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PBL 教学法用于普外科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的价值 。方法: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1 月本院普外科中的实习医生 50 名,数字抽签法均分 2 组。 A 组采取 PBL 教学法, B 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对比教学效果等指标。 结果:A 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92.43±3.92 )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 93.88±4.01 )分,优于 B 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展开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各 42例的参考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与单独甲泼尼龙治疗和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 P>0.05;接受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122.5±12.7) *109/L显著高于接受单独甲泼尼龙治疗的参考组患者的( 71.6±7.5) *109/L, P<0.05, 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92.9%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 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 P>0.05;且各种不良反应均处于可控范围。结论: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控制状况,临床上可广泛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甲泼尼龙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随机选取了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来治疗的 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 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 30例。给予对照组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为 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眼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 ]更昔洛韦眼凝胶: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主要表现是患者眼部遭到多种病毒感染导致患者眼部溃疡、水肿或者充血等【 1-2】。病毒性角膜炎常见疾病类型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因为此病有较高致盲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学习,所以在确诊后患者应及时配合医生治疗【 3-4】。为研究更昔洛韦眼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该院随机选取了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来治疗的 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随机选取了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来治疗的 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 34例,女性 26例,年龄在 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 52.35+10.02)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 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 16例,女性 14例,年龄在 20~ 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4.62+12.35)岁。观察组男性 18例,女性 12例,年龄在 19~ 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0.66+12.27)岁。 60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均为病毒性角膜炎,发病时间在 3d~ 2个月之间,平均发病时间为( 10.32+1.3) d。 60例患者中患有树枝状角膜炎患者 28例,观察组 15例、对照组 13例;地图状角膜炎患者 17例,观察组 12例,对照组 5例;圆盘状角膜炎患者 15例,观察组 3例、对照组 12例。 60例患者中初发角膜炎 43例,复发 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取更昔洛韦眼凝胶(国药准字 H20050406)进行治疗, 3滴 /次, 3~ 4次 /d。连续治疗 14d。     1.2.2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使用 1000000U干扰素、 2%的多卡因 1mL稀释或者溶解后,注入到患者球结膜下,注射之后使用更昔洛韦眼凝胶, 1次 /2d,连治治疗 14d。     1.3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 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使用更昔洛韦眼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以及溃疡愈合时间明显优于仅使用更昔洛韦眼凝胶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2.2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病毒性角膜炎是严重危害患者视力的眼病,主要发病时期为青壮年时期,其发病率以及致盲率是所有眼科疾病中的首位【 5】。治愈后当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比如在经期、感冒或者发热、局部或者全身使用免疫制剂、糖皮质激素就会引发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有关研究证明,病毒性结膜炎发病原因和患者身体免疫情况相关,在免疫力低下时期引发患者调节系统紊乱,从而导致病毒性角膜炎发生。    目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方式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等,由于此病有难根治特征,因此在日常中只能及时预防。更昔洛韦眼凝胶是一种抗病毒抗苷类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更昔洛韦进入到遭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已经被病毒释放的特异性胸苷激素在更昔洛韦的作用下转变为单磷酸更昔洛韦,然后通过人体细胞激素酶逐渐转换为三磷酸更昔洛韦,而三磷酸更昔洛韦的主要作用是将病毒抑制【 6】。但是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仅使用更昔洛韦眼凝胶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对患者治疗。    干扰素在是广谱抗病毒的有效药物,可以保护任意靶细胞,可预防人体内的病毒扩散。相关报道指出干扰素已经广泛应用在增强免疫力和抗病毒感染中,使用大剂量干扰素注射治疗病毒感染患者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是仅使用干扰素治疗患者患者病情改善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明显。    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为( 3.12+0.4) d,溃疡角膜愈合时间为( 5.2±0.4) d。观察组视力改善 <0.1的为 0例,改善 0.1~ 0.5有 3例,改善 >0.5的有 27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100%。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关研究证明,使用更昔洛韦眼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咽部疼痛好转时间在 3~ 5d之间。该研究结果和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该研究证明,使用更昔洛韦眼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有良好效果,既避免了仅使用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的局限性,有减少了干扰素治疗的范围限制。因此,使用更昔洛韦眼凝胶结合干扰素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可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RA)的患者注射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 rhTNFR)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2月~ 2018年 11月因 RA来我院进行诊疗的患者 46例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 23例。研究组给予注射 rhTNFR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1.30%,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 4.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3.91%,不良反应概率为 13.04%。两组治疗后有效率、不良反应概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 标签: RA rhTNFR 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宣肃止咳汤治疗风邪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入院的80例风邪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常规西医治疗配合宣肃止咳汤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咳嗽症状总积分和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西医治疗 宣肃止咳汤 风邪犯肺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角膜炎(单胞病毒性)治疗中实施更昔洛韦凝胶(眼)和滴眼液(阿昔洛韦)的效果。方法:观察病例选择于2019.1~2020.1时段在我院就诊的角膜炎(单胞病毒性)患者86例,以治疗方式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观察,实施更昔洛韦凝胶(眼)、滴眼液(阿昔洛韦)所在组分别以实验、对照组命名,例数均分,对呈现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相对比于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凝胶呈现的疗效更为突出,即治疗总有效率增长明显,且患者复发率和发生不良反应几率降低明显,比较差异性较大(P

  • 标签: 角膜炎(单胞病毒性) 更昔洛韦凝胶 阿昔洛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康柏西普眼注射液辅助玻璃体切除术 对进展型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开展治疗,分析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进展型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进行随机分组,对 6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为 康柏西普眼注射液辅助玻璃体切除术, 分析应用成果。 结果: 从 治疗 上看,观察组 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明显改善,在治疗后第六周 为( 142.63±31.05 ) pg/ml ,对照组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康柏西普眼注射液辅助玻璃体切除术 对进展型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开展治疗,分析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进展型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进行随机分组,对 6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为 康柏西普眼注射液辅助玻璃体切除术, 分析应用成果。 结果: 从 治疗 上看,观察组 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明显改善,在治疗后第六周 为( 142.63±31.05 ) pg/ml ,对照组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