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新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疼痛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肿瘤 循证护理 疼痛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各种理念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而在医学上对胃肠肿瘤患者来说,采用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仍旧需要考虑好患者的承受能力以及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使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效果发挥到最大。对胃肠肿瘤患者采用合理营养支持治疗方式,有助于减少手术等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治疗耐受性,从而有利于增强抗肿瘤疗效的作用,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提高胃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本文主要从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问题需要注意的点以及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问题分析,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 简介:骶骨肿瘤为少见肿瘤,其中原发肿瘤更为少见。骶骨原发肿瘤病理类型中以脊索瘤最多见,其次为骨巨细胞瘤及骶骨部位的神经源性肿瘤;同时,骶骨亦为继发性肿瘤好发部位之一,主要为转移癌[1]。骶骨肿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由于骶骨解剖结构复杂,同时其与大血管、重要脏器毗邻,术中出血汹涌,手术风险高。由于在骶骨部位难以达到广泛切除边缘,因而,

  • 标签: 骶骨肿瘤 外科治疗 骨原发肿瘤 中国 神经源性肿瘤 骶骨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开展以为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人数为64人。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接受PBL教学法。分析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病历书写、技能操作、病例分析以及总成绩等各项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各项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考核成绩。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教学 效果 实习生 PBL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胃泌素瘤8例,胰岛素瘤1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高血糖素瘤3例,生长抑素瘤1例。行手术治疗者28例,肿瘤无法切除者2例;术后随访,出现胰瘘者1例,死亡者5例,25例患者随访2年内未死亡,生存率为83.33%。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正确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目前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效延长,减低死亡率。

  • 标签: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有效控制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然而近年研究却显示,放射会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多种生长因子和多条信号通路参与其中,这可能导致了放疗后肿瘤的复发、转移发生。本文拟对放射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及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做一探讨。

  • 标签: 放射 肿瘤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预防性护理模式预防老年脊柱骨折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各21例。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而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压疮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手术室管理、病区管理和护理态度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预防性护理模式 老年脊柱骨折 术中压疮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与临床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患者,将其分为A组(38例)与B组(38例)。A组患者根据其疾病情况予以保守治疗法,B组予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rolo脊柱功能评分。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4个月后的Prolo脊柱功能评分为(4.08±1.21)分、(6.11±1.20)分、(9.23±0.51)分;B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4个月后的Prolo脊柱功能评分为(4.12±1.32)分、(8.28±1.05)分、(9.37±0.4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四个月后的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A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医疗影像学表现可以有效的呈现疾病情况,对选择治疗方法上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临床特点 临床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椎结核临床影像学表现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纳治疗的30例脊椎结核患者和30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RI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椎旁病变类型、骨质破坏类型、成角情况或椎体坍塌以及椎间隙变窄等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临床影像学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椎结核患者通过MRI检查具有较好的辨别性,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布氏杆菌性 脊柱炎 脊椎结核 临床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3.33%,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提高脊柱微创手术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果,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 微创手术 快速康复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化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骨科接受的脊柱手术患者中,抽取78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dNR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3d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脊柱手术后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

  • 标签: 规范化疼痛护理 骨科 脊柱手术
  • 简介: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在炎症性关节炎中占第2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的疼痛不适,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目前引起AS的病因尚不清楚。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AS人群的性别、年龄、诱因、发病率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更全面的了解这一疾病。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必经过程,是培养医学生的关键环节。脊柱病科教学作为中医骨伤及针灸推拿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常作为一个重点实习科室对实习生进行培养教育,结合我院临床教学实际,笔者对该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后归纳为以下几点(I)因材施教,制定实习计划;(2)结合实际病例分析,采用CBL+PBL教学法查房示教;(3)脊柱内窥镜手术观摩与教学;(4)住院病历书写培训及出科考核。

  • 标签: 教学 脊柱病科 临床实习 CBL PBL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本院进行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94例,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有46例患者,观察组有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患者的住院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7.3%,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比较,结果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7±2.8)d,对照组为(25.8±2.9)d,观察组的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探究。

  • 标签: 康复护理 肢深静脉血栓 脊柱骨折术后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众多,西医多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激素等治疗,其对人体胃肠道、肝脏及肾脏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不宜长期服用。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拥有效果突出、无副作用、疗法多样等特色,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外治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中医脊椎外科后路手术俯卧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160例医院收治的行脊椎外科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则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中医脊椎外科后路手术俯卧位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脊椎外科后路手术 俯卧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在2017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应用的是常规腰椎间盘切除术,对实验组患者应用的是经椎间孔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后复发率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显著效果,能够在缓解患者疼痛感的同时,有效避免病情复发。

  • 标签: 脊柱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表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需行膀胱内药物灌注以预防肿瘤复发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用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观察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进展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为2年,其中丝裂霉素组和吡柔比星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5.38%和11.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膀胱肿瘤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组化学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7.69%,出现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分别为3.85%和2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功能、肾功能损害、白细胞下降以及尿道狭窄等不良反应。结论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对预防表浅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或进展的疗效相当,均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临床膀胱灌注。

  • 标签: 表浅膀胱肿瘤 丝裂霉素 吡柔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