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认识电子手腕血压计与水银台式血压计检测血压相比较,电子血压计的等同性、准确性,以便更好应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对268例体检者进行了电子手腕血压计与台式水银血压计检测高血压对比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经统计分析得出两种血压计测得值之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具有较好的等同性(P<0.05),SP的相关系数r1=0.845,DP的相关系数r2=0.704。分布情况以及检出血压增高情况显示,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标准时,检出高血压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89.7%,符合率90.3%。因此,两种血压计测得的血压值具有较好的等同性,即信度好;判断高血压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及准确性高,效度高。

  • 标签: 电子手腕血压计 水银血压计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及最佳的血压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3月~7月进行体检的长期居住广州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9例,对其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并测量卧位及立位后0、2min血压和心率,对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分析体位性低血压组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随着高血压分级升高而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组的左室肥厚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血压控制在130~139/70~79mmHg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最低.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靶器官损害的危险较高,130~139/70~79mmHg可能是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最佳的血压范围.

  • 标签: 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随访联合家庭自测血压血压控制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内社区随访的6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社区随访)和实验组(30例,社区随访联合家庭自测血压),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血压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随访联合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有效增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血压的控制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老年高血压 社区随访联合家庭自测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原因,制定相应控制对策。方法收集剖宫产病例共1680例,对剖宫产病历资料按时间段分为两组A组(2003年~2007年)和B组(2008年~2012年)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两组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A组病例平均剖宫产率为45.2%,而B组病例平均剖宫产率为6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剖宫产指征中难产一直居于首位,B组中社会因素上升到第1位。结论剖宫产指征已超出医学指征范围,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因素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要加强孕妇产期相关知识宣教工作,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从而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率 指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血脂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20例老年人按年龄分高龄组(>90岁)、老年组(75~89岁)、老年前期组(60~74岁)3组,抽空腹静脉血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2C)、总胆醇(TCH)、甘油三酯(TG)四项,观察了各组血脂平均水平,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高龄组HDL2C、LDL2C、TCH水平明显低于前两组,老年组TCH、TG水平低于老年前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HDL2C、LDL2C较老年前期组也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其血脂水平异常有所不同,应根据血脂变化规律进行干预,而并非所有老年人都需要服用降脂药。

  • 标签: 血脂 老年人
  • 简介:人到中年,身体在悄悄地走向衰老,逐渐出现肌肉收缩力减弱、动脉硬化、肝。肾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生理改变。同时又因工作、经济、家庭等诸多原因引起生理和心理压力过重而加速机体的衰老。所以说在这个阶段应特别注意加强养生保健。

  • 标签: 生理变化 养生保健 中年 肌肉收缩力 肾功能减退 动脉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亢组)31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减组)49例,均空腹抽取静脉血5ml。采用酶法检测甲亢组患者血葡萄糖水平及两组患者血脂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TT3TT4TSH水平。结果甲亢组治疗后TSH、TT4、TT3、Tring、TCh、LDL-C、ApoA-I、ApoB、HDL-C、L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甲减组TSH、TT4、TT3、LP(a)、Tring、TCh、LDL-C、ApoA-I、Apo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异常变化,对患者的血脂和血葡萄糖的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密切注意其血脂、血葡萄糖的波动,才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血脂代谢 血糖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美托洛尔的治疗,做好血清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就诊时间在2021.1-2022.1月之间,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使用地高辛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做好对应效果的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NT-proBNP、QTd水平分析,其中常规组NT-proBNP、QTd指标分别为1.79±0.56μg/L、64.68±3.54ms,试验组指标中NT-proBNP、QTd指标分别为1.69±0.13μg/L、57.28±4.9ms,经比较,两组患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美托洛尔治疗,能够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整体效果较好。

  • 标签: 高血压心脏病 美托洛尔 血清NT-proBNP QTd
  • 简介:摘要高血压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在60、70年代一般都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一般年龄都在45岁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飞速增长,生活的现代化,出现了吃的好,少劳作,加之许多人不注意饮食及体育锻炼,使人们的体型日渐丰满,肥胖已成为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随之而来的疾病发病率也快速增长,高血压发病年龄也逐步年轻化,20、30多岁发病率升高迅速,成为当前的棘手问题。

  • 标签: 高血压发病机理 生活护理要点
  • 简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胥海斌:颈椎病可能会引起血压增高或降低,主要以血压增高为常见,称为“颈性高血压”。与颈椎病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发生功能紊乱有关。因此,除了定期检测血压外,还要改善坐姿,减少劳损,每次低头或仰头超过30分钟应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

  • 标签: 血压增高 颈椎病 副主任医师 颈性高血压 肌肉紧张度 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