练,对有效随访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有效随访病例,采用 Amer-Lindholm评定法评定,优 28例,良 3例,优良率 93.9%。结论 微创缝合法是治疗跟腱开放性断裂有效方法。

  • 标签: 微创缝合法 跟腱 开放性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胃炎患者接受硫糖铝+法莫替丁(简称Fam)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主体为76例急性胃炎患者。以治疗方法为标准,A组行硫糖铝+Fam治疗,B组行常规治疗,对比整体疗效。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B组为83.78%;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13%,B组为21.62%(P<0.05)。结论:为急性胃炎患者行硫糖铝+Fam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推广性。

  • 标签: 急性胃炎 硫糖铝 法莫替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ZM缝合法修复儿童屈肌腱断裂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对5例5指儿童新鲜屈肌腱Ⅱ区断裂患者使用ZM缝合法修复,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定期获得随访。结果术后5例患儿均获得24周的随访,期间无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缝线异物反应、肌腱再次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均无需行二次肌腱松解手术。根据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价标准:术后4周优良4例,术后8、12、24周优良5例。结论ZM缝合法治疗儿童屈肌腱损伤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效满意,可以作为儿童屈肌腱损伤的一种治疗方案。

  • 标签: 腱损伤 儿童 修复 早期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急性胃炎患者进行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 2018 年 3 月份至 2019 年 3 月份收治的 94 例急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数字表选择下评分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运用法莫替丁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连续治疗一周分析具体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与满意度评价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呈现出统计差异。结论 在对急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法莫替丁与硫糖铝联合用药的方式具备比较强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并具备比较高的安全性,在缩短疾病治疗时间的基础上获得患者更好的认可。

