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日本,到处都可以听到这句寒暄语。在拥挤电车或地铁中,由于车身晃动,被人踩了脚或被人撞了一下,立刻会听到这句道歉的话语。而当受害者一听到对方说时,会感到好象被踩了脚都不痛了似的。彼此都能很好地互相理解。这里实际上是代替了

  • 标签: 买东西 大甘 动作行为 主持会议 李甘 声对
  • 简介:现代汉语中兼语式是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部分重叠在一起组成,用符号表示为V1NV2。其中N既是V1宾语,又是V2主语(V2有时也可以是形容词A或小句S)。例如:“我让他进来”。句中“让他”是动宾结构,“他进来”是主谓结构。“让他进来”构成一个兼语式:VNV2。句中“他(N)”即是“让(V1)”宾语,又是“进来(V2)”主语。

  • 标签: 汉语 兼语式 日语 翻译方法
  • 简介:《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在基础阶段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掌握1607个日语常用汉字和5500个日语单词;每分钟阅读速度不能低于180~200个字,阅读理解准确率必须达到80%以上。为了真正地贯彻大纲要求,达到大纲目标,我校在第三学期课程中每周拿出四课时开设了阅读课。该课目前仍属于基础日语范畴。至于今后能否从基础日语中独立出来,另开“泛读课”、或是“报刊选读课”,均不属于本文

  • 标签: 基础阶段教学 阅读教学 日语专业 “读” 基础日语 翻译过程
  • 简介:小说是一门以语言为材料艺术,它目的就是用语言构筑一个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虚构世界.通俗地说,就是要'讲故事'.既然讲故事,就有一个如何讲法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以下拟从日语小说叙述与叙述观点、人称以及时态等角度,对日语小说文体作一探讨.

  • 标签: 小说 虚构 讲故事 文体特征 通俗 叙述观点
  • 简介:是个名词。它由来,是把汉字「只」字拆开成片假名、来读俏皮话,意思是“免费、不要钱、不收费、白给”等,相当于「只()」、「無料()」之意。「」也可写成平假名(」。例如,公园里椅子(凳子),因供

  • 标签: 免费供应 给你 法台 免费送货
  • 简介:对1978—2012年国内期刊上刊载日语测试研究文章进行了检索和统计。从研究结果来看,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数量不足,缺乏实证性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虽已涉及国内各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但不全面,理论创新不足;从研究对象来看,多关注考试本身,对考试最直接参与者和影响者考生缺乏研究。因此,日语测试在今后应加强实证性研究、扩大研究范围、关注考试主体、积极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从而促进测试及教学发展。

  • 标签: 日语测试 研究方法 回顾 现状
  • 简介:一、日语中省略1—1:摄影师在拍摄时候,总是将镜头瞄准某一特定的人物、景象或者场面,其它则视而不顾。我们在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时候,也是同样道理,总是将表达焦点集中到某一事项上,其它则必须省略掉。倘若把其它相关联要素一一表述出来,思想信息交流便无法进行下去。从这个意义来说,所有的语言表达都伴随着省略。因此,省略

  • 标签: 日语教学 拟态词 终止形 现代日语 思想信息 语言性
  • 简介:20世纪初叶大量日语词汇流入汉语,促进了现代汉语词汇体系形成。本文在近代知识环流视角下,对日语借词发生契机、传播普及过程及语词形式、语义特点等做了鸟瞰式描述;对日语借词研究基本方法、任务作了探讨。文中指出:日语借词与来自其他语言外来词不同,是近代汉字文化圈新词一部分,是东方接受西方产物;对日语借词考察大大推动汉语词汇乃至汉语本体研究,同时也是亚洲近代研究不可或缺基础工作。

  • 标签: 近代新词 日语借词 语言接触 词汇交流
  • 简介:关于“いけない”用法西南农业大学李方上述会话中是的敬体形式。是连语,也是日常谈话中常用一个词。据《日汉大辞典》记载。这个词有以下几种含义:①不好,糟糕;②不行,没希望;③有毛病,不舒服。但都不能准确地表达上述会话中语意,可见还有一些别的用法...

  • 标签: 西南农业大学 说话人 可译 惯用句型 语意 “如果…
  • 简介:在日本,村上春树译作与他小说一样受到读者青睐。人们普遍认为村上创作深受他所翻译美国当代小说影响。本文概述了村上春树所译作家和作品,并对其译作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就雷蒙德·钱德勒对村上文学影响做了初步探讨。

  • 标签: 翻译 重构文本 侦探小说 书写历史
  • 简介:外语教学领域中,语言教学中文化认知越来越受到注目。文化认知目标并不是外语习得者对于对象国文化全面吸收、按照对象国语言文化标准进行跨文化交际。而是在充分认识、掌握对象国以及本国语言、文化基础上,达到双方之间双向、灵活沟通。

  • 标签: 文化认知 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
  • 简介:日语从句时态用法不像单句那样单纯,它要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既有主句时态影响,又有说话人当时所处时间影响。这是一个相当复杂棘手问题,其中尤以动词作谓语从句最为复杂。本文就以动词从句为中心,从决定从句时态视点入手,探讨一下这类从句时态用法规律。

  • 标签: 日语 时态 语法 关系从句 决定从句 定语从句
  • 简介:汉语里“在”是个兼类词,它既可以做介词,又可以做动词、副词.使用场合不同.表达含义也不一样.这里仅就汉语“在”日语译法作一简要介绍,仅供大家参考.

  • 标签: 兼类词 语译 物场 人力不足 中国人口 卞玉
  • 简介:汉语“从”种种日译法河南大学郑宪信汉语“从”是个兼类词、多义词、使用范围较广,使用场合不同,译成日语也各不相同。下面谈谈它日语译法。一、作介词:表示引进起点、起因等,根据使用场合具体意义,又可分为下列九种情况:1、表示事物出处、来源。此时...

  • 标签: 日语 汉语 句型 日译 否定意义 助词
  • 简介:《宇治拾遗物语》系日本中世镰仓时代(1192—1333)一部重要说话集。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一般推为十三世纪前半期(约在1221年前后)。共二册、十五卷,计辑录“天竺”(印度)、“震旦”(中国)和“本朝”(日本)等长短“说话”(系神话、传说、童话等总称)197篇(一说为196篇)。本文选注《信浓国某高僧故事》(原来自《今昔物语集》卷11)收在《宇治拾物语》卷8中,主要描述:信浓国有一法师因为苦苦修行而获得某种法力,使得其钵盂能够自行飞到财主家中索取粮食。全篇情节生动、神奇、极富想像力。文中关于高僧与财主间对话那一部分,寥寥数笔,高僧恬淡寡欲和财主贪婪成性这两种迥异性格便已跃然纸上,对比十分鲜明。

  • 标签: 补助动词 接续助词 口语 主格助词 复合助动词 系助词
  • 简介:古琴在我国是与帝王治国、君子修身密切相关乐器,由遣唐使传到日本后,也是作为礼乐思想一个组成部分,由天皇、亲王们亲自弹奏古琴。然而,在古琴琴技失传以后,反而出现了把古琴视作贵族女性修养传说。本文通过对平安物语文学考察,探讨了这种传说产生渊源以及对后世文学影响。

  • 标签: 古琴 日本琴《宇津保物语》《源氏物语》平安后期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