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研究来自我院急诊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急性中毒患儿,分析急救护理方法以及护理后的治疗情况。结果急诊留观者19例,住院治疗者27例,神经系统后遗症者3例,死亡者1例,痊愈出院者49例;护理满意度上,很满意者24%,基本满意者72%,不满意者4%,满意率为96%。结论小儿急性中毒通过规范的急救与护理可以有效的保证患儿恢复效果与患方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急性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中从加强医院消毒效果的检测、加强医院消毒措施的实施、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抗生素的合理规范使用、医院感染发病率检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结果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医院的感染率,提高了医院消毒效果检测的合格率,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结论通过讨论分析并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医院感染 趋势分析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孕妇贫血发生时铁储存情况,为临床治疗孕妇缺铁性贫血提供资料。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孕妇中贫血患者的血常规及贫血相关指标。结果孕中期孕妇Hb值明显低于孕早期和孕晚期且值低于110g/L说明孕中期孕妇容易患贫血。而当Hb<105g/L时SF明显下降,FEP明显上升说明铁储存已经出现不足,需要进行治疗。孕中晚期的Sf值明显低于孕早期,说明在孕中期开始孕妇已经开始处于缺铁状态,需要及时补铁。结论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会增加,需要及时补铁。

  • 标签: 孕妇 贫血 铁储存
  • 简介:摘要选取我院72例血液的样本,分别使用高液压相层分析法和免疫法以及亲和色谱法为其检测,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和不精密度。结果表明,高液压相层分析、亲和色谱法和免疫法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高液压相层分析、亲和色谱法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 标签: 高液压相层分析法 免疫法 亲和色谱法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高原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痊愈出院,5例患者病情好转后下送低海拔地区,治愈率100%。结论以吸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最有效方法。

  • 标签: 高原 肺水肿 临床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查询5篇临床用药与IMSTOP100处方量数据,分析当前国内外眼科产品情况,为我国眼科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数据适应症、单品销量统计与IMS处方量进行排序。结果国内干眼症、抗炎抗感染、青光眼是主流产品,国外TOP100青光眼和抗炎抗感染处方量最高。通过对比分析,阐述对未来产品的一些建议。结论国内外用药情况有所差别,结合国内临床用药,得出未来开发重点。

  • 标签: 眼科临床用药 IMS 排序 前景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治疗的84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6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黄蒲清胃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溃疡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黄蒲清胃散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胃溃疡 黄蒲清胃散 脾胃虚寒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猝死抢救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200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全院共抢救的256例猝死病人,根据猝死到启动CPR(心肺复苏)的时间,将256例猝死病例分三组,即心肺复苏延迟组、心肺复苏较迟组、心肺复苏及时组。根据情况进行药物及电除颤。结果猝死后72小时内死亡155例,心肺复苏初步成功62例(猝死经抢救后存活72小时及以上,但不能被唤醒),心肺脑复苏成功39例(猝死患者经抢救后存活72小时以上,且能被唤醒)。其中复苏及时组中,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在较延迟复苏组中,心肺复苏初步成功率较高,但无1例脑复苏成功,死亡率较低;在延迟复苏组的病人中,心肺复苏初步成功率极低,且无脑复苏成功者,且死亡率最高。结论越早启动CPR、电除颤,心肺脑复苏成功率越高,死亡率越低。P<0.01,具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猝死 抢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文书中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随机抽查出院患者的护理文书书写病例100份,分析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原因。结果通过有效地干预对策,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结论?全院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明显提高,护理记录体现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回避了因护理文书书写而引发的医疗风险,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 标签: 护理文书 缺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晋宁地区儿科护理投诉原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60例儿科护理投诉。结果护理投诉旱逐年上升趋势,投诉的原因沟通障碍占21.7%。静脉穿刺失败占18.3%,医疗费用过高占18.3%,服务态度不佳占15.O%,患者管理不当占15.0%,护理差错占6.7%,医疗法律知识缺乏占5%。结论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重视业务素质培训,把好护理质量关,密切关注高危因素,在护士和家长中普及法律知识,是当前降低儿科护理投诉的紧迫任务。

