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冯宝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安徽省全椒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徽滁州 239500)  【摘 要】目的:了解全椒县居民现阶段健康素养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椒县3个镇15—69岁常驻人口共435人。结果:全椒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6.09%,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方面素养水平分别为32.64%、11.03%和27.59%。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3.56%、科学健康观51.26%、健康信息素养34.48%、基本医疗素养32.87%、传染病防治素养17.70%和慢性病防治素养9.89%。结论: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全椒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和掌握洛浦艾滋病感染流行情况,我中心实验室2011年—2014年对我县自愿咨询者、娱乐场所、监管场所、吸毒人群等人群做HIV抗体初筛试验,为今后我县制定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方法对2011年—2014年来我中心的检测对象进行静脉抽血5ml,分离血清《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HIV抗体初筛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快速检测(RT)试验进行HIV抗体初筛试验。结果通过2011—2014年对洛浦高危人群共检测4036人,检测出HIV抗体阳性反应132份.阳性率3.27%。通过检测分析,洛浦近几年疫情发展迅速,我县应加大监测和防治HIV知识的宣传力度,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疫情的在我县流行和蔓延。

  • 标签: 艾滋病筛查 结果分析 洛浦县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勐腊新生儿死亡水平,死因变化趋势,探索干预措施。方法对勐腊2007-2010年新生儿活产及新生儿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勐腊4年间新生儿死亡率为10.55‰,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7.55‰,2007年与2010年相比,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49.5%(x2=5.02,P<0.05),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52.7%(x2=4.04,P<0.05)。主要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早产低体重、生天异常、新生儿破伤风,其他新生儿疾病。结论2007-2010年勐腊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早产低体重儿死亡是降低勐腊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死亡率死亡原因
  • 简介:我省人狂犬病疫情自1994年起在持续几年低水平发病后,2002年开始发病突然增多。现对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暴露人群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狂犬病 暴露 流行病学
  • 简介: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建设,环境恶化,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已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为掌握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08-2009年对辖区内农村饮用水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饮用水进行采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农村饮用水 水质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为探索我县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1961年-2010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09起,中毒2046人,死亡33人。食物中毒的特点是二、三季为发病高峰期,肉及肉制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居首位,以农村家庭散在发生为主。提示我县食物中毒防治工作重点在广大农村,建议加强对肉类的卫生监督管理,尤其在二三季度更应引起注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长效机制,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坚持将健全管理组织、完善制度建设、全方位质控、有针对性教育、加强沟通、整改到位等措施,贯穿于基础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和终末质量控制3个环节,是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长效机制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 长效机制
  • 简介:为了解"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行动")实施后的效果,探索进一步改进"行动"传播的惩治略,江苏省射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3年8月对本县463名农民、294名学生进行了相关卫生知识、卫生态度和健康行为调查.结果如下.

  • 标签: 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效果 农村居民
  • 简介:摘要伴随医学模式的日渐革新,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基层机构疾病防控工作地位也日渐重要。但是,纵观当前疾病防控工作整体形势,从国家层面来看,虽已构建了系统化管理模式,形成了网络系统,但就基层机构而言,其疾病防控工作仍不是很理想,受到工作人员、地区发展等因素影响,使得疾病防控工作质量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平。故文章以剑川为例,就其当前疾病防控工作现状分析入手,简要谈谈基层疾病防控工作的有序展开措施。

  • 标签: 剑川县 疾病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沭阳2001~2010年,实施《江苏省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管理模式以及防治目标的实现情况,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国家《规划》监测和评估的调查表和指标,对全县实施《规划》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0年累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707例,涂阳病人新登记率逐年上升,患者转诊到位率为80%,追踪到位率为95%。结论沭阳结核病防治策略实施效果显著,为实现《规划》目标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后需要巩固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机制,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延庆居民死因登记工作的漏报情况及主要原因.方法采用多阶段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分层原则,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个镇乡/街道共36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以2010~2012年延庆人口抽样死因回顾性调查数据作为实际死亡数据,将常规报告数据与之进行匹配,未匹配上的记录为漏报数据.计算漏报率并分析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结果2010~2012年延庆调查点实际死亡人数为456人,漏报人数为42人,总漏报率为9.21%;不同乡镇比较,珍珠泉乡漏报率最高,为22.08%,旧县镇无漏报;不同地区分类比较,非火化区漏报率最高;因脑血管病死亡漏报率最高为10.22%;2012年度漏报率最高为12.66%.结论延庆居民死亡漏报现象仍较为严重,应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死因报告的质量.

  • 标签: 死因登记 漏报 延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罗甸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提高饮用水合格率,为开展水体环境治理、控制水源性疾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饮用水监测工作方案》(2014版)及《贵州省2014年饮用水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水质进行卫生检测的资料。结果共检测116份,合格32份,合格率为27.59%。在不合格项目中,以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结论罗甸农村饮用水整体合格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问题,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偏低。监测点消毒不到位现象普遍,水处理设施不完善。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农村 检测分析
  • 简介:莎车2008年1~5月一起麻疹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为407人,患病率为54.73/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49%,407例病人分布于全县28个乡(镇),225个村,325个小组,发病最小年龄为27天,最高年龄为45岁,407例患者中男性为244例,占59.95%.女性为163例,占40.05%.本文论述莎车2008年一起麻疹爆发流行的流行情况。

  • 标签: 麻疹 流行 莎车 新疆
  • 简介:白喉为国家重点消灭和控制的法定传染病,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对掌握人群免疫水平,科学预测疾病流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坦。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市延庆人口流动将更加频繁,存在着疾病传播流行的隐患,必须及时掌握人群免疫水平,开展人群抗体监测工作,为奥运会期间卫生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白喉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调查云南省禄丰、双柏两五乡的妇幼保健院(站)、计生站(所)、()乡医院2000年的生育健康服务资源(包括设备、病床使用情况、经费、卫技人员等)以及生育健康服务现状;并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建议.

  • 标签: 生育健康 服务资源 服务现状 禄丰县 双柏县 计划生育
  • 简介:目的:检测新疆若羌农村饮用水氟含量,了解地方性氟中毒现况,为今后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全县3乡1镇的水厂、渠水、手压井、部分机井水样,采样时按每个自然村的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采集水样,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水氟含量;调查3个乡8所学校的8~12岁在校学生的氟斑牙患病情况,诊断标准按WHO推荐的Dean氏6级分类法。结果:本次共调查250份水样,水氟含量均值为0.799mg/L,水厂水氟含量均值为0.65mg/L,渠水、手压井、机井水水氟含量均值为1.29mg/L;调查8~12岁在校学生863名,氟斑牙患者432名,患病率50.06%,其中可疑48人、极轻69人、轻度148人、中度113人,重度54人。结论:水氟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水厂水氟含量在国家允许范围内,渠水、手压井、部分机井水氟含量超出国家标准;在校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达50%以上,主要是农村学生,因此仍需加大防治氟中毒的力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 标签: 农村饮用水 氟含量 检测 若羌 新疆
  • 简介:目的研究农村饮用水现状,探讨改水工作的对策。方法对农村饮用水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饮用水监测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县农村饮用水以分散式供水为主,饮用人口占总人口的84.37%;主要水源类型为地下水、水库水、江河水。合格率以二级水为标准达到12.50%,以三级水为标准达到26.52%,但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均在93%以上,丰水期水质比较稳定,枯水期水质变化较大。结论微生物污染为当前农村饮用水污染的主要指标。提示需加强水源卫生防护和饮用水消毒管理工作。

  • 标签: 集中供水 分散式供水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