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光纤内镜观察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中黏骨膜的状态,为临床医师对于上颌窦黏骨膜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瑞城口腔医院种植外科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的66例患者(72侧上颌窦),其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56.2±11.5)岁(26~80岁)。中使用光纤内镜对上颌窦黏骨膜的状态进行观察并分类。结果本组72侧上颌窦中黏骨膜状态可分为以下4类,①Ⅰ类,占25%(18/72),骨膜完整,黏骨膜无损伤;②Ⅱ类,占39%(28/72),骨膜损伤,固有层未暴露;③Ⅲ类,占6%(4/72),骨膜破裂,固有层和上皮层暴露;④Ⅳ类,占31%(22/72),黏骨膜穿孔,骨膜层、固有层和上皮层均破裂。结论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中上颌窦黏骨膜的状态可分为4类,对Ⅱ类及Ⅲ类黏骨膜状态应加以保护,避免发展为黏骨膜穿孔而产生中或术后并发症;光纤内镜作为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可提高者对上颌窦底黏骨膜状态的把控,辅助黏骨膜剥离。

  • 标签: 上颌窦 上颌窦底提升 侧壁开窗 骨膜 黏骨膜 光纤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开窗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我科近13年来采用微创小切口、有限椎板间开窗法施行腰椎间盘手术3986例,其中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578例,占14.5%。腰4-5间隙372例,腰5骶1间隙161例,腰3-4间隙35例,腰2-3间隙2例。椎间盘破裂合并椎管狭窄48例,侧隐窝狭窄26例,椎间盘破裂伴下肢不全瘫23例。结果本组无神经根和硬脊膜损伤,伤口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消失,按nakaii分级,优良率达99.5%。结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要遵循微创外科手术技术,术前准确定位,中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法,仔细保护硬脊膜和神经根,彻底清除破裂椎间盘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术前准确定位,熟练的手术技巧和良好的照明设备是保障手术顺利的关键。

  • 标签: 小切口 开窗法 微创手术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开窗引流在肝囊肿患者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的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8例,以入院先后顺序为准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行辅助性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在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过程中可发挥加快康复速度、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囊肿患者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 护理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开窗手术治疗肝囊肿的效果及对ALT,TBiL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8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66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展开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开窗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合手术后两组患者ALT与TBiL水平分析肝囊肿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后患者ALT与TBiL水平更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胆囊肿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肝功能,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手术在胆囊肿治疗中的应用值得推广,本院今后将优先选择腹腔镜开窗手术对胆囊肿患者展开治疗。

  • 标签: 腹腔镜开窗手术 肝囊肿 ALT TBiL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接诊的肝囊肿患者9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对照组提供辅助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展开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措施取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5%(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5%(34/45),P

  • 标签: []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治疗过程之中采用开窗法部分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2月到2022年2月期间治疗的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困难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取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开窗法部分胆囊切除,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困难胆囊炎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窗法部分胆囊切除 开腹胆囊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择选宫外孕患者分析,于时间线2019年5月—2021年1月,共9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输卵管切除(对照组)与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观察组),2组均为n=45。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β-HCG水平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宫外孕患者,临床进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 宫外孕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纯椎板开窗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诊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椎板开窗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复发率为20.00%(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0%(3/30)(P<0.05)。结论与椎板间开窗手术相比,经皮椎间孔镜可以更为有效的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但经皮椎间孔镜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 标签: 椎板开窗术 经皮椎间孔镜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输卵管切除对输卵管妊娠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患者80名,对照组(40例)给予输卵管切除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治疗,观察激素水平和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结果:观察组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和宫内妊娠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腔镜 输卵管 开窗取胚术 输卵管切除术 输卵管妊娠 疗效
  • 简介:“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140多年前说的话成了描述转型期社会的标准语言,把这句陈年老话翻出来,是有感于中国目前的土地管理现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支撑经济发展列车奔驰的路轨——工业用地,是一种什么现状。当然,我们不会仅仅满足于现状的陈述,我们将在对现状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前行的道路。

