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及时再灌注治疗可以有效挽救濒死的心肌,改善预后,因此早期诊断成为ACS治疗的关键。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脂肪结合蛋白(H-FABP)可做为ACS的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本文对H-FABP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诊断
  • 简介:研究乙醇对肝细胞脂肪氧化速度和细胞中脂肪含量的影响,研究乙醇对肝细胞的脂肪氧化速度的影响,同时检测乙醇对肝细胞脂肪β-氧化速度的影响

  • 标签: 乙醇小鼠 原代肝细胞 小鼠原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关注逐渐增加。其中,脂肪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不仅为人体提供能量,还参与了许多生理功能的维持。然而,近年来,由于工业化生产和快餐文化的普及,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含量逐渐增加,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以“气相色谱检测食品中反式脂肪方法的研究”为题进行深入探究,旨在寻求一种快速、准确且经济的方法来测定食品中反式不饱和脂肪(EPA)的含量,从而更好地指导消费者合理饮食,减少因食用含反式不饱和脂肪食品而引起的疾病风险。

  • 标签: 气相色谱检测 食品 反式脂肪酸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茶多酚 (TP)对反式脂肪致大鼠肾功能损害保护作用。方法 将四十只 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 5组,用 TFA处理大鼠形成肾损伤模型,然后使用茶多酚对大鼠进行保护,实验时长为八周,隔天灌胃一次,最后一次灌胃后,动物禁食 12 h,测定各组动物的体重麻醉处死后取肾脏称重,并测量各项指标活性。结论 经 TFA染毒组的小鼠实验后脏器系数增加,肾损伤严重,氧化应激指标相应升高或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受 TP保护的各组相较于 TFA组,各项血清指标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茶多酚对反式脂肪致肾脏损伤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修复损伤肾脏。

  • 标签: 茶多酚 反式脂肪酸 修复作用 肾损伤
  • 简介:以甘肃省成县核桃为试材,将带壳核桃、核桃半仁和核桃碎仁装入厚40μm的白色聚乙烯塑料袋中,在常温(20~30℃)下旷藏。研究了贮藏180d期间核桃种仁的脂肪氧化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核桃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旷藏过程中下降,而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核桃带壳贮藏能较好抑制核桃种仁的脂肪氧化,有利于保持核桃的贮藏品质,常温贮藏180d期间,其品质明显优于核桃半仁和碎仁。

  • 标签: 核桃 常温贮藏 脂肪酸氧化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沙棘脂肪组成分对线粒体内膜蛋白辅酶活性与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推测其从线粒体能量代谢途径抗衰老的作用机制。采用方法,以沙棘脂肪配制成为能量调节剂,以线粒体为调控靶标,观察老年雌性大鼠线粒体内膜蛋白及辅酶成分,呼吸链功能、ATP生成等调节因素对衰老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脂肪组成分能显著提高复合酶Ⅰ、Ⅲ、ATP合酶、Ca2+-ATP酶活性及P/O、OPR;与老年雌性大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因此,沙棘脂肪组成分通过调节线粒体内膜蛋白辅酶活性,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ATP合成,促进细胞能量转换并激活机体各系统功能来实现抗衰老作用的目的。

  • 标签: 沙棘脂肪酸组成分 线粒体 能量新陈代谢 抗衰老
  • 简介:本文综述了GC法检测生物样品(主要为粪便、尿液、血液和细胞培养液)中短链脂肪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各种样品提取纯化方式的特点,并比较不同GC进样方式的优缺点,梳理GC法在检测生物样品中短链脂肪的应用现状,为探索更经济、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提供研究基础。

