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抗甲状腺药物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按照肝功能异常出现的原因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观察组为抗甲状腺药物所致。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及生活指标异常,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和治疗转归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的比例分别为,观察组患者出现ALT和AST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00%、100%,二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二者在临床表现方面无明显差异,二者的鉴别可依赖肝功能检测如ALT及AST,后者出现生化异常较为明显。

  • 标签: 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异常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生菌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收诊的 102例肝硬化患者,按照 1:1比例根据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就诊, n=51)与研究组(后就诊, n=5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变化。 结果:①肠道菌群变化,治疗后组间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差异显著(P<0.05)。②肠道屏障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DAO、 TNF-a、 D-乳酸水平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差异不大( P>0.05),但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

  • 标签: 益生菌 肝硬化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与中医理疗联合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穴位注射与中医理疗联合治疗)及对照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上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联合中医理疗,患者上肢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中风 运动功能障碍 穴位注射 中医理疗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短轴缩短率(FS)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比较;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Dd、LVDs、FS以及LVEF水平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Dd与LVD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S与LVE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Dd与LVDs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FS与LVEF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Ⅰ级和Ⅱ级病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多,Ⅲ级和Ⅳ级病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LVDd、LVDs、FS以及LVEF水平,提高心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功能新指标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功能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组78例,对照组5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计算E/Em和整体功能指数(GFI)即E/Em/Sm。同时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左室等容收缩波时间(ICT)、等容舒张波时间(IRT)、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ICT+IRT)/ET。结果高血压组GFI值、Tei值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超声心功能新指标Tei指数、整体功能指数(GFI)可以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功能变化。整体功能指数(GFI)的测量受心率影响更小,更加简便、易行。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整体功能指数 Te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行冠脉造影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是否发生瓣膜钙化病变将患者分有钙化组(A组)、无钙化组(B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分析两组冠脉造影阳性结果。结果A组患者的年龄较B组患者明显偏大,A组患者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A组冠脉造影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其对于冠心病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 高血脂 高血压
  • 简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约占80%~90%,其他较少见的病因是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甚少见的病因是肺血管疾病.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种类型,近年研究发现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对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非常熟悉,但是对反复发生的肺栓塞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缺乏足够的重视.肺栓塞(PE)发病率较高,临床诊断率不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诊断率还不高,误诊率可达40.6%~79.1%.现将我院近3a内诊断的由肺栓塞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栓塞 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并对60例患者的HAMA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两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在HAMA评分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的缓解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纳的5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接受剖宫产术,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更为平稳,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无明显改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行剖宫产术时,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案效果最佳,安全可靠。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 剖宫产 麻醉效果
  • 简介:临床问题,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当各种因素作用于心肌细胞,引起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后纤维组织形成、心室重构,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目前,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其受到供体来源少、创伤大及免疫排斥等因素的制约。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干细胞 分子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索,同时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心脏病患者,共计符合标准并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12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64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患者的死亡原因和患者的猝死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研究和调查当中可以看出,本研究两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都相对较高,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炎等情况为高危的因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患者发病和季节、时间以及患者的年龄存在有明显的关联,比较两组患者的猝死率情况,观察组患者的猝死率行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危险因素对于心脏病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护理干预 可预见性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护理小组在心脏内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心脏内科接诊的患者46例,将其按照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小组管理模式,观察组开展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输液呼叫次数、护士到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液呼叫铃声次数、护士到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内科护理中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内科 责任制护理小组 心脏内科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的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及房颤的双极射频消融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相应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2.0%。结论对于心脏病变合并房颤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上要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通过对患者心功能支持、术后人工瓣膜抗凝治疗的指导及肺部呼吸功能的护理是该手术术后护理的关键。

  • 标签: 瓣膜置换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疼痛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数据、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采用疼痛护理措施后,临床指标数据、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等和对照组相比都较为突出,优势明显。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参考价值(P<0.05)。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疼痛护理措施,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比例,效果甚佳,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模式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应激反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超用于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9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比较分析其心脏彩超指标差异。结果两组受检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及左心房内径(LAD)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心衰超声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心脏超声具有显著价值,联合心衰超声指数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心脏彩超 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超声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先行入院的39例,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后续入院的39例,对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与生活质量,并对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运用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其心肺功能,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是胎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同时给家庭带来很大心理和经济负担。所以,通过现代医学检测技术尽早发现CHD胎儿并进行积极有效的产前干预,减少复杂先心病胎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家庭压力极为重要。随着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迅速发展,其已成为目前唯一无创性胎儿心脏的产前筛查诊断方法。本文主要对当前胎儿CHD产前超声检查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产前检查 超声诊断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充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脏彩超测量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根据射血分数分为LVEF异常组和LVEF正常组,分析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以及评估临床疗效中的价值。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LVDd(52.4±11.6)mm接近正常值的上限,LAD(47.6±9.9)mm显著高于正常值,LVEF(37.9±11.3)%显著低于正常值。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例患者LVEF正常,平均(64.1±13.6)%,48例患者LVEF异常,平均(33.5±10.3)%。治疗前后,LVEF正常组患者LVEF变化不明显,而LVEF异常的患者治疗后LVEF显著提高。结论心脏彩超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具有无创的优点,还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可靠检测指标。

  • 标签: 心脏彩超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后处理给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带来的保护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于笔者医院行介入治疗的80例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分别为进行缺血后处理的4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单纯再灌注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心功能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其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采取缺血后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为其心脏提供强有力的保护。

  • 标签: 缺血后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脏保护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开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92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疗法,而观察组中患者则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之后根据患者情况行对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率方面,则是显著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临床上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者的病情较为容易反复,针对性的开展对症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效果 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