  • 标签: 急性胃炎 法莫替丁 硫糖铝 疾病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21例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按照"环形缝合法"和"传统缝合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切口裂开率、切口感染率、美容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切口疝发生率。术后随访2年,两组患者的美容满意度、切口裂开率、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度、切口疝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传统术式相比,"环形缝合法"能明显减低切口感染率和切口裂开率,提高切口的美观性,提高患者术后的美容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间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 90例,并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的参照组,一组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 45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囊肿体积。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囊肿体积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囊肿体积与之前相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卵巢囊肿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卵巢囊肿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 定位分工配合法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有效性。 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 2018.7-2019.12 实施定位分工配合法的 45 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 采用回顾性分析 2017.1-2018.6 进行常规转运的 45 例作为对照组 [1] 。结合家属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 结果 实施定位分工配合法转运后,患者家属满意度大有提高,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风险有所降低。 结论 定位分工配合法不仅能提高患者家属对院内转运的满意度,更能避免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定位分工配合法 急危重症患者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荷包背带裤式"胰肠吻合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胰肠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荷包背带裤式"胰肠吻合法,对照组采用"胰管对空肠黏膜"胰肠吻合法。该70例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观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用时(4.28±1.10)h,观察组(3.62±0.76)h,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2,P=0.004)。对照组术后胰瘘7例(28.0%),其中6例B级胰瘘,1例C级胰瘘;观察组术后胰瘘3例(6.7%),均为B级胰瘘。术后腹腔内出血对照组6例(24.0%),观察组7例(15.6%);术后腹腔内感染对照组8例(32.0%),观察组8例(17.8%);术后胃瘫对照组3例(12.0%),观察组4例(8.9%)。两组比较,术后胰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8,P=0.037),其余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包背带裤式"胰肠吻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适用范围较广、吻合牢靠安全等优点,在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术后胰瘘方面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效果。方法:在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一年时间内,选择 82例我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患者,用数字法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41例一组,对照组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疗效确切,因此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 清胃活血汤 治疗效果 法莫替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透壁缝合法处理腹股沟直疝假性疝囊预防术后血清肿的效果。方法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肝胆疝外科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手术治疗的74例直疝患者,其中Ⅰ型疝12例、Ⅱ型37例、Ⅲ型25例,62例Ⅱ型及Ⅲ型患者术中行透壁缝合法处理直疝假性疝囊。结果7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Ⅰ型疝手术时间为(38.42±2.81)min,出血量为(4.42±2.31)ml,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2.83±1.19)分,7 d VAS(1.00±0.85)分;Ⅱ型手术时间为(44.49±3.25)min,出血量为(7.00±1.75)ml,术后1 d VAS(2.84±1.21)分,7 d VAS(1.08±0.83)分;Ⅲ型手术时间为(50.64±3.35)min,出血量为(5.92±2.60)ml,1 d VAS(2.84±1.18)分,7 d VAS(0.92±0.86)分。术后随访期无血清肿发生、无睾丸肿胀疼痛、无性生活障碍、无疝复发及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出现。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透壁缝合法处理直疝假性疝囊对于预防术后血清肿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技术,不增加术后疝复发率及慢性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 直疝 血清肿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采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联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都属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有 135人 , 患者在 2018年 11月到 2019年 9月间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按照统计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别作为对照 1组 、 对照 2组和联合组,各组分别采用奥美拉唑单一治疗 、法莫替丁单一治疗和奥美拉唑法莫基金联合治疗三种不同方法。然后比较各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 反应情况 和症状评分,从而进一步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具体效果。 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 93.33% ,总有效人数为 42 人 ;对照 1 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77.78% ,总有效人数为 35 人;对照 2 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80.00% ,总有效人数为 36 人 ;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发生率方面,对照 1 组为 11.11% ,对照 2 组为 8.89% ,联合组为 4.44% ; 在治疗前评估患者的症状,所有患者的症状评分基本相同, P > 0.05 ;但是在应用相应治疗方法后,联合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要低于其他两组,联合组评分为 ( 0.75±0.32 )、对照 1 组和对照 2 组的评分分别为( 1.35±0.32 )和( 1.41±0.41 ), 说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为良好, 且 P < 0.05 。 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具备极好的临床实效性,能够帮助患者更好控制病情,改善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法莫替丁 奥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脓性与坏疽性的阑尾炎切除手术中选择腹膜外的单层缝合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自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本院行手术切除的化脓性与坏疽性相关阑尾炎的患者 66例,按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33例予常规的分层缝合方法缝合,研究组 33例予腹膜外的单层缝合方法缝合,分析两组治疗与术后恢复相关性指标。结果:研究组 VAS评分( 4.23±0.62)分明显比对照组( 6.34±1.03)分低,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例数比对照组多,并发症(感染、肠梗阻)及镇痛药使用比对照组少,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化脓性与坏疽性相关阑尾炎切除术中选择腹膜外单层缝合法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 标签:   坏疽性 化脓性 阑尾炎 腹膜外的单层缝合法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缝合法在皮瓣并指修复后一次性分指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们在皮瓣并指修复后一次性分指中应用螺旋缝合法分指28例,其中3指并指20例,4指并指8例。结果术后2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平整,断蒂后无需再次修薄,患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良26例,差2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将螺旋缝合法应用于皮瓣并指修复后一次性分指中,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活率高、外形美观,是一种皮瓣并指修复术后分指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并指修复 分指 螺旋缝合法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观察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对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 2016年 4月 -2019年 9月诊治的急性胃炎患者 120例,自由组合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60例,采取法莫替丁治疗,实验组 60例,采取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腹部胀痛( 1.7±0.4) d、反酸嗳气( 3.2±0.6) d、呕血停止( 20.3±3.1) d、黑便消失( 1.4±0.3) d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66.7%,明显低于实验组的 91.7%,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硫糖铝 ;法莫替丁 ;急性胃炎 ;联合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sucralfate and famo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astritis on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symptom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iti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September 2019 were observ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free combination. 6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amotidine, 60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ucralfate combined with famotidine, and the symptom relief time and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bdominal distention and pain (1.7 ± 0.4) d, acid regurgitation and belching (3.2 ± 0.6) d, hematemesis stop (20.3 ± 3.1) d, black stool disappear (1.4 ± 0.3) 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6.7%,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91.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sucralfate and famo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astritis can quickly allevi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so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本团队首创的"烧卖缝合法"在胃黏膜下肿瘤(SMT)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后闭合缺损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病灶位于胃底或胃大弯,并确认起源于固有肌层;(2)肿瘤直径≤3.5 cm,与腔外腹膜内组织和器官无广泛粘连;(3)肿瘤在超声内镜下无恶性肿瘤特征;(4)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严重合并疾病的患者。根据上述标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20例胃SMT患者入组本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1(38~70)岁。全组均行EFTR并采用"烧卖缝合法"闭合术后胃壁缺损。"烧卖缝合法"使用临床上常见的内镜抓取钳辅助尼龙绳圈套结扎装置,借助抓取钳轻拉缺损胃壁,将尼龙绳圈套锚定在缺损部位并结扎,成功完成闭合。观察记录手术时间、闭合过程时间以及随访情况。结果20例病例的肿瘤均通过EFTR一次性完整切除,全组胃壁缺损的部位均通过"烧卖缝合法"成功闭合。3例肿瘤位于胃大弯的中上部,17例肿瘤位于胃底部。肿瘤直径1.4(0.5~3.5)cm。平均手术时间为43.8(20~100)min,闭合过程平均耗时10.1(3~30)min。所有病例的病理结果均显示肿瘤完整切除,且肿瘤包膜无明显中断,整块切除率为100%。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平均于术后3.1(1~11)d出院。术后6个月时,所有病例的创面均已完全愈合,仅见瘢痕,未见溃疡。中位随访41(15~54)个月,未发现有残留病变、肿瘤复发或转移,亦未发现有消化道漏或窦道的形成。结论"烧卖缝合法"用于闭合胃SMT的EFTR后缺损的胃壁可行、有效、安全,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新型闭合方法。