  • 标签: 工业用地 内幕 窗户 地产 标准语言 土地管理
  • 简介: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患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左右。传统的房缺修补手术需将胸骨纵向劈开,心脏停跳下(体外循环)进行直视修补。后来,又有了内科介入封堵。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适应证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较大的心脏间隔缺损封堵效果不甚理想等。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封堵术 开窗 胸部 心脏间隔缺损 修补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拔除乳牙开窗减压+间隙保持器治疗儿童替牙期含牙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自2006~2012年就诊的11例替牙期含牙囊肿患者,年龄7~11岁,男5例,女6例;8例为下颌骨含牙囊肿,3例为上颌骨含牙囊肿。9例囊腔内含牙1枚,1例囊肿含牙2枚,1例囊腔含牙3枚。所有患者均为拔除乳牙后行囊肿开窗减压,术后间隙保持器保持拔除的乳牙间隙。随访1~4年至恒牙胚萌出,观察患者面部畸形、囊肿大小变化、囊肿周围骨质骨化过程及囊内牙胚的萌出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囊肿囊腔均消失,患者面部形态改变得到纠正,未见颌骨畸形。4例患者恒牙轻度错位畸形,7例患者牙合关系接近正常,5例患者恒牙较对侧明显提早萌出。X线检查显示原颌骨密度减低影均消失,恒牙胚牙根发育正常,2例牙根有弯曲表现。结论拔除乳牙开窗减压+间隙保持器治疗儿童替牙期含牙囊肿手术简单,创伤小,能消除面部畸形,颌骨、牙和牙胚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是一种良好的保守治疗方法。

  • 标签: 含牙囊肿 开窗减压术 间隙保持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式开窗联合压膜保持器牵引治疗低位埋伏牙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埋伏牙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行闭合式开窗,对照组联合传统固定矫正器治疗,研究组联合压膜保持器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开窗-破龈时间、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100%,25/25)与对照组(84%,21/2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开窗-破龈时间为(8.04±0.67)个月,短于对照组的(10.57±0.74)个月,P<0.05。研究组总治疗满意度(100%,25/25)高于对照组(76%,19/25),P<0.05。结论闭合式开窗联合压膜保持器牵引治疗低位埋伏牙效果确切,并可缩短开窗-破龈时间,提高治疗满意度。

  • 标签: 低位埋伏牙 闭合式开窗术 压膜保持器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小切口开窗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创伤小,总有效率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切口 椎板开窗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切口开窗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切口开窗治疗,并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70~100min,卧床时间为3~4d,住院时间为7~10d。术后1年内随访治疗总有效率为94%。结论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采用小切口开窗治疗总有效率高,安全性好,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开窗术 腰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仍存在较高的再手术率和继发椎管狭窄现象。为此,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单侧开窗联合对侧潜行减压。本文目的在于描述该式的适应症、具体操作,并验证其优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参加研究的病人来自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的住院病人,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行单侧开窗结合对侧潜行减压,同时行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后随访两年,观察指标为VAS评价腰腿痛程度;生活质量评估采用ODI量表;腰背痛程度采用JOA评分表。全程详细记录所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标准,35名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年龄为64.5±10.6岁。术前及术后两年VAS评分、ODI评分及VOA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改变为(95%可信区间),腰痛VAS评分-6.1(-6.5,-5.6);腿痛-4.1(-4.5,-3.7);ODI评分-22.5(-24.4,-20.6);JOA评分12.8(-12.0,-14.8)。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腰椎不稳及再发椎管狭窄症状。中2例出现脑脊液漏,中减压不充分1例,术后3例出现尿路感染,随访过程中出现邻近节段椎管狭窄1例。结论单侧开窗结联合侧潜行减压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潜行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目的研究颌骨囊性病变采用开窗减压和刮治截骨的治疗效果及义齿式囊肿塞的应用。方法81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开窗减压(36例)和刮治截骨(45例),比较两组中相关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x±s表示,对两种治疗方法手术用时、出血量、受累牙拔除、下唇麻木情况及术后治疗效果与复发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窗减压患者手术时间为(31.2±4.1)min,中出血量为(20.3±7.2)ml、受累牙拔除为(0.7±0.04)个,术后疼痛、下唇麻木、感染及术后3年咀嚼功能下降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刮治截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年刮治截骨组有6例面形发生轻度不对称,2例复发(4.44%),开窗组无面形改变和复发,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保留了颌骨的完整性及病变区的患牙,相对应刮治截骨是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囊肿 开窗减压术 囊肿塞 义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窗、负压吸引、刮治治疗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对比。方法:93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者(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随机分为甲组31例,乙组31例,丙组31例。甲组采用开窗引流治疗。乙组采用开窗减压术后7天采取负压吸引。丙组采用刮治。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后2、4、6个月囊肿体积减少率、治疗效果、手术指标。结果:同乙组和丙组对比,甲组的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更少(P

  • 标签: 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 开窗 负压吸引 刮治术 治疗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小切口开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41例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命名A组、B组,A组21例患者,行小切口开窗治疗,B组20例患者,行传统摘除治疗,对比两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指数、腰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与B组相比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疼痛指数较低,腰椎神经功能恢复的更优,P<0.05,差异显著。结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切口开窗治疗,临床效果更优,值得借鉴并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腰间盘突出症 小切口开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