  • 标签: 生物样品 短链脂肪酸 GC法
  • 简介:脂肪合成酶(FASN)是动物体内脂肪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鲤CyprinuscarpioFASN全长cDNA序列为8927bp,开放阅读框7533bp,编码2511个氨基。FASN蛋白质相对分子量274145.67D,理论等电点(PI)为6.10。氨基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鲤FASN基因与其他鱼类同源性为75.13%~95.34%,与人同源性为61.8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鲤FASN氨基序列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grahamia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果表明:FASN基因鲤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血液中最低。鲤FASN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鲤脂肪的合成途径及脂肪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脂肪酸合成酶 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金锦香中酚性成分抑制脂肪合酶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单体化合物对脂肪合酶的抑制作用。结果金锦香酚性成分中鞣花酸类和含有基基团的化合物对脂肪合酶有抑制活性,抑制IC50值范围在3.7-87μg/ml。结论金锦香中黄酮苷类与鞣花酸类成分具有脂肪合酶抑制活性。

  • 标签: 金锦香 酚性成分 脂肪酸合酶 活性
  • 简介:生物柴油是由过量甲醇和动植物油脂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的脂肪的混合物。生物柴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按一定比例与石油基柴油调和后使用。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替代燃料,其研究开发在我国逐步得到重视。

  • 标签: 脂肪酸甲酯 甲醇含量 气相色谱法 生物柴油 应用 测定
  • 简介:日本专利公开JP2004,323,812(2004.11.18)8ppMatsumotoYushi--SeiyakuCo.题述组成物采用(A)C6-22脂肪二甘油及(B)C6-22脂肪与平均聚合度为3—10%的多甘油醇形成的多甘油脂肪作抗静电剂。例如,100份金属茂催化的LLDPE中添加0.2份二甘油月桂和0.1份四甘油癸酸

  • 标签: 甘油脂肪酸酯 抗静电剂 组成物 聚烯烃 防雾 平均聚合度
  • 简介:摘要肥胖、胰周脂肪在胰腺炎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胰周脂肪坏死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的发病机制和在急性胰腺炎的预后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且肥胖着较体重正常者胰周脂肪含量显著增多,大多学者认为,肥胖者腹部及胰腺周围堆积的大量脂肪,为胰腺皂化反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脂肪的分解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损伤胰腺微循环进一步加重胰腺损伤。

  • 标签: 胰腺炎 肥胖 胰周脂肪 重型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危重新生儿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脂肪乳(1g/kg.d),对照组接受脂肪乳(2g/kg.d),余配比成分均相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脂肪乳(1g/kg.d)对危重新生儿脂肪代谢无明显影响,可满足新生儿对营养的需求,对危重新生儿是安全的。

  • 标签: 脂肪乳剂 新生儿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游离脂肪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54例单纯代谢综合征患者、57例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测定其血清游离脂肪水平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代谢综合征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血清游离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单纯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同时血清游离脂肪水平与血清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相关。结论血清游离脂肪可能是代谢综合征患者发展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子。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血清游离脂肪酸 冠心病患者 水平并 合并 胰岛素抵抗
  • 简介:价为1.067mgKOH/g的山核桃毛油为原料,分别采用不同的脱胶方法(磷酸脱胶、草酸脱胶)和脱酸方法(甲醇脱酸、乙醇脱酸、碱炼脱酸),重点研究了不同方法对山核桃油中反式脂肪(TFA)的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方法中山核桃油的价及TF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磷酸脱胶,山核桃毛油的TFA含量降至0.0175%;采用甲醇脱酸,TFA含量仅由0.0175%上升至0.0532%。在对山核桃毛油进行精炼后得出TFA组成变化:脱臭前只产生反式油酸,脱臭后同时产生反式亚油酸,且反式亚油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反式油酸,前者是后者的2.58倍。

  • 标签: 山核桃油 精炼 反式脂肪酸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制五谷虫脂肪抗肿瘤作用。方法制取五谷虫脂肪,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对照组3个组进行动物实验,其中高剂量组给予五谷虫脂肪剂量为4mg/ml,中剂量组为2mg/ml,对照组为等体积的水,比较试验后3组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结果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小鼠肺癌Lewis有较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50.45%和34.8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制五谷虫脂肪对荷瘤小鼠的肺癌有较明显的抑瘤作用。

  • 标签: 五谷虫 脂肪酸 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