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在南宋文论中,《文章精义》的地位比较突出。其论文不持门户之见,视野开阔,概括能力强,往往能把握住文章的整体义脉,观点平实公允。尤其是它对唐宋重要作家的点评,如“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等,准确形象,至今仍为人们称引。不过,我们对作者李情况了解不多。

  • 标签: 文章 文论 作家 平实 南宋 作者
  • 简介:作为民族化的哲学范畴,“阴阳”是“贯穿中国文化的基本原则”。在此范畴统辖下,划归“阳”之系列的有天、父、雄、刚、上、动、大,划归“”之系列的有地、母、雌、柔、下、静、小。词序排列上。“阴阳”是先后阳,“乾坤”是先乾后坤;若对应使用,要么是以“阴阳”对“坤乾”,要么是以“乾坤”对“阳”,依此类推,方才合乎汉语表达习惯。譬如,《周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阴阳——柔刚)《庄子·天道》:“静而与同德,动而与阳同波。”(静动——阴阳)王弼《周易注·屯》:“求与阳,弱求于强,民思其主之时也。”(阴阳——弱强)诸如此类,都可谓是符合常规的“对位使用”。然而,与此相异的“错位使用”,在古籍里也常见。例如“天地有官,阴阳有藏”(《庄子·在宥》)、“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管子·四时》)、“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苟子·礼治》)、“推天地之精,运阴阳之类,以别顺逆之理”(《春秋繁露·阳尊卑》),等等,其中跟“阴阳”对举的都不是“地天”而是“天地”,这种现象值得学人注意。

  • 标签: 汉语表达习惯 哲学范畴 中国 文化传统 “阴” “阳”
  • 简介:安拉特慈,年近80岁,身心尚健。倘问:痴人老矣,尚能饭否?我爽然作答,尚能用饭!万赞归一。喜迎贵月,本想潜心斋拜,求得宁静自然。崇菀学兄,言辞恳切,一再催促,只好放下原来设计,为孙幼铭先生文集作序。2012年7月20日,第一个斋的封斋之后,完成了晨礼。前辈的文集敬置桌前,捉笔在手,用一个纯净的“色兰”,开始了我与孙幼铭先生的心灵对话。

  • 标签: 心灵对话 文集
  • 简介:文章以海州地区古今民俗民风材料为依托,对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及周围遗存中生殖崇拜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论证。

  • 标签: 连云港 将军崖 岩画 女阴崇拜
  • 简介:<正>近十余年来,在楚史研究中,不少人根据江陵县境内“楚纪南故城”的内外调查、发掘出的考古资料,认为该城的年代不可能早至楚文王从丹阳迁郢之时,而可能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楚郢都。那么楚国早期的郢都在什么地方呢?尚待调查探索。现在江陵县境有六座古城(图一)。1、纪南城,距荆州城北4公里。在纪南城外发现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的古遗址33处;古冢600个左右;发掘的大小型墓近千座。这些古墓的随葬品,战国时期陶礼器组合关系大都是鼎、簠(或敦、盒)、壶等,春秋时期的墓葬很少。例如:1975年冬至

  • 标签: 纪南城 战国时期 江陵 文王 春秋时期 古遗址
  • 简介: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让国人振奋。让世界震惊,更让西藏各族人民欢呼雀跃。曾长期在西藏工作的西藏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法唐获悉这一特大喜讯后.兴奋地说:“青藏铁路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路、富裕路、幸福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又一座不朽丰碑!建设青藏铁路也是我几十年的心愿。现在终于变成现实了。我感到非常激动和欣慰!”作为“国字号”工程的青藏铁路。其决策、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人为青藏铁路能早日顺利开工建设、全线贯通,多方奔走、积极呼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法唐就是其中之一。当我们欢庆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激动时刻.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青藏铁路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众多“幕后英雄”。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才成就了这一承载中华民族宏愿的光辉工程!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走进法唐的家,请他介绍青藏铁路决策过程中鲜为人知的一些情况。他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并娓娓道来他所知道的一切:

  • 标签: 青藏铁路建设 决策过程 阴法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西藏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正>1977年,在三台县花园公社中学内,发现一块宋代单线刻孔子及七十二贤图像碑。型体长方形,高200厘米,宽90厘米,厚12厘米。立于长方形的基座之上。分上下两阙,上阙线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图象,下阙是楷书刻县尉张埴的题跋。

  • 标签: 圣像 阴线 孔子 线刻 县尉 跋文
  • 简介:四川忠县井乡永兴、李园两处古遗址调查简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忠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为了配合三峡水库淹没区内的文物抢救规划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于1993年10月赴忠县试掘该县境内的古遗址。在选点试掘前,与忠县文管所...

  • 标签: 古遗址 永兴遗址 三星堆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忠县 涂井
  • 简介:一"三纲"的立论依据何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就是对中华民族造成致命性危害的"三纲".`"三纲"是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来的,董仲舒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父为阳,子为;夫为阳,妇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义证·基义》)

  • 标签: 董仲舒 大儒 王道 阴阳观 中华民族 春秋
  • 简介:西周金文有下揭两条材料:1.公乃出串(厥)命,易(锡)畀师永串(厥)田:洽()易(阳)洛,强(疆)众师俗父田。(《殷周金文集成》(下文简称《集成净)10322永盂.西周中期)

  • 标签: 西周金文 《殷周金文集成》 甲骨文 “舍” “今” 商代
  • 简介:中江县王兴镇金钩村家大院(简称“大院”或“老房子”),是我出生和度过苦难童年的地方,每次回乡看到它,感到分外熟悉和亲切,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它,很不顺眼,因为它显得很老,又“穷”又“丑”。俗话说得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有名民间谚语也说得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每次回乡,我犹如久别父母的孩子,满怀激情和喜悦的心情,回到它的怀抱,

  • 标签: 中江县 移民文化 四川 客家 民间谚语 “丑”
  • 简介:《讲孟余话》是日本倒幕维新运动的先驱者吉田松(1830—1859)的代表作。松在读书方法上强调自己主体性的理解,否定传统的经学方法,从兵学角度出发,对《孟子》进行了颇具个性的重新解释。《讲孟余话》既反映了松对时局的认识,也体现了其在西方的威胁面前维护日本独立的具体设想。尤其是其中阐述的民政论和国体论,都具有明确的兵学对策论的意义。这部书立足于兵学者的立场,整合兵学与经学,展示了松学问的最终形态。以兵学的立场来取舍儒学,增强了儒学的实用性与行动性,同时也不免削弱了儒家理想主义和道德普遍主义;以儒学来辅助兵学,增强了兵学的政治性和规范性,同时也不免削弱了政治理性主义,陷入狂热的尊皇主义。

  • 标签: 儒家经典 吉田松阴讲 日本武士
  • 简介: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一些专家学者和原雁北文物工作站的前辈们就爬山涉水,在相当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忘我工作,经过持续不断的考古调查,先后在晋北地区发现确认了西汉雁门郡所辖十四县中的九个县的故城遗址,列表如下:

  • 标签: 战国古城 始建年代 地理位置 雁门 阳城 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