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5 个结果
  • 简介: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芝加哥一生都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以自己女性女性艺术家的身份不断地为争取创造男女平等作出努力。她在她的艺术作品中创造了“女性图式”,不仅对艺术史上“女性的身体”与“权力的眼光”的问题提出质疑,也同时挑战和批判了野权社会中社会性别的价值体系。

  • 标签: 朱迪·芝加哥 女性主义 女性 女性视角 女性图式
  • 简介:安岳毗卢洞石刻中有的'佛文普庇'窟(千佛洞),主尊为西方三圣,窟内左中右三壁凿有316个圆龛,龛中各有一着佛装的坐像,绝大部分身侧刻有名字,如'杨一琴''张氏二''刘氏三''陈氏妙惠'等。由名字看来应该是一批女性供养人,其中也不乏以'妙善'为名者,可能与观音信仰有关联。考虑到宋代盛行的居士佛教运动和柳本尊的居士身份,这批女性供养人与毗卢洞石刻中颇为重要的柳本尊造像之间,是否也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呢?本文将试做探讨。

  • 标签: 毗卢洞 柳本尊 观音信仰 女性供养人
  • 简介:《郑君里全集》包含有许多有趣的、隐秘的以及令人惊讶的电影文献内容,也涉及到默片女性表演内涵。某些默片女性表演研究似是而非的问题,可以从这部全集中得到印证、纠正以及补充和丰富,可以确立一些基本的史学概念以及结论。本文涉及到默片女性演员的由来、电影与戏剧女性表演的观念纷争、默片女性表演与生活的重叠部位和默片女性演员的表演导师等相关研究内容。

  • 标签: 《郑君里全集》 默片女性表演 表演基本概念 史学结论
  • 简介:纵观80年代到90年代女性文学,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轨迹,即是从女性文学的崛起到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这样一个现代衍进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新时期女性文学最具特色的现代衍进轨迹之一。具体说,即是从女性文学追寻女性“自我”价值,转向女性主义文学置疑被男性中心文化异化了的“女性主体”;由女性文学中觉醒的知识女性形象对不平等境遇的困惑与抗争,转向女性主义文学通过其女性人物,对男性中心文化予以游戏与解构。前者典型的是以张洁的《方舟》、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为代表的女性文学发展阶段;后者典型的是以王安忆的

  • 标签: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女性文学 王安忆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作家 女性主体
  • 简介:埃塞尔·威尔逊(1888—1980)是20世纪加拿大文学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的成名小说《沼泽天使》是加拿大大学文学类课程中讲授得最多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早在1954年就分别在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纽约(哈珀兄弟出版社)和多伦多(麦克米伦出版社加拿大分社)同时出版,当时她所探讨的现代女性的自然属性这一女性主义话题,20世纪60年代后风靡欧美文学领域。回顾这部作品对不同女性人物的刻画,我们不仅可以领略作者当时的超前思维,更可以感受威尔逊通过她的小说艺术提出的,带有哲理性的女性自然属性这一命题。这个命题对于当前的妇女研究仍然有指导性意义。

  • 标签: 加拿大文学 埃塞尔·威尔逊 女性角色 自然 哲理性
  • 简介:1992年,英国著名女导演萨莉·波特(SallyPotter)将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写于1928年的小说《奥兰多》(Orlando,1992)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这部电影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了60多年前的文学作品,并结合前卫电影的实验手法与90年代性别政治议题,

  • 标签: 《奥兰多》 前卫电影 女性主义 自我探索 双性同体 解析
  • 简介:一、《巾舞歌辞》角色标识字问题的由来在《宋书·乐志》及《乐府诗集》中保存有若干因声辞杂写,难以句读的文献。《公莫巾舞歌行》(简称《公莫舞辞》或《巾舞歌辞》见附录一)就是其中的一篇。自晋代以来就没有人能够将其读通。20世纪以来不少学者曾经企图对它进行破解,皆因不得要领而未能成功。先师杨公骥教授首次在学术史上揭开了它的真实面貌,证明它是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的科仪本。

  • 标签: 《巾舞歌辞》 识字 《乐府诗集》 《公莫舞》 20世纪 学术史
  • 简介: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历经32年建设发展,在引导社会舆论、改善政府形象、规范政府管理、满足公众知情权等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但相比于社交媒体下愈发强烈的公众参政议政及公共话语表达欲望,目前政府对外新闻发布仍显滞后和被动,很多问题集中凸显于政府面对媒体公众的“瞬间态度”,这既反映出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在专业化、职业化方面的欠缺,也暴露了“态度”背后的“角色偏差”和“角色错位”。