  • 标签: 胃黏膜下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胃穿孔 内镜下闭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应用注射器带线简易褥式缝合法治疗无膈肌后缘新生儿膈疝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胸腔镜下注射器针头带线的简易褥式缝合法治疗无膈肌后缘膈疝患儿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入院年龄10 min至1 d。足月儿7例,早产儿3例。体质量2.3~3.5 kg(平均2.88 kg),均为左侧膈疝。在裂隙的体表投影处肋间取2~3个预备缝合部位,切开皮肤1 mm,两根2-0不可吸收缝线绕过相应肋骨,通过注射器针头分次插入膈肌缺损的前缘的肌肉之间,第一根线头由第二根线环带出体外进行打结,关闭后外侧裂隙,线结位于肋间皮下。结果在胸腔镜膈疝修补术的实施过程中,10例膈疝患儿均应用该简化技术成功修复无膈肌后缘的新生儿膈疝后外侧裂隙。手术时间为25~60 min(平均37.5 min)。10例患儿随访3~33个月(平均16.5个月),无死亡和复发病例。1例新生儿术后合并皮下气肿术后1周消失。结论胸腔镜下应用注射器带线简易褥式缝合法治疗无膈肌后缘的新生儿膈疝是一个有效而且可靠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等优点。

  • 标签: 疝,横膈 胸腔镜检查 修复外科手术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悬吊式切开缝合法在胃底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完成的20例胃底固有肌层肿瘤EFTR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9例)采用悬吊式切开缝合法行EFTR治疗,对照组(11例)采用传统EFTR方法治疗。分析2组患者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结果20例病例均成功完成EFTR治疗,观察组肿瘤大小10.0(7.5,21.0)mm,对照组肿瘤大小14.0(10.0,20.0)mm。观察组肿瘤切除时间(26.4±6.3)min,短于对照组的(35.5±11.4)min。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6.4±1.0)d,少于对照组的(7.7±1.5)d。2组均无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EFTR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肿瘤过程中应用悬吊式切开缝合法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肿瘤 胃底 固有肌层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悬吊式切开缝合法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人工气道患者采用电动牙刷组合法及传统的口腔护理法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60例人工气道患者,分为两组,使用电动牙刷组合法护理的为实验组,使用传统口腔护理法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口腔异味,舌苔,牙菌斑,咽拭子培养阳性菌,黏膜溃烂破损等临床症状改善,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人工气道 电动牙刷组合法 传统口腔护理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行重叠吻合法在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3例,女55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30~76岁。138例患者术前右半结肠肿瘤均经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所有患者按日本大肠癌协会第9版《大肠癌规约》进行淋巴结清扫,严格遵循无瘤原则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38例患者均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采用平行重叠吻合法,无1例中转开腹。13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1.0±54.0)min,平行重叠吻合时间为(20.1±2.0)min,术中出血量为(60±21)mL。(2)术后情况:138例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5±0.4)d,术后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为(4.0±1.3)d,手术辅助切口长度为(3.0±0.2)c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2%(5/138)。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1例肠梗阻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吻合口漏,经胃肠减压、局部通畅引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腹腔积液伴感染行CT引导下置管引流后痊愈;1例切口感染给予控制感染,加强换药,局部冲洗引流后痊愈;1例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38例患者术后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9±8)枚,术后住院时间为(7.2±4.1)d,治疗费用为(4.8±1.4)万元。138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结肠腺癌,其中低分化腺癌27例,中分化腺癌92例,高分化腺癌10例,黏液腺癌9例。(3)随访情况:138例患者中,1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死亡(1例术后16个月发现多发肝转移,术后21个月死亡;1例术后20个月发现多发肝转移,术后24个月死亡),8例出现肿瘤远处转移,其中肝转移5例,肺转移1例,腹腔转移2例,死亡及转移患者的术后病理学分期均为Ⅲ期。其余123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平行重叠吻合法应用于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安全、有效。

  • 标签: 结肠肿瘤 消化道重建 平行重叠吻合 右半结肠癌手术 3D 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