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痔疮术后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方法 选取本院82例痔疮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行专业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痔疮患者专业术后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痔疮 并发症 专业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护理在腹腔镜阑尾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62例行腹腔镜阑尾手术的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早期护理),每组31例。对比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能够让患者在手术后加快排便和排气的速度,促使其康复,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腹腔镜阑尾手术 术后护理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及依折麦布,并分析其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单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4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依折麦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及颈动脉斑块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及依折麦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更为明显,且能够延缓颈动脉斑块进展,应用效果更佳。

  • 标签: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钙 依折麦布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手术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手术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同时获得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的时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手术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能够收获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围术期 手术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输出优秀的临床病理医师,进而提高临床医疗质量极为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秉承着“言传身教、一颗爱心、点燃激情、放飞希望”的培养理念,并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不断探索有效的带教方法及培养举措,包括优秀带教老师团队的建立,科内每周高效的业务学习、住院医师学习思维体系的建立及定期考核等,近几年科室培养出较多优秀的住院医师。现将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与大家交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MT)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2011年9月至2020年12月诊断的3例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1年6月至2020年12月诊断的5例及2例会诊病例共10例IM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采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LK基因的重排情况。结果患者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16~62岁,中位年龄36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尿和尿路刺激症状,3例位于膀胱顶部,左侧壁4例,右侧壁3例。肿瘤最大径1.5~8.5 cm。8例病变主要位于黏膜下,部分区域累及肌层;2例病变主要位于肌层内,膨胀性浸润性生长,局灶侵及黏膜固有层及外膜。镜下特点,4例为结节性筋膜炎样型,3例为纤维组织细胞瘤样型,2例为混合型,1例呈平滑肌肉瘤样。免疫组织化学示10例病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均阳性,9例Calponin阳性,6例结蛋白阳性,9例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阳性,9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其中7例ALK1胞质阳性,8例ALK(5A4)胞质阳性,7例ALK(D5F3)核质阳性]。8例行FISH检测,其中5例显示ALK基因重排阳性。随访8例,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膀胱IMT是一种少见的中间型的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性肿瘤,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较少发生复发。

  • 标签: 膀胱肿瘤 肌纤维母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 简介:摘要目前肿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化疗是其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治疗方式。然而,无论口服还是静脉等给药方式,化疗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导致药物利用率低、不良反应明显。超声联合微泡介导药物释放是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靶向给药传递技术,在超声波脉冲驱动下,微泡以每秒几十到几百米的速度振荡,可以偏转到血管壁或破碎成纳米量级的颗粒。同时,在聚焦的超声束作用下数百万的微泡发生爆破,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靶向、无创、可逆地开放血脑屏障或血肿瘤屏障,从而有利于提高化疗药物的利用率、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对超声联合微泡介导药物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微泡 肿瘤 药物治疗 造影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在心脏介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60例心脏介入术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3月-2020年5月,按照系统抽样法分组,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认知行为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SDS评分和SAS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认知行为干预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滋阴补肾序贯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及SIRT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脱氢表雄酮(DHEA)创建PCOS大鼠模型。80只21日龄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6只)和PCOS组(64只)。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滋阴组、补肾组和序贯组,每组各16只。各组连续灌胃20 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浓度。分别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测定各组卵巢StAR、SIRT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生理盐水组血清雌二醇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4);滋阴组、补肾组和序贯组血清雌二醇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05、P=0.003、P=0.002)。生理盐水组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5);序贯组血清睾酮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滋阴组和补肾组均显著降低(P=0.002、P=0.005和P=0.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生理盐水组StAR蛋白含量高(P<0.001),而SIRT1蛋白显著减少(P<0.001);序贯组StAR蛋白及mRNA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滋阴组和补肾组均显著降低(P<0.001、P=0.008、P<0.001);序贯组SIRT1蛋白表达水平较生理盐水组和补肾组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生理盐水组StAR mRNA显著升高(P<0.001),而SIRT1 mRNA显著减少(P<0.001);滋阴组和序贯组SIRT1 mRNA水平较生理盐水组均有显著升高(P均<0.001),而序贯组比补肾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滋阴补肾序贯法可能通过SIRT1基因高表达调控卵巢局部StAR等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蛋白,而降低PCOS大鼠血清高雄激素血症。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滋阴补肾 序贯法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控蛋白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三组,将接受3D腹腔镜辅助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35例患者纳入3D组,将受2D腹腔镜辅助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33例患者纳入2D组,将接受传统开腹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40例患者纳入开腹组。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手术相关指标以(±s)表示,多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并发症、生存率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开腹组>2D组>3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4%)与2D组(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比3D组、2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且术后恢复较快,但在提高中远期生存率方面无明显优势。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 存活率分析 手术后并发症 疗效比较研究 肝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MYC、bcl-2、bcl-6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5-positive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CD5+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初治诊断为原发性CD5+DLBCL标本57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原发性CD5+DLBCL中C-MYC、bcl-2、bcl-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57例原发性CD5+DLBCL中,男性27例,女性30例,发病年龄35~99岁。C-MYC、bcl-2、bcl-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9%(29/57)、84.2%(48/57)、75.4%(43/57),其中C-MYC和bcl-2双表达阳性率为40.4%(23/57);其在患者性别、临床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B症状、骨髓侵犯和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等临床特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MYC阴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10),双表达阴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08),bcl-6阳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bcl-2蛋白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C-MYC蛋白表达可作为原发性CD5+DLBCL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指标(P=0.034)。结论C-MYC、bcl-2、bcl-6蛋白在原发性CD5+DLBCL的预后价值中,bcl-2表达对预后无影响,bcl-6阳性组预后较好,C-MYC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原发性CD5+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有效指标,但对于原发性CD5+DLBCL患者中,C-MYC、bcl-2及bcl-6蛋白的表达与C-MYC、bcl-2及bcl-6基因重排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探讨。

  • 标签: 淋巴瘤 淋巴瘤,B细胞 抗原CD5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基因,bcl-2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 64例肾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 32例,两者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取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期取石 22例,二期取石 10例,参考组患者一期取石 16例,二期取石 16例,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12.5%,参考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37.5%,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术治疗同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结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关键词】经皮肾镜术;肾结石;临床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对新生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UPI(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方式,运用纸笔测验的形式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600名新生中,有201人(占40.31%)心理状况极差,属重点关注对象。18%的学生心理状况较差,属于次重点关注对象。结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较差,学校应及时发现和疏导,并进行心理干预。

  • 标签: 新生 心理健康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胶质瘤患者在临床中的心里以及生理的需求,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人性化的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病情状况,以便分析人性化服务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内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试验,其中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临床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临床变化,分析在临床护理中实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临床的长期护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以及病情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间存在显著地差异性。结论在临床中对于脑胶质瘤患者实行必要的人性化护理,具有很好的实际效用,值得在临床的护理中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脑胶质瘤 临床护理 人性化服务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癌胸腔积液患者1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加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咳嗽、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水平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高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胸痛、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改善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P53 化疗 肺癌胸腔积液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