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延长内酯豆腐保质的研究张启良于建设安徽省濉溪县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235100)内酯豆腐是近年来研制开发的新型豆制品,它是由葡萄糖酸-δ-内酯替代生石膏、卤水作为凝固剂所生产的。具有洁白细腻、不苦不涩等优点,加之用无毒聚乙烯薄膜包装,购存携带方便,...

  • 标签: 内酯豆腐 保质期 微生物污染 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 无法计数
  • 简介:分析了不同品牌酱类产品的理化指标,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rrhenius和ASLT理论,采用保温加速试验,将目标酱在50℃保温,模拟正常储存条件下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在货架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酱在保温过程中由于美拉德反应,导致总酸明显升高,氨基态氮下降,产生CO2气体等现象,而酱中的还原糖并没有显著降低,经验证证实,是由于美拉德反应导致了酱的pH缓慢降低,在低pH条件下,酱中的白糖逐步分解为还原糖,反而使体系中的还原糖水平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进一步促进美拉德反应的进行,虽然少量的Na2SO3和CaCl2,可以明显的抑制美拉德反应的速度,但为了保证酱的食品安全,最好采用纯天然的含有抑制剂的原料来控制酱的美拉德反应。

  • 标签: 美拉德反应 氨基酸 还原糖
  • 简介:目的探索集体食堂食物中毒防控对策。方法分析历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与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食物中毒地点以企业为主,时间多发于5-10月,中毒食品以果蔬植物类和肉蛋类为主,其中肉蛋类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果蔬植物类以有毒动植物和农药残留中毒为主;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因素,其次是农药和有毒动植物;原料污染、生熟交叉污染和加工不当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契机,改变监管模式,促进集体食堂的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食物中毒防控知识宣传,开展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预警,提高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配送餐单位监管;在重点时期提前介入重点单位,采取干预措施等,是防控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有效对策。

  • 标签: 食物中毒 食品服务 农药 动物 有毒 植物 有毒
  • 简介:孕期乳母妇女是重要的特殊人群,其机体对营养素需求量显著增加。常规膳食容易引起微量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将直接影响母体生理功能、胚胎发育和产后婴儿生长发育。本文综述了国内孕期乳母妇女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现状。与推荐摄人量相比,VA、VB1、VB2、VC、钙、铁和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营养供给不均衡。为预防和解决孕产妇的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及卫生部门长期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营养素缺乏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摄入一定量的营养素补充剂来平衡营养。现今孕产妇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选用营养素补充剂的比例相对较高。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营养素补充产品,简要总结了保健食品类,OTC(非处方药)类以及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剂型的普通食品类营养素补充产品和它们的异同点。

  • 标签: 孕期 乳母期 微量营养素缺乏 营养素补充剂
  • 简介:目的建立采用程序控温石墨消解/微波灰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测定食用海藻中总砷的方法。方法样品加入5mlHNO3,190℃程序控温石墨预消解30min;加入灰化辅助剂硝酸镁,550℃微波灰化5min,用HCl溶解灰分,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总砷含量。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42μg/L,RSD〈5.0%,加标回收率为96%~109%。测定程序控温石墨消解/微波灰化后消解液中砷形态,确认食用海藻中99%以上的有机砷均消解为无机砷。本方法测定了海带(GBW08517)和紫菜(GBW10023)标准物质,分析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食用海藻中总砷的测定。

  • 标签: 程序控温石墨消解/微波灰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海藻 食品安全 食品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