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啤酒有害菌的方法——荧光微菌落法,并将荧光微菌落法和优化后的培养基结合起来,以缩短啤酒有害菌的检测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荧光微菌落法检测啤酒有害菌可以将检测时间缩短至36h,并且其结果和常规平板计数法无显著差异。将优化后的培养基和荧光微菌落法结合起来又能将检测时间进一步缩短至30h,大大缩短了啤酒有害菌的检测时间。

  • 标签: 荧光微菌落 乳酸杆菌 NBB MRS
  • 简介:华印纸箱2018-08-29报道:箱纸板是造纸行业的传统产品,和瓦楞原纸一起构成了包装用纸的两大支柱,主要用于制作瓦楞纸板的面层或里层,也有用于瓦楞纸板的中隔纸。箱纸板按组成原料和加工工艺分为三种:a.箱纸板、b.漂白浆挂面箱纸板、c.涂布箱纸板,这从箱纸板的最新国标GB/T13024-2016可以看出。三种箱纸板用途不同,制造工艺不同,需要检测的技术指标也不同。

  • 标签: 涂布箱纸板 技术指标 检测 瓦楞纸板 传统产品 造纸行业
  • 简介:介绍了酶免疫分析技术的简单分类;并叙述了酶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技术、金免疫技术等免疫学分析技术在食品中农药残留、药物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

  • 标签: 农残 药残 免疫检测 食品
  • 简介:新西兰警方10日证实,正在调查一起威胁新西兰奶粉行业食品安全的事件。有匿名者向新西兰农民联合会和知名奶企恒天然乳制品公司发送威胁信件,要求新西兰政府在3月底前下令停止使用杀虫剂1080,否则他们会让新西兰的婴儿奶粉受到污染。

  • 标签: 中国政府 新西兰 受威胁 乳业 力度 检测
  • 简介:由于啤酒花α-酸检测中环节多,对仪器、环境及检验人员熟练程度等要求较高,检验结果有时会出现较大误差。本文就准确检测啤酒花中α-酸含量,谈谈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Α-酸 失重 萃取 检测对比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离子色谱来分析Ca2+含量的新方法.实验工作证明.该方法精度高.线性好,变异系数为0.86%,回收率在97.5~101%之间,可用于分析制革厂液体及原料中的Ca2+含量。

  • 标签: 制革原料 钙离子 离子色谱 检测
  • 简介:本实验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了大麦发芽过程中的Na+、K+、Mg2+、Ca2+、Zn2+等离子含量的动态变化.通过对不同种类及不同发芽阶段的大麦样品进行测定,测得Na+、K+、Mg2+、Ca2+、Zn2+的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1%、0.73%、1.78%、0.28%、0.3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106%;检出限Na为0.159mg/L,K为0.789mg/L,Mg为0.039mg/L,Ca为0.029mg/L,Zn为0.073mg/L.

  • 标签: 啤酒 酿造工艺 大麦 金属离子 含量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克朗斯股份公司将在2009年曼谷举行的亚洲包装技术展览会(ProPakAsia2009)上,展示其闻名全球的克朗斯贴标系统。许多由克朗斯技术检验认可并颇具代表性的高质量容器装备也将在103展厅Q1展位展出。其中包括一台装有两个APS3贴标机组的Autocol贴标机以及检测贴标的Checkmat731检测机。

  • 标签: 贴标机 检测机 技术展览会 股份公司 贴标系统 技术检验
  • 简介:为研究膜处理技术对啤酒风味的影响,使用自制的共混改性聚砜膜(孔径〈100nm)处理精滤前的啤酒,选用电子鼻PEN3系统对啤酒原液及膜澄清处理过的2种啤酒的芳香成分进行分析。通过电子鼻系统动态采集啤酒芳香成分,得到电子鼻的响应值,使用PCA、LDA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到不同处理工艺对啤酒风味的影响,为检测共混改性聚砜膜对啤酒的澄清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电子鼻 啤酒 共混改性聚砜膜 检测
  • 简介: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基本原理和肉制品检测所面临的问题,综述了ELISA在肉制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ELISA用于肉制品中抗生素、激素、致病菌、中枢神经系统组织、辐照食品和肉的组成的检测。更多还原

  • 标签: ELISA 肉制品 检测
  • 简介:采用国外八十年代先进的改良CHALMERS培养基方法,用于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计数,并与MRS和LAB培养基方法进行了比较。从改良CHALMERS培养基分离到的菌落选择率为100%,MRS和LAB分别为82.55%和84.95%(X~2=26.98.P<0.0005),改良

  • 标签: 乳酸菌饮料 CHALMERS 八十年代 发酵乳 菌落形态 选择率
  • 简介:国标方法检测面粉灰分以坩埚做载体,基本步骤为:坩埚预处理→坩埚第一次称量→称样于坩埚内→样品炭化→样品灰化→坩埚冷却后第二次称量→灰分数值计算,坩埚两次称量的差即样品灰分质量,可见坩埚称量的准确是影响灰分检测准确的关键因素。因坩埚需要在高温炉、干燥器、天平、电热板等多个仪器和设备上转移,容易造成操作误差,本人从各操作细节分析影响灰分检测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因素。

