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唇腭裂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群体发病率为1‰~2‰,不同国家发病率相差很大,在我国达1.82‰[1].唇腭裂病因至今尚不明了,传统上认为由多基因遗传凶素造成,与环境诱变因子有重大关系.

  • 标签: 唇腭裂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对门诊确诊52例白癜风患者血型分布情况与5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型分布的比较分析,了解血型分布与白癜风的发病有无相关性。就本组数据而言,白癜风组患者四种血型的分布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性(χ2=2.0636P=0.5593P>0.05)。

  • 标签: 白癜风 血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依照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3)与试验组(n=53),对照组施以常规的中医治疗,试验组施以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49%,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优于中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发病机制 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斑秃是一种多发生于青壮年的非瘢痕性脱发,常发生于身体有毛发的部位,其局部皮肤正常,且无自觉症状,属于暂时性脱发的一种。患者发病一般较突然,经常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民间又称"鬼剃头"。大部分普通的斑秃患者有自愈倾向,少数病例反复发生,治疗困难。究其病因,遗传因素、精神神经因素、微量元素及自身免疫因素等均会引发斑秃的发生。斑秃看起来像头发局部病变,实际涉及到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等,病因相当复杂,其结果导致毛囊组织缺血缺氧或免疫性损伤,随后发根丧失生理性生长功能,毛发出现脱落。旨在归类阐述斑秃的发病机制,为临床上治疗斑秃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斑秃 发病机制 遗传 自身免疫
  • 简介:摘要血泪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现象。血泪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目前有报道的包括眼部疾病(含眼睑、泪液排出系统、泪液分泌系统、结膜等)、血液系统疾病、血管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以及无明确病因的特发性血泪等。(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29-33)

  • 标签: 血泪 发病原因
  • 简介:摘要色素性青光眼是一类发病机制相对"单纯"的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色素颗粒沉积于小梁网并导致房水流出阻力增加。色素颗粒除了机械性堵塞小梁网间隙,还可导致吞噬色素颗粒超负荷的小梁细胞死亡、裂解,小梁柱暴露并相互融合,小梁网间隙变窄甚至消失。此外,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动力学改变,复杂的分子遗传以及免疫机制均参与其中。(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183-187)

  • 标签: 色素播散综合征 色素性青光眼 眼压
  • 简介:摘要:羔羊肺炎是一种感染频率较高的羔羊疾病,会影响羔羊的正常生长,如果疾病在羊群中大范围扩散,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如果羔羊在患肺炎的同时感染了其他疾病,将会增加羔羊的死亡率。所以,养殖人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羔羊肺炎,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更是要对羔羊进行科学管护,对于感染肺炎的羔羊,需要了解患有羔羊肺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冬春季羔羊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保证羔羊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冬春季 羔羊肺炎 发病原因 羊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自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CSP患者596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分层抽样法、以既往剖宫产自然年分层纳入瘢痕子宫(剖宫产史)再妊娠为正常宫内妊娠(IUP)者1 19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孕产史、宫腔手术史及既往剖宫产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SP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596例CSP患者此次妊娠年龄为(34.6±4.4)岁,1 192例IUP患者此次妊娠年龄为(35.6±3.6)岁(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此次妊娠年龄<35岁、药物流产史、妊娠间隔<2年、妊娠间隔≥8年、剖宫产术前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术后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次≥2次及未临产剖宫产是瘢痕子宫再妊娠发生CSP的相关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306(1.774~2.998)、1.629(1.102~2.407)、2.147(1.237~3.726)、1.474(1.110~1.957)、2.558(1.809~3.615)、8.020(5.966~10.781)、14.051(9.699~20.356)、2.683(1.930~3.731),均P<0.05。结论CSP发病与年龄、药物流产史、妊娠间隔、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次及剖宫产时机有关,其中剖宫产次≥2次及剖宫产术后宫腔手术史是CSP强相关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剖宫产术 妊娠 危险因素 宫腔手术 妊娠间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30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均占据150例,其中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DOTS),而常规组未实施防治策略,分析肺结核的发病特征与预防措施效果。结果14-63岁为肺结核的高发年龄段,其中24-33岁的发病率最高,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P<0.05;实验组皮肤测试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肺结核疾病的发病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临床干预,可有效预防该类疾病的传播,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预防 肺结核 发病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髓型颈椎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外科治疗在我国已由大城市中的大医院更广泛地向其他地区和二、三级医院普及。从总体上看,诊疗水平日益提高。有关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的中、长期随诊结果报道表明,优良率和脊髓功能改善率(JOA评分)达到80%左右。为进一步阐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外科治疗的原理和适应证,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手术治疗的各型颈椎病184例.对有关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和分析。

  • 标签: 颈椎病 外科治疗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褥疮由于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后影响血液循环,组织发生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坏死。见于自主活动能力丧失者,好发生在身体骨性突出部位。压疮若是造成伤口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小则拖延数周伤口才愈合,大则罹患败血症、截肢或死亡,不仅对病患有严重的影响,更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遗症以及医疗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本文将主要探讨褥疮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

  • 标签: 褥疮 发病机制 临床诊治
  • 简介:严重烧伤可引起多器官的损害,而严重烧伤后脑水肿作为烧伤主要心脏并发症之一,病因复杂,伤情严重,发展越快,后果越严重。尤其小儿,因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严重烧伤后较成人更易发生脑水肿。严重烧伤后脑水肿在临床上往往被其它并发症所掩盖,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了解其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研究正同益被人们所重视。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细胞毒件脑水肿。现研究已证实,严重烧伤后脑水肿兼有瓶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两种,前者因血管本身通透性的改变,或伤后补液过多引起细胞内外间隙扩大,细胞外稀释性低钠血症而发生:后者多为烧伤释放毒性物质吸入或烧伤后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形成,如一氧化氮(NO)及谷氨酸的产生过多等,同时脑内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致细胞源性脑水肿。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严重烧伤后脑水肿的发生主要与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的毒作用,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EAA)的毒性损害,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水通道蛋白等因素有关。

  • 标签: 烧伤 脑水肿 发病机制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该文选取1991至2011年在册的县以上企业中2012年前诊断的所有接尘工人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尘肺发病情况。从此次研究看,尘肺平均发病率为0.22%,阶段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尘肺发病年龄遍布23到74岁,发病工龄也从1年一直到48年。这提示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尘措施,才能早日实现WHO提出的消灭矽肺病的目标。

  • 标签: 接尘 尘肺发病率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的发病率居高的原因。方法利用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和人口学资料,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方法对乙肝的发病情况进行描述。结果乙肝发病率居高的原因主要有1、以患病率替发病率,数值升高。2、同一病例,不同年度或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重复报告现象。结论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中的乙肝发病情况高于实际发病情况,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发病情况。

  • 标签: 文登 乙肝 发病率 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