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3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3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经治疗后,痊愈者5例(16.67%),显效者13例(43.33%),有效者11例(36.67%),无效者1例(3.33%),治疗有效率为96.67%。结论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行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并辅以理疗,患者多可减轻疼痛甚至治愈。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治疗
  • 简介:摘要偏瘫是脑卒中后发生率最高的后遗症状,急性期过后部分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可获得好转,但其神经恢复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就目前临床研究的脑卒中后神经系统恢复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神经机制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出复视、单眼不同程度上脸下垂、眼眶及前额痛、头晕等症状,且均未表现出典型糖尿病症状;均为单眼受累,经及时诊断及综合治疗后病情恢复,恢复时间24d~3个月,平均恢复时间(1.5±0.3)个月;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并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通常起病较急,具有突发性,且多为单侧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出复视、单眼不同程度上脸下垂、眼眶及前额痛、头晕等症状,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针对此类疾病,给予早期诊断与对症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预后良好。

  • 标签: 糖尿病 动眼神经麻痹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临床上较普遍,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不但有生理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并且大部分存在有机体病理因素,如此极大提高了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几率。进行依照病患跌倒发生原因进行归纳分析。

  • 标签: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跌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症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2015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神经症失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接诊的前后的顺序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每组均分为31例,观察及比较两组神经症失眠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SAS各个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4.0±2.1)分、SAS评分为(41.66±6.80)分,较干预前相比较有所改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5.3±1.8)分、SAS评分(48.58±7.13)分,组间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神经症失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有效减少身体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症 失眠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患者高龄、并存疾病、手术及应用脱水药物等是DVT的发病原因。结论对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存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患者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外科 原因护理。
  • 简介:摘要对我院收治的一例患有副神经节瘤的患者进行分析,副神经节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断中的误诊率较高,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对肿瘤复发患者可行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副神经节瘤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伴骨髓转移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N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血液科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神经母细胞瘤伴骨髓转移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发病中位年龄3岁3月。病程中位数13天。(1)5例患儿中,4例发热,2例关节疼痛,2例腹痛,1例咳嗽,1例走路不稳。(2)5例患儿LDH、SF及CRP均升高。4例NSE升高。5例患儿均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未见异常。(3)5例患儿骨髓中均发现肿瘤细胞。(4)影像学证实肿瘤原发部位后纵隔3例,腹膜后1例,肾上腺1例。结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伴骨髓转移者,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易误诊。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转移 临床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并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方法特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护理不良事件18起进行分析、总结、反馈,利用PDCA循环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以及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并且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预案,进一步强化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效果,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结论通过使用PDCA风险管理,制定出护理的风险管理,从而达到加强护理风险的监督和控制工作,不断的将护理质量提升。

  • 标签: 神经内科 不良事件 管理 控制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往往表现为四肢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病情严重则局部坏疽、溃烂,有的甚至面临着截肢风险,自残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常常郁郁寡欢,痛苦无比。本研究从西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非药物治疗三方面重点论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进展,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西药 中医药 非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牵引、纠正体位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针灸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神经内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住院时间和心理状况评分也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科的患者病情较重,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其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内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30例脑卒中患者,收取时间为2017年6月25日至2017年11月28日,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康复治疗措施,每组患者各65例,比较两组BI评分和FMA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BI评分(75.65±1.02)分;FMA评分(75.86±1.65)分,均高于对照组BI评分(53.22±1.65)分;FMA评分(54.65±1.17)分,两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护理满意度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70.77%,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13.28±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BI评分和FMA评分,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研究。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 康复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躁动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躁动表现,将6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泊酚+安定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控制躁动。观察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微量泵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控制躁动。对比两组患者躁动控制效果以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4.8±0.3)分,对照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2.5±0.2)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26.67%(8/3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躁动原因众多,在应用咪达唑仑微量泵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护理方案的综合干预下,患者镇静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对控制躁动有积极价值,值得临床重视并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 躁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血清BDNF和5-HT水平及其焦虑和抑郁的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80例和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人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血清BDNF、5—HT水平以及焦虑、抑郁状况。结果疾病组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当中的BDNF和5—HT血清浓度无相关性,但是在健康组当中两者呈现正相关;疾病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DNF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的发生当中有一定的生化机制作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显著,但是主要表现在疼痛感所导致的继发性状态,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生化机制无明显关联性。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5&mdash 羟色胺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择选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90例采取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麻醉医师职称分别分为住院医师组、主治医师组与副主任医师组,三组各30例,对三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经研究结果对比得出,副主任医师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要明显高于住院医师组和主治医师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医师组合主治医师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上,两组优良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肌间沟法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且麻醉效果理想,适合应用于临床手术中。

  • 标签: 肌间沟法 神经阻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主要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多灶性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和轴突损害为特点的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病。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与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是MS的主要临床特点,病程呈现缓解与复发交替。发病年龄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见,是少数几种难于治愈的疾病之一。许多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数MS患者5-10年内病情进展为瘫痪或死亡。坐轮椅生活的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70%1。MS治疗旨在防止急性期病情进展恶化和缓解期的复发,晚期采取对症及支持治疗疗法,有效得当的护理措施和神经康复治疗可减轻患者因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护理 神经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高血压脑合并脑出血的患者157例,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分别统计对两组护理前后NHISS、BI及QOL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过综合性护理后NHISS评分的降低比对照组更明显、BI及QOL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经比较发现,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了解患者的感受及与之相关因素。结果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5.84%,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9.17%,两种症状合并发生率为16.67%。结论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为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治疗创造良好条件,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除了要对身体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治疗,从而改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

  • 标签: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焦虑及抑郁状况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