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回顾性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的中药药剂管理过程(A组),发现效果不佳,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实施标准化管理(B组),并将2组的人员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B组的平均取药时间为(5.22±2.34)min,专业知识评分为(90.63±6.13)分,操作技能评分为(91.66±6.87)分,管理质量评分为(90.44±6.99)分,均优于A组,P<0.05。结论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可提高取药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中药药剂管理 标准化管理 平均取药时间 管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中孕期及晚孕早期规范化产前超声标准切面在各级医院推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超声科医生对选定的哈尔滨市9家医院超声医生不定期来本院超声科进修学习产前超声筛查技术。将培训前后的胎儿畸形检出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推广规范化胎儿筛查标准切面图后,各医院筛查人数增加,较推广前增加比率35.8%~121.7%[(125-92)/92~(1459-658)/658]不等;(2)推广标准切面图后筛查出的畸形种类明显增多,且涵盖的内容更全面。结论选定的9家医院应用规范化超声标准切面进行胎儿筛查,减少了漏诊,降低了出生缺陷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规范化 产前超声筛查 出生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标准化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4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75%,比对照组的75.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升患儿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儿康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儿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标准化流程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择取我院现有的28个护理单元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是否实施标准化流程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为没有实施标准化流程管理的阶段资料,观察组则为实施标准化流程管理的阶段资料。评价标准化流程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无论在基础护理合格率方面,还是在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安全隐患报告等方面实施标准化流程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较之实施前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标准化流程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水平,降低护患纠纷,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患纠纷 护理质量管理 满意度 护理合格率 标准化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患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08例进行本组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肌电图测定,给予标准化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电话与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通过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进行诊断,诊断出神经失用的者预后效果明显比轴索断裂者好(P<0.05)其阳性预测值是78.70%(80/108);阴性预测值是91.67%(99/108)。结论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的病损和面肌的预后转归具有直观性和高效性,是一种简便的检查指标。

  • 标签: 肌电图 急性周围性面瘫 标准化治疗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应用于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执行标准化抢救护理,对照组执行常规抢救护理,对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有效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抢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价值
  • 简介:参数与偏差范围(1)数值范围:二至十写成2-10;5×10^6-9×10^6可写成(5-9)×10^6,但不能写成5-9×10^6;(2)百分数范围:10%-15%不能写成10-15%,(20±5)%不能写成20±5%;(3)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3.5-5.4mA不必写成3.5mA-5.4mA;(4)偏差范围:如(30±1)℃不能写成30±1℃。

  • 标签: 标准 投稿 数值范围 偏差 M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群体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救治的160例群体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程序进行入院急救,对照组患者由亲友直接护送至急救中心急救就诊。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院内病死率,致残率,救护人员的急救反应时间和入院后的救治反应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前、院内病死率,致残率,救护人员的急救反应时间和入院后的救治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群体性创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程序,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护理 群体性创伤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2015年 3月 18日 -2016年 5月 12日收治的 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对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标准化管理。结果 实验组在 NOSIE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护理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 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临床护理路径 标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丹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于丹参胶囊的内容物,采用TLC鉴别法开展丹参酮ⅡA定性鉴别;对于丹参胶囊中的五种主要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采用TLC鉴别法进行丹参酮ⅡA定性鉴别,发现其分离度比较好;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胶囊五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即丹参酮ⅡA、丹酚酸B、隐丹参酮、原儿茶酚以及丹参素,发现其线性范围分别为2.05至40.92、1.503至60.102、1.482至59.29、0.617至24.696、11.49至459.58微克每毫升,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结论建立丹参胶囊的检查、鉴别、含量测定标准,可重复应用、简便、准确性高,可用于控制丹参胶囊的质量。

  • 标签: 丹参胶囊 质量标准 色谱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不断深入,在临川护理工作中应深化“人文关怀”,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从人的发展入手,实现人性化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空间。为此,本文将着重针对临床护理中人文关怀标准进行分析与探索。

  • 标签: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临床护理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肾穿刺激光碎石术后患者肾造瘘管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其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8例PCNL术后留置肾造瘘管患者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制定的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护理及评估,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结果经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患者满意程度调查表在出院前进行调查,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泌尿外科管道护理质量的研究,提高专科护理内涵,逐步完善泌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今后护理同仁的不断努力。

  • 标签: 经皮肾穿刺激光碎石术 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 提高能力
  • 简介:日前,《ISO18662-1:2017中医药—术语—第一部分中药材术语》国际标准正式出版发布,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的首个术语标准,为国际范围内规范和统一中药名词术语提供了重要依据。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药材名称的习惯用法,在标准文本中除了应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官方语言英文之外,还保留了拼音、繁简汉字、拉丁文名字,扩展了标准的适用性。

  • 标签: 国际标准化组织 中药材 中医药标准化 名词术语 国际范围 药材名称
  • 简介:国家药典委员会近期对“生物制品通用名命名原则规程”和20个品种的拟修订标准进行征求意见,期限见下表,修订内容详见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http://www.chp.org.cn)。请相关单位认真复核,若有异议,请尽快向国家药典委员会反馈意见。

  • 标签: 修订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 信息 命名原则 生物制品
  • 简介:目的:建立通脑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西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48∶5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440nm,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西红花苷Ⅰ在9.66~57.94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西红花苷Ⅱ在5.91~35.48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RSD=1.21%,n=9),99.4%(RSD=1.7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通脑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西红花 西红花苷Ⅰ 西红花苷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益气活血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对照药材为对照,选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制剂中黄芪/炙黄芪、五味子、牡丹皮、莪术、丹参;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和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对益气活血颗粒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处方中5味药材均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出,且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苷分别在进样量为2.32~37.04μg、19.62~314n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25%、93.59%,RSD分别为2.27%(n=6)、1.90%(n=6)。结论:研究建立的方法可有效用于益气活血颗粒的定性、定量控制。

  • 标签: 益气活血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