  • 标签: 面粉 灰分 准确 及时 坩埚
  • 简介:根据α-氨基酸和茚三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研究了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赖氨酸含量的方法,探讨了溶液pH、显色剂用量、加热时间和冷却时间对茚三酮比色法定量检测赖氨酸的影响,并测定了赖氨酸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溶液pH为6.0,显色剂用量为1.0mL,加热15min,冷却10min,波长570nm处测定吸光度为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赖氨酸含量的最佳检测条件。

  • 标签: 赖氨酸 茚三酮 比色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应用多克隆抗体技术研制一种检测动物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方法:利用直接竞争ELISA法检测人为添加到动物食品中恩诺沙星的含量,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结果比较,并测定试剂盒的各项指标。结果:恩诺沙星质量浓度0.1~8.1ng/mL,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y=-0.3769x+0.7899(R2=0.9924),方法的检测灵敏度IC50=0.55ng/mL,IC50=0.11ng/mL;板内平均变异系数为3.73%,板间平均变异系数为7.42%;猪肝、猪肉、鸡肉、鱼、虾、猪血清、牛奶、蜂蜜组织样品中ENR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24.3.33,6.08,0.89,1-34,0.64,0.73,0.58g/kg;添加25.0-200g/kg恩诺沙星时,回收率80.9%~100%。采用ELISA和HPLC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大于95%。结论:本文研制的试剂盒可用于检测动物食品中恩诺沙星的残留。

  • 标签: 多克隆抗体 恩诺沙星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试剂盒 动物食品
  • 简介:400份外埠食品检测结果报告单认可性分析韩公纯山东省日照市卫生防疫站(276800)我们根据《食品卫生法》(试行)和《山东省采购食品索取检验合格证管理暂行规定》,加强了对外埠食品的索证管理工作,并对索取的400份外埠食品卫生检测结果报告单(下称报告单...

  • 标签: 外埠食品 报告单 认可性 检测结果 食品卫生检测 监督机构
  • 简介:纺织品检测在当今纺织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纺织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保护、自我安全健康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纺织品质量的内涵正在进一步扩大,一些涉及产品诚信度、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的检测项目,已经成为和正在成为国内外消费市场的主流质量要求。

  • 标签: 国内外 纺织品 检测 趋势
  • 简介:目的用免疫分析法检测水产品中无色孔雀石绿残留,研究无色孔雀石绿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鉴定。方法用混酸法对无色孔雀石绿进行衍生化,连接上氨基基团,再经重氮化法与载体蛋白相结合,制备人工抗原。结果对无色孔雀石绿中间合成产物的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氨基产物中,无色孔雀石绿占51.83%,单氨基加成的无色孔雀石绿产物占40.48%,二氨基加成的无色孔雀石绿产物占7.69%。采用紫外法和Bradford法测定,人工抗原中无色孔雀石绿与载体蛋白的结合比为18∶1~23∶1。结论合成的人工抗原属于高质量的人工抗原。

  • 标签: 无色孔雀石绿 烷烃类 抗原 疫苗 合成
  • 简介:梅州山区常有误食大茶药类植物煲汤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钩吻生物碱检测方法,以便为抢救中毒者提供实验室依据。取引起食物中毒的汤料植物,用0.3mol/L醋酸溶液浸泡后。浸泡液调至碱性。用乙醚提取,挥干乙醚后,残渣用“重铬酸钾-硫酸反应”和“钒硫酸反应”进行定性检测,同时用已知可食用的植物(马蓝等)做阴性对照。在几起此类食物中毒事件中。汤料植物均检出钩吻生物碱。本法操作简便,试剂易得。结果易于辨别,不需使用贵重仪器,适合在基层痰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物碱 钩吻 中毒 化学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为进一步改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了2145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问卷,覆盖率达到71.4%。(1)检测实验室资质拥有率为70.9%;(2)机构平均食品理化检测项目参数为35.0项,微生物10.5项,毒理9.2项;(3)机构在册员工14.7万人,其中食品检测2.6万人,占机构在册员工总数的17.7%。食品检测人员的职称以中、初级为主,分别为39.0%和43.5%;大学大专学历占56.3%,中专34.2%,高中及以下7.7%;年龄以30~40岁比例最大,占37.5%;专业人员由多到少依次为理化、微生物、质量管理、毒理;(4)机构平均总固定资产值为586.1万元,平均总面积2600.9m2,平均实验室面积763.5m2;(5)常用仪器普及率较高,高端仪器匮乏,快速检测设备配备不足。结论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配置有待加强,检测能力有待提高。

  • 标签: 食品检查 化学 物理 食品微生物学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