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内科住院患者行护理干预,评价该模式对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于我院老年内科住院患者 100例,分为护理组 50例,予护理干预,对照组 50例,予一般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 PSQI),睡眠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上述护理后,护理组患者 PSQI评分为 7.61±2.21,远低于对照组的 9.28±3.43, P<0.05;护理组潜伏期睡眠时间和总体睡眠时间、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 P<0.05。结论:对老年内科住院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排除不良心理干扰,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内科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管理提高肿瘤科护理质量的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4月一2016年3月作为对照阶段,此阶段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选择2016年4月一2017年3月为实验阶段,此阶段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个阶段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护理质量。结果对护士分层管理后,实验组的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操作、健康宣传、心理护理各方面的护理质量均高于分层管理前的护理质量(P<0.05)。结论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方法,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5-.作环境,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肿瘤科 护理质量 护士分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画宣教视频对结肠镜肠道准备时口服清肠药宣教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动画宣教视频的形式,对150例结肠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按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和文字版材料行肠道准备,视频组使用口头健康教育及观看清肠动画宣教视频进行肠道准备。采用肠道准备合格图、肠镜完成率、所用时间、发现病变率、患者满意率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视频组患者的肠道准备合格图、清肠优良率及Boston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04%"s75.90%,P<O.(8.02±1.32)”s(6.96±1.64),P<O.01,视频组在肠镜完成率、所用时间、发现病变率及患者满意率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运用动画宣教视频对结肠镜检查者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在清肠准备中的肠道清洁效果,提升结肠镜诊疗的成功率,减少漏诊率,缩短检查时间,且患者满意率高。

  • 标签: 动画宣教视频 结肠镜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主要适用于定量评价病人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持续完善护理流程的质量控制方法。随着护理管理理念深入,护理人员以及病人逐步效果便十分重要。有分析认为敏感性指标管理方式不仅可客观分析护理质量,同时也可测量和改善护理质量。现主要选取我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敏感指标管理方式下的使用效果。

  • 标签: 创伤骨科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娩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助产士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数据。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它各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提高了自然分娩率,缩短了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质量 助产士护理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常见的问题,探讨总结改进措施,为提高病理技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院自2018年1月来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进行科学管理,包括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管理条例,定期组织强化病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对HE切片制作中的操作严格规范处理以及制定病理档案等途径,对比质量控制管理前后病理技术质量的差异。结果在科学的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下,病理及时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其中控制后的制片失败率和错漏事件发生率较前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理技术质量与标本接收与预处理、切片、试剂质量以及档案管理等多个环节多因素有关,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病理技术质量的关键。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问题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在胸外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管道标识的护理效果。 选择 2014年 2月到 2016年 2月期间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并且在手术中运用管道标识,进行规范化管理治疗的患者五十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采用不同颜色和不同用途的管道进行标识,然后检测这些管道标识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情况,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管道的交换结果。

  • 标签: 管道标识 胸外护理 安全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市收集的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全方位社区康复护理,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结果以及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社区康复指导方式有助于延缓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复发时间,减轻老年患者心理压力,增强其生活能力,保障其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病情控制方式,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持续质量改进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 2018.08-2019.02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感染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选择持续质量改进方式进行感染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 1.97%,满意度为 96.08%。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 5.88%,满意度为 82.3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对于医院感染管理有积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发生率,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分析电话随访对军队老年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从而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研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干部病房住院同时得到治愈亦或是病情康复的75岁以上的854名军队病人实施电话随访,获得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资料。研究结果相关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的平均通话时间约是(21.3±5.4)分。电话随访中一共获得1065条建议,其中,有172条合理化建议,有112个要求护理工作提升的建议,有41个由护士长上报给上级部门进行规划研究,还有47个建议上级部门也无法处理,同时告知给病人。本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电话随访率的逐年增加,老年军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增加。结论军队老年患者电话随访率提高后,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了明显提高。

