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血宝合剂治疗产后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28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服用生血宝合剂,对照组服用多糖铁复合物;治疗2周、6周,比较两种药物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6周,观察组Hb、RDW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发应观察组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6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口服多糖铁复合物,生血宝合剂用于治疗产后贫血,能更快的提升血色素水平,改善贫血的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是治疗产后贫血的佳选。

  • 标签: 产后贫血 生血宝合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南京地区高龄离退休老干部贫血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94例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血常规、生化测定,统计贫血患病率并对可能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94例老干部总的贫血患病率19.73%,男性23.08%,女性13.13%(P<0.05),且≥90岁贫血患病率28.6%,<90岁为13.7%(P<0.01),Hb与TG、CHO、ALB、eGFR、ALT、BMI之间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贫血患病率随增龄逐渐上升,男性高于女性,提示改善营养状况、维护肾功能可能对预防老人贫血有益。

  • 标签: 南京地区 高龄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贫血患者90例资料,按照贫血类型分为贫血甲组(地中海贫血)和贫血乙组(缺铁性贫血),另选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三组受检者进行相关的血液检验。结果贫血甲组RBC、RBC/MCV指标值显著高于贫血乙组和对照组(P<0.05),贫血乙组RBC、Hb指标值显著低与贫血甲组和对照组、而RDW值则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贫血甲组与贫血乙组的MCV和MC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贫血甲组灵敏度94.53%,特异性66.58%,符合率76.89%;贫血乙组灵敏度95.80%,特异性68.56%,符合率79.3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经济实用、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贫血类型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0~76岁。临床上有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10例患者中,8例患者达到了临床治愈的各项检验指标,2例患者程较长,通过临床治疗及护理病情得到了缓解。结论我院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是有效的,患者的病情改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儿童贫血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评估儿童营养现状。方法以2013年9月-2014年8月前往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00名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年龄分组。其中试验组148例,年龄段分布在6到12个月,对照组152例,年龄段分布在1到3岁。通过测定两组儿童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来确定儿童是否贫血,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解,以确定儿童贫血原因。结果在300例参与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中,有32例患有贫血,其中,1到3岁年龄段组的患病率要高于6到12个月龄的试验组。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儿童贫血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儿童挑食和母亲有贫血史,而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儿童贫血患病率没有直接联系。结论降低贫血患病率的有效途径是对儿童的饮食行为进行合理指导,加强对父母关于儿童营养搭配知识的普及,纠正儿童的偏食行为。

  • 标签: 儿童贫血 影响因素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鉴别诊断,而实验组患者给予血液检验,然后对检验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6%,高于对照组的89.23%,同时实验组患者的RBC、Hb指标高于对照组,而Mev、MCH、RDW-CV等指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贫血患者进行临床鉴别诊断时,为其提供血液检验,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指标的准确性,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贫血鉴别诊断 血液检验 临床效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当一群极具攻击性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内肆虐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杀灭而是对其进行转化和“策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让人耳目一新,研究人员称,该发现有望为白血病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站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发育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方案。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在体外对造血干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增作用,本文对基质细胞促进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基质细胞 共培养 体外扩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科40例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和维生素C进行治疗,观察患儿贫血的临床疗效。结果34例患儿治疗效果为显著,4例患儿治疗效果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5%,38例患儿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均已达到标准,或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和维生素C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 防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方法择时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艾灸辅助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对照组86例采用常规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观察组8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方法,于早上7~9时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并嘱咐家长给患儿艾灸相应经络穴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方法择时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艾灸在辅助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方面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午流注 辅助治疗 小儿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医治的不同性质的贫血患者60例,在选取健康体检者60名,对比两组血液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贫血患者与对照组健康相对比发现其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以及血红蛋白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利用血液检验影响大,可根据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液状况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病因进行正确的判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贫血 鉴别 血液检验 意义
  • 简介: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指利用血液透析挽救患者生命,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过渡方法。近年来,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终末期肾病患者也逐年递增。目前除了慢性肾炎发展而导致的尿毒症进行维持性透析外,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导致的尿毒症也会采用此治疗方法。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相对缺乏及各种尿毒症毒素、炎症因子等原因造成。

  • 标签: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贫血
  • 简介:摘要地中海贫血是我国临床中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本文主要针对α地贫进行研究,重型α地中海贫血多会导致在妊娠末期胎死宫内,或出生后数分钟内死亡,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本文综述产前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进展,探讨在产前诊断地中海贫血的有效措施,做好产前诊断预防工作,降低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率,全面了解产前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现状。

  • 标签: &alpha 地中海贫血 诊断进展 基因诊断 产前地中海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因素。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到我院进行体检的189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所有儿童的血红蛋白等辅助检查结果、喂养方式以及辅食的添加情况等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喂养方式、不同辅食添加方式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的差异,以探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因素。结果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周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度较低;不太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情况是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因素。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多发于1周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应注意科学母乳喂养,并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及时添加辅食,补充铁元素,同时要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大力宣传纯母乳喂养的优势的同时注意提醒儿童家长及时添加辅食,尽力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发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孕期保健及及产前检查重视了,孕期做产检的孕妇较前明显增多,所以发现了很多孕期贫血的孕妇,但有些孕妇直到临分娩前才发现贫血,这为分娩及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尤其在清水这个相对闭塞及贫困的县城,没有血站,取血困难,无形中增加了孕妇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所以早期发现妊娠期贫血,早期接受治疗,至关重要,故本文总结在清水县医院定期做产前检查妊娠妇女妊娠期贫血患病的状况,分析妊娠期贫血对胎儿及产妇的影响,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方法对126例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妇女妊娠期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孕早期及孕晚期和孕期贫血发生率,并提出相关策略。结果调查期间孕妇患病率为21%,孕妇贫血主要发生在孕中期及孕晚期,并与孕妇的生活饮食习惯,所从事职业,孕产次及孕期接受宣教指导相关。结论孕期贫血主要发生在孕中晚期及多胎多产孕妇,因此,应充分做好孕前准备,均衡营养,孕期产前检查时发现并纠正贫血,以减少孕期贫血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

  • 标签: 孕期贫血 危害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2016、2017年例行体检的420例儿童作为对象,设为三个组别,每组140例,分别就其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三组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相关性。结果2015年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均处于最高水平,2016年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均处于中等水平,2017年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均处于最低水平,三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正逐渐降低,患儿如果罹患小儿佝偻病,患贫血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二者发生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 标签: 小儿佝偻病 小儿贫血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行骨髓检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时期收治的无血液病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血液学及骨髓检查。结果在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且在骨髓增生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行骨髓检验诊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100.0%)优于对照组(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整体护理方式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患者对此护理模式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缺铁性贫血 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