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采用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方法和准确率。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治疗的9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术前胃镜活检和手术病理学诊断。分析对比胃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学诊断胃癌的准确率、病理分型、以及分化程度。结果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胃镜活检病理的确诊率为75.5%、疑诊率为15.3%、未确诊率为9.2%,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MC的胃镜活检病理占3.0%,与手术病理病理学检查的2.0%相当;胃镜活检病理PAC和TAC患者占88.8%,髙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69.3%,而SCC患者占8.2%,低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28.5%;两种诊断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分化型患者占44.9%,低于手术病理活检64.2%,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分化不良型患者占55.1%,髙于手术病理活检35.7%,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胃镜活检病理对于不同类型胃癌的判断存在局限性,胃镜活检病理的准确率和外科的病理诊断具有一定差异。胃镜活检可作为术前检测胃癌的初断方法,对胃癌病变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在医院的相关医治工作中国,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不仅增加了病人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能将药师的实际价值得到具体的体现。在有关疾病的医治上,通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结合治疗。尽管多种药物的结合增加医治效果,但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药物使用后引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除此以外,病人本身对自身实际病情以及多种药物的知晓情况会直接影响其服药依从性,进而影响其实际的医治疗效和预后质量水。基于此,对病人落实有效药学服务干预显得极为重要。同时也直接的体现了药师的实际价值

  • 标签: 不良反应 发生风险 多种药物 服药依从性 临床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诊断腹部创伤的应用价值并且分析腹部创伤的CT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通过CT诊断的60例腹部创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60例患者中选择51例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发现有48例与CT诊断结果一致,CT诊断准确率为96.0%,4例CT诊断不符合,原因为血管损伤。结论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CT扫描技术进行腹部创伤的诊断,具有比较高的正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腹部创伤 CT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在胃癌手术中的实施价值以及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72例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胃癌手术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胃癌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胃癌手术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康复症状评分。结果两组胃癌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康复症状评分)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促进胃癌手术治疗工作的开展、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推行价值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胃癌 术后康复 手术情况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在提高儿科基础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9月,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各类患儿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10),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儿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患儿住院天数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观察组患儿的各项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上相关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护理能明显提高儿科患儿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患儿住院天数,降低患儿不良护理事件发生,切实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作用和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儿科 基础护理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测晚期妊娠羊水量异常的诊断标准及其分级诊断。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60例晚期妊娠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260例晚期妊娠产妇进行羊水指数检测,按照8cm和18cm的分级标准进行评估,低于8cm为羊水过少,超过18cm为羊水过多,观察并记录检测结果,分析260例晚期妊娠产妇超声诊断羊水指数情况。结果260例晚期妊娠产妇超声诊断羊水指数在3.6~5.0cm,4例,占比1.54%,5.1~8.0cm,8例,占比3.08%,8.1~18.0cm,232例,占比89.23%,18.1~20.0cm,4例,占比1.54%,20.1~32.9cm,占比4.61%,其中,3.6cm是最低值,32.9cm是最高值。结论超声检测晚期妊娠羊水量异常的诊断标准为低于8cm表示羊水过少,超过18cm表示羊水过多,确定羊水异常的超声诊断标准,羊水过多、过少均为异常,8cm和18cm为分级的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和羊水量异常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测 晚期妊娠 羊水量异常 诊断标准 分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策略在神经外科气管套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共234例气管套管患者,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护理策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7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路护理策略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考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气管套管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策略可提升气管套管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护理满意度及护士专科业务水平。

  • 标签: 标准化护理策略 气管套管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宣教模式在ART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400例患者,按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是否实施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表达健康宣教模式,试验组采用标准化视频集中互动式健康宣教模式。结果试验组的ART术后患者对宣教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不仅提升了宣教质量和护士的工作效率,而且促进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 ART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实施标准化流程护理的有效性。方法以2015.3-2017.1期间入我院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规范手术护理标准化流程),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为95.2%、7.1%,对照组为84.2%、18.4%比,组间比较研究组满意度高、并发症少,P<0.05。结论对乳腺微创旋切术者实施标准化流程护理,能最大程度减少血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标准化流程 乳腺微创旋切术 护理
  • 简介:1保健工作的意义干部保健工作是我党、我军为了保障干部身体健康,专门设立保健机构、划拨保健经费,以相关医院、疗养院为基础,组织中西医力量,加强预防与治疗的一整套制度与实践[1]。进入"十三五"以来,军队保健医学面临新的要求。聚焦强军目标,服从战略大局,需要把保健医学研究成果应用在维护指挥力、提高战斗力、能打胜仗上;积极适应军改,

  • 标签: 干部保健 标准化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了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500例孕妇;将孕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常规护理方式与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产前检查完全依从与基本依从均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组孕妇的产前检查不依从性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孕妇对标准产前检查的依从性,从而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

  • 标签: 护理干预 标准产前检查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清热抗毒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采用了正交设计方法,通过相对密度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明确考察的具体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具体影响。采取综合评分的方式,合理的优化并完善相关的实验数据,运用更加合理的提取工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加水量会对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影响较大,提取的次数、提取的时间对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影响较小。结论:通过合理的运用加权综合评分法,结合着正交设计优选出的制备工艺流程,可以发现整个过程合理、科学,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体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 标签: 清热抗毒口服液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胸痛患者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但其病情可轻可重,疾病的严重程度与胸痛的严重程度有时不呈正比,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误判,耽搁治疗时机,我院急诊科为胸痛患者制订了胸痛套餐检查提高了胸痛危重患者诊断,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胸痛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断中采取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3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实验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33例非特殊类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对症治疗结果以及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消化性溃疡、HP、胆囊疾病、感染胆汁、胃切除,以及抗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药、促胃动力药、结合胆盐类药等指标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将胃镜检查应用于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断中效果显著,可提升诊断准确率,明确判断不同病因予以对症治疗,值得借鉴。

  • 标签: 胃镜 胆汁返流性胃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6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症有其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子宫弥漫性增大或呈球形增大,肌层回声弥漫性不均,肌壁间可见不均匀低或大小不一无回声,内膜线移位,血流分布紊乱及高搏动指数中等阻力指数的血流频谱。结论超声对于典型子宫腺肌病能准确作出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探析其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最终病理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CT资料均齐全,探究其诊断与分型准确性。结果10例为单纯性阑尾炎,CT检出仅有4例,正确分型4例,3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CT38例作出阑尾炎急断,其中35例正确分型,1例被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例被诊断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另外1例由于其阑尾位于盆腔,CT考虑为感染性病变,未给出阑尾炎诊断。结论CT检查目前已经成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一项重要影像检查方法。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CT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