  • 标签: 政府新闻发布 突发事件 新闻发言人角色
  • 简介:本文将对“十七年”电影中的反面角色做梳理分析,分别从刻画手法、造成后果、历史渊源及非常时期的特殊处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文章认为,“十七年”电影的反面角色常常在“食色性也”的本能/生物层面上逡巡徘徊,此刻画手法可上溯至明清小说,由此造成的“暴力合法化”思想从“十七年”银幕一直延续到现实世界中,并成为文革时期武斗虐杀等集体暴力事件的理论支持。

  • 标签: 十七年 电影 反面角色
  • 简介:演员是一门塑造人的艺术,演员每一次的艺术创作都是由'人(自我)演人(角色)'的过程,是由自我到角色的再创造过程,需要在角色和自我中找到相同点和异同点,将它们融会贯通,再创造出新的人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很好地点明了自我与角色的关系,演员角色中有演员本人,而演员表演中亦有角色

  • 标签: 话剧表演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4-12
  • 简介:色彩构成 设计色彩 设计思维 感性 理性    一、色彩构成之旅——从传统绘画到现代设计艺术    自17世纪牛顿创立光色理论伊始,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理性思考以及色彩创新表现能力,    三、从理性到感性——创造性思维的解放    从理性到感性是色彩构成的第二个转变

  • 标签: 教学色彩 构成教学 色彩构成
  • 简介:说起秦腔,《火焰驹》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戏。姑且不说它剧本的古老和情节的传奇,单是1958年作为第一部秦腔电影片被搬上银幕,就足以彪炳史册。这部电影播出后,一批优秀的秦腔演员声名陡起,誉满天下。也正是由于这部电影,使得黄桂英这个角色妇孺皆知,她的故事,家喻户晓;她的唱段,人人谙熟。

  • 标签: 秦腔 火焰 演出 人物 电影片 演员
  • 简介: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公共音乐现代教学拥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先进教学手段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是网络时代教学的优势。同时,如何转变高校公共音乐教师角色,发挥网络环境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使发达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切实为师生共同发展服务。

  • 标签: 网络环境 高校 公共音乐教育 教师角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可以说样板戏中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样板戏中工农兵人物占了绝大多数,为了保证样板戏中阶级仇恨情感的超级地位

  • 标签: 仇恨视角 样板戏角色 等级仇恨
  • 简介:<正>《她》是未来时空中,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爱情电影。主人公西奥多(杰昆·菲尼克斯饰)是一位信件撰写人,心思敏感而细腻,总能写出温暖人心的信件。然而现实生活中他孤独、寂寞并活在与前妻凯瑟琳(鲁妮·玛拉饰)的婚姻的阴影中。一次偶然机会让他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OS1,它的化身萨曼莎(斯嘉丽·约翰逊声)拥

  • 标签: 萨曼莎 西奥多 主体性建构 人工智能系统 赛博空间 尼克斯
  • 简介:RPG游戏作为现今最受欢迎的游戏类型,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故事性与交互性。优秀的角色设计能够调动玩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文章在RGP游戏类别下,提出“三维”的细节化角色造型设定的方法,结合经典RPG游戏对角色设定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与归纳,并且引发迎合女性玩家角色缺失的关注,为拓展RPG游戏角色设定空间提供参考。

  • 标签: RPG游戏 角色设定 艺术特征
  • 简介:动漫角色设计的目的是根据动漫剧本的文字描述,将其中的角色设计为可视的具体形象.动漫影片中的角色与真人影片中的角色一样具有真实的生命力与视觉感染效果,是动漫的灵魂与关键.目前保留的川剧优秀剧目,其表演形式和内容,都深受人民喜爱.将川剧脸谱元素与动漫艺术结合,进行开发推广,可将川剧这张四川名片推向世界,并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动漫元素结合提供新的视角,具有启示性意义.

  • 标签: 动漫角色 造型设计 戏剧
  • 简介:“女乐”被周代宫廷礼乐所排斥,到汉代却被用于国家祭祀大典。本文从《九歌》歌词体现的表演形式入手,探讨周、汉两代宫廷“女乐”作用变化的原因,认为先秦楚音乐在这一变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九歌》正是楚地祭祀乐舞中最具代表性的例证。

  • 标签: 《九歌》 女性表演 宫廷 女乐 祭祀
  • 简介:陈力在2000年第九期《中国戏剧》上发表同题文章认为,长期以来,主宰文坛或占主流地位的始终是男性视角下的男性观点,因而以往作品中对男女两性的评判难免有失公允。

  • 标签: 男性视角 女性视角 文坛 现当代 舞台剧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