  • 标签: 电话随访 军队 老年病人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于各类医院的创新改革也随之逐步前行,对于医院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仅是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于医院工作的道德底线的坚守。由于军队医院的发展与转型,其主要职能与服务对象都有所扩张。从传统军队战地外科治疗到如今全科治疗,从军人到群众,医疗覆盖面积也有所增加,并且目前军区医院依然成为地区范围内医疗的标杆,因此我们更需要增加对于军队医院质量管理的力度,深入探讨目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科学、合理地解决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方法以 骨科手术患者 200 例开展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8 年 3 月,结束时间为 2019 年 3 月,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与 试验组 ,每组各 100 例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 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试验组患者 不良事件 明显低于参照组, P<0.05 ,形成统计学意义。对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明显更优,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 )。 结论 对骨科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效预防不良事件,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骨科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4月收治的 80例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助产士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更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更低( P<0.05)。结论:实施助产士助产护理,有利于增强产妇对分娩的信心,确保母婴安全,切实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 标签: 助产士 助产护理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临床检验的重要性在临床医学中越来越突出。研究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现状。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我院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能够为临床的试验人员提供参考,并且还可以识别、判断、监测、改正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果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是保证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真实性、代表性和科学性的前提条件。结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化有利于医院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疾病治疗高效性和患者生命安全的有利保障,对患者疾病的诊治和预后意义重大,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目标护理模式在改善急诊护理质量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按入院前后顺序,将我院急诊科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所收治的98例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目标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目标组予以目标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目标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应急能力、风险评估、执行力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目标组护理满意度(95.92%)高于常规组(81.63%),差异明显(χ2=5.018,P<0.05)。结论对急诊科患者实施目标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急诊 护理质量 目标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产妇生产过程中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对于生产品质的作用。案例从某医院二零一五年到二零一七年中一共一百六十例生产手术中选择,并进行深入探究,根据产妇接受的看护形式分成了参考组和考察组。参考组沿用以往的看护形式,考察组则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由此比较两者生产的区别。两个组别对比后可以发现,考察组生产过程比较顺利,整体时间较短,顺产的几率较高,阿氏评分也相对较高,婴儿产生窒息的可能性较低。最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孕妇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可以减少生产时间,更加顺利地进行分娩,进而降低了因为子宫收缩无力使得生产时间变长而出血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就能帮助孕妇进行顺产,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产妇 助产士助产护理 分晚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管理提高肿瘤科护理质量的研究。方法选择 2015 年 4月一 2016 年 3月作为对照阶段,此阶段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选择 2016 年 4月一 2017 年 3月为实验阶段,此阶段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个阶段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护理质量。结果对护士分层管理后,实验组的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操作、健康宣传、心理护理各方面的护理质量均高于分层管理前的护理质量( P< 0.05)。结论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方法,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 5-.作环境,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肿瘤科 护理质量 护士分层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腹膜透析置管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疼痛视觉模拟法、疼痛自我效能能力表及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对腹膜透析带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的疼痛强度中位数为 5分,疼痛自我效能得分为( 36.23±15.06)分。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工作状态、医疗费用来源、有肾脏病家族史、疼痛强度分值及疼痛效能差异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性别、年龄、有肾脏病家族史、疼痛强度及疼痛自我效能是其生活质量的独立显著预测因素。结论 年轻女性患者、有肾脏家族病史、疼痛强度评分高及疼痛自我效能评分低是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3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在我市收集的 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全方位社区康复护理,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 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的社区康复护理干预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结果以及 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均 P<0.05)。结论:社区康复指导方式有助于延缓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复发时间,减轻老年患者心理压力,增强其生活能力,保障其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病情控制方式,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医疗体制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医疗器械质量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医疗器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保证医疗器械质量能助力医疗水平的提升,为患者健康提供更加放心的保障。本研究就当下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医疗器械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建议。

  • 标签: 医疗器械 质量控制 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