  • 标签: 儿科护理 投诉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术中孕妇循环和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孕妇中,选取50例全身麻醉孕妇作为观察组,50例椎管内麻醉失败后行全身麻醉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术中孕妇血流动力学、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血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麻醉前后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7者多于对照组,麻醉开始至新生儿出生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pH值、PO2高于对照组,P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合理用药,可缩短新生儿出生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剖宫产术 全身麻醉 新生儿Apgar评分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眼症产生的原因分析及优质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的干眼症的患者,年龄29岁~49岁,平均年龄(33.8±4.8)岁,其中男性120人,女性80人,病程1月~13月,平均病程(32.1±5.1)岁。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同时分析(1)干眼症患者的疾病原因。(2)患者护理前后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结果干眼症患者的疾病原因主要与视频终端综合症、眼部长期用药、既往眼部手术、泪腺老化、用眼过度及其他原因有关,其中视频终端综合症为首要原因;患者护理前后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比较有差异(P<0.05);患者护理前后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干眼症产生的原因主要与视频终端综合症有关,给予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

  • 标签: 针灸 干眼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X线诊断46例肺结核患者的要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间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通过X光片分析肺结核X线检查特征以及临床诊断要点。结果46例患者经过X线检查均确诊为肺结核,没有误诊漏诊情况出现,总结了X线检查诊断要点。结论采用X线检查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诊断价值高,可广泛用于肺结核的诊断、鉴别。

  • 标签: 肺结核 X线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鉴别炉甘石真伪的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炉甘石真伪样品Zn元素含量并比较。结果真伪样品中Zn元素含量有着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以准确、快速地对炉甘石的真伪进行鉴定。

  • 标签: X射线荧光 元素分析 炉甘石 真伪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并发症,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儿科新生儿病区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普遍及特殊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处理方法。结果主要并发症有肺炎69.51%、高胆红素血症57.22%、窒息37.96%、低钙血症和缺氧缺血性脑病28.88%,呼吸暂停12.83%。高危因素胎膜早破24%;双胎20%;妊娠糖尿病19.33%;前置胎盘早剥17.33%;妊娠胆淤16.67%;母亲妊娠甲减16%;胎儿宫内窘迫及母亲贫血各12.67%;母亲孕高症子痫前期及瘢痕子宫10.67%。结论主要并发症有肺炎、高胆红素血症、窒息、低钙血症、呼吸暂停等,早期认识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 标签: 早产儿 并发症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葡萄胎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加强对葡萄胎的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定期随访,减少恶变机会,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科住院治疗的11例(部分性葡萄胎9例,完全性葡萄胎2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清宫、二次刮宫,11例患者均治愈,随访1~3年均健在,无一例死亡。结论葡萄胎患者宜早诊断,早治疗,定期随访非常重要。

  • 标签: 葡萄胎 清宫 治疗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容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并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容切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瘢痕宽度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瘢痕宽度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好,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相比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容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小、创口小、切口长度短、愈合好,外观满意度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美容切口 手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性的发生。方法收集泌尿系感染患者清洁尿标本,筛选出480株大肠埃希菌。纸片扩散法(K-B)对分离菌株做药敏试验。结果480株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中,产ESBLs有182株(37.9%),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耐药,对磺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呈交叉耐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等耐药。可选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病情严重者应选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非产ESBLs有398株(62.1%),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等耐药性均大于50%,不宜经验首选。对头孢哌酮、阿莫西林、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可以经验用药。阿米卡星耐药率13.4%,可作首选。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逐年增加,临床医生参照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大肠埃希菌 ESBL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科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孕妇在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产后发热等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对照组与初产剖宫产妇分娩情况对比,产时出血、腹腔黏连、甲级愈合等情况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选择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产程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别,自然分娩仍属于比较安全的方式,因此在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选择自然分娩方式。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调查,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住我院结核科的确诊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87例患者进行痰液、临床表现、X线影像特征分析。结果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7.01%,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占10.34%,热带念珠菌,占4.59%。氟康唑可作为首选药物。本组87名患者,治疗时间14~29d,平均(15.22±3.26)d,治愈和好转81例(96.55%),无变化3例(3.44%)。结论肺结核合并真菌性肺炎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肺部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 标签: 肺结核 真菌 感染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