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修补传统修补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3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无张力修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后的各项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对于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与传统修补方法相比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传统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无张力疝修补传统腹股沟疝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住我院的共9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观察组采用无张力修补,将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学比较分析,P<0.05,即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疝修补,具有临床广泛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切除与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给予小切口切除治疗,对照组9例给予传统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遗留瘢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切除,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更明显,切口长度短,术后恢复时间快,切口感染率低,遗留瘢痕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传统切除术 小切口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分娩前行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分娩前行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的5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无合并症分娩的剖宫产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产褥病、住院天数以及切口感染。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操作,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产褥病、住院天数以及切口感染方面两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分娩前行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分娩 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剖宫产全麻诱导中,氯胺酮与丙泊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横切口剖宫手术的100例孕产妇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氯胺酮和丙泊酚全麻诱导下进行分娩。分析氯胺酮和丙泊酚全麻诱导在剖宫产中的应用疗效。结果氯胺酮和丙泊酚全麻诱导下,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的症状。在手术之后的随访中,产妇中均未发现神经系统以及头痛的并发症。结论氯胺酮和丙泊酚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要中有较好的表现,两种药物对孕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因而患者中的不适感更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剖宫产 氯胺酮 丙泊酚 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欣母沛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中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的50例患者采用欣母沛治疗,观察其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天数)、血红蛋白(Hb)下降、恶露持续时间、产褥病率,并与同期采用缩宫素的70例患者作比较。结果:欣母沛组的中出血量、Hb下降、手术时间和恶露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5),欣母沛组的不良反应高于缩宫素组(P〈0.05),但一般较轻,不需特殊处理。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时间、产褥病2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欣母沛应用于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止血方面明显优于缩宫素。

  • 标签: 欣母沛 缩宫素 肌瘤 切除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07—2009年我县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为指导合理的分娩方式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3年来我院(县医院、县保健院)分娩及剖宫产资料。结果3年间住院分娩总数为4237例,剖宫产率为43.52%,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顺位前6位,共1431例,占77.77%。指征顺位前6位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社会因素、头盆不称、脐带绕颈、臀位、妊高征。结论发挥健康教育的先导作用,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及职业操守,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推广使用适宜产科技术,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宫腔填塞纱条法和改良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对比应用,比较二者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2008年1月-2012年5月间所施行的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的病历资料,仅选择单纯性宫缩乏力出血的患者共47例,其中有29例行宫腔纱条填塞作为对照组,从2009年开展B—Lynch缝合术后有18例行B-Lynch缝合作为研究组,两组在年龄,孕龄及剖宫产指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别。结果:研究组剖宫产中平均出血量及产褥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宫腔乏力I}生出血的患者B—Lynch缝合优于宫腔纱条填塞,通过熟练掌握B—Lynch缝合的方法和技巧后,笔者在治疗剖宫产中宫腔乏力性出血基本行B—Lynch缝合取代了宫腔纱条填塞,正尝试把B—Lynch缝合应用于多因素的产后出血。

  • 标签: 剖宫产术中 宫缩乏力性出血 宫腔纱条填塞术 改良B—Lynch缝合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杀死胚胎后直接行清宫,观察组(23例)则在子宫动脉栓塞后联合宫腔镜清宫,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实施,观察组的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宫腔镜清宫术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的比较,探索两药联合应用的合理配伍剂量。方法剖宫产初产妇160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40例,分别接受1.6ml0.75%罗哌卡因+0.5ml10%葡萄糖复合0.5ml舒芬太尼2.5?g、5?g、7.5?g和生理盐水;记录麻醉穿刺前、注药后0、10、20、30min各时间点产妇的MBP、HR、SpO2;记录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包括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碱剩余和乳酸;新生儿取出后即刻和取出后5minApgar评分;记录四组产妇麻醉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骚痒、呼吸抑制)。结果四组产妇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皮肤骚痒发生率高于与Ⅳ组(P<0.05);四组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效果好,麻醉安全性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罗哌卡因12mg复合舒芬太尼5?g鞘内注射行剖宫产相对更合理。

  • 标签: 鞘内注射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蛛网膜下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既往本院高年资医师剖宫产麻醉60例。每组30例从麻醉登记本中随机确定,具体数据由协作者记录。两组麻醉前常规处理无差异。记录两组麻醉后胎儿取出前所用药物,记录新生儿取出后1分钟及5分钟阿氏评分评估。结果术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膜外麻醉组阿氏评分1分钟评分≤7分者7例,蛛网膜下麻醉组≤7分者1例﹙P<0.05﹚,5分钟硬膜外麻醉组≤7分者0例,蛛网膜下麻醉组≤7分者0例﹙P﹥0.05﹚,胎儿取出前使用麻醉性药物硬膜外麻醉组8例,蛛网膜外麻醉组1例,P﹤0.05。结论蛛网膜下麻醉麻醉效果确切,优于硬膜外麻醉。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麻醉 新生儿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中快速有效止血方法,预防产后严重出血的急救止血处理。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剖宫产中快速宫腔填塞纱条预防产后严重出血的5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中产后出血及有产后出血倾向产妇,采用快速宫腔填塞纱条预防产后严重出血52例,止血效果迅速,可有效避免发展为产后严重出血,成功50例,有效率为96.15%。结论快速宫腔填塞宜在结扎子宫血管之前,能显著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及减缓出血速度,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亦为产后凶险型出血减缓出血速度,赢得进一步抢救时间。快速宫腔填塞纱条是一种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止血快速、及时有效的方法,各级医师易于掌握,特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宫缩剂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快速宫腔填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剖宫产中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产妇中,具有各种因素剖宫产的产妇468例,随机分为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组238例和应用缩宫素组230例,通过观察两组产妇于剖宫产中用药后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内阴道流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对比两种药物在防治产后出血过程中的疗效。结果卡前列甲酯栓组中出血量及术后2小时内阴道流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用卡前列甲酯栓前后血压无变化,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中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减少和预防产后出血安全、有效,优于缩宫素。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剖宫产术中出血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间隙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行剖宫产产妇1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研究组患者行L2-3间隙穿刺,对照组患者行L3-4间隙穿刺,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镇痛95.16%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82.26%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2-3间隙穿刺的麻醉效果较L3-4间隙穿刺显著,而L3-4间隙穿刺的不良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较L2-3间隙穿刺低,安全性较高。因此,将两种穿刺方法联合使用,并根据产妇的实际病情、个体差异进行合理评估,选择合理穿刺点,可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穿刺间隙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宫腔水囊治疗法,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过程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分析宫腔水囊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大出血的疗效。结果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在剖宫产手术过程出血,使用宫腔水囊压迫方式进行治疗,有18例患者止血成功,均无出现晚期产后出血情况。有2例胎盘植入,实施子宫切除手术,手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结论采用宫腔水囊压迫,达到止血目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问题,治疗效果极好,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止血方式。

  • 标签: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中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的临床价值。方法剖宫产中腹腔外子宫切口缝合203例(1组)与剖宫产中腹腔内子宫切口缝合(2组)204例,就两组产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肠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肠粘连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剖宫产中腹腔外子宫切口缝合与腹腔内子宫切口缝合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剖宫产中可采取腹腔外子宫切口缝合的方法。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缝合 妇科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