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变化规律。方法对10例高血压患者在服药状态下血压变化规律的观察。结果不同时间血压有一定的差异性。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变化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血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与防治妊娠期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300例医院收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患者的病历档案以及孕产妇保健资料观察患者从产前至产后30天的血压情况以及变量关系,并使用条件分析法对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产后30天血压恢复正常有267例,痊愈率为89.0%。通过条件分析法发现年龄>30岁、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高血压持续的相关因素。结论大部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产后其血压可自行恢复正常。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产后血压变化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对社区高血压病随访前后血压变化及用药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7年温州市鹿城区蒲鞋市街道锦园社区60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共178人进行社区综合管理,一年后观察结果。对这178例患者都建立起完善的专用档案,记录他们的身高体重、血压水平、心脑血管病史等。时间频率为每三个月随访一次,记录用药、血压情况,进行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培训。一年共4次随访后观察结果。结果基线调查时血压达标率为51.7%,一年随访后血压达标率上升到70.9%,较基线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达标率、治疗率、知晓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压变化 用药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地探究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情况,然后进一步分析策略变化和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内在联系。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我院在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收治的18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按照回顾性分析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对于其1个月之后身体功能的缺损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判断,进而对其恢复情况进行相对应的精准评价。结果:对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1个月的随访发现,在患者中有21例出现死亡现象,占总比例的11.5%,有161例患者存活下来,占总比例的88.5%;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发现,有26例患者出现致残或者死亡的情况,占总比例的15.7%,有139例患者存活,占总比例的% 84.3%,其余患者没有调研成功。

  • 标签: 脑卒中 急性期 血压 变化规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58例,设高血压无糖尿病肾病组60例作对照,全部作动态血压测定,比较2组间各动态血压值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SBP/dSBP有显著性差异(P<0.05),nDBP、nDBP/dDBP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及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高血压 动态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银丹心脑通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后不良反应及血压变化。方法 选取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90例高血压病例样本为研究对象,以电脑Excel表格将样本分组,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比组实施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银丹心脑通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治疗后,综合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后不良反应及血压变化。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水平下降幅度更优,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6.67%(3/45)低于对比组 28.89%(13/45),差异显著,P

  • 标签: 银丹心脑通 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 不良反应 血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褪黑素(MT)和ET、NO水平,探讨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80例,其中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各4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40例,选择同期40例正常非孕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ET、NO及MT值。结果与对照组和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ET水平均明显升高,而MT、NO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ET水平升高,MT、NO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血清MT水平与血清NO水平呈正相关,与ET水平呈负相关;ET水平与NO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MT、ET、NO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及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疾病 MT ET NO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高血压患者、正常妊娠者、正常未孕者各40例,测定并比较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未孕组相比,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TC、TG、HDL-C、LDL-C、ApoAI、ApoB、Lp(a)等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G、LDL-C、ApoB显著增高(P<0.01),而ApoAI却显著减低(p<0.01),TC和Lp(a)明显增高(p<0.05),而HDL-C却明显减低(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孕妇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妊娠期间定期监测LDL-C、ApoA/ApoB比值及Lp(a)的变化,对预测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疾病 血脂 载脂蛋白 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团队管理6年来社区居民服用降压药物品种的变化血压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取系统抽样抽取120位居民,统计每年服用短效药和长效药的比例、每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和血压标准差,然后比较6年来平均血压变化血压标准差的变化,以计算出的血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经过全科团队的管理,居民服用短效药物的比例逐年下降、服用长效药物及联合用药的比例逐年上升,血压呈现总体下降趋势,血压变异性逐年缩小。结论防治高血压已由单纯降低血压向改善高血压并发症及心脑肾外周血管等器官损害为目的转变。全科团队的干预,改变了居民服药品种,服用短效药物的居民比例逐年减少,服用长效药物的居民比例逐年增多,这种效果对居民的血压血压变异性产生了正面影响,而且影响是长久的。

  • 标签: 社区 慢病管理 血压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8例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224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常规心电图、床边心电监护仪或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结果在以上224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变化的为151例,发生率为67.41%,其中主要为窦性心律过速,其次为缺血性改变、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各类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等,轻度轻度妊高症的患者为101例,发生心电图改变的为14例,发生率为13.86%;中度妊高症的74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改变的为26例,发生率为35.14%;重度妊高症49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改变的为28例,57.14%,(p<0.05)。结论这就说明心电图可以有效检测出患者心脏变异情况,评价患者心脏首位神经调节功能,因此妊高症患者定期检测心电图,可以降低对产妇和胎儿的危害,为临床治疗提高专业的数据。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心电图变化 临床意义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多数需要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在透析治疗中,患者血压的升高和降低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因此,维持血压稳定是各透析中心十分关注的课题,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就患者血压变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 标签: 血压变化 护理对策 透析治疗 患者 原因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08例高血压患者和8O例健康体检患者的血尿酸进行检测和对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会引发高尿酸血症,血U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监测血尿酸水平对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尿酸 原发性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和脑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将延续护理5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不进行延续护理的55例作为对照组。对采取以上两种护理方法,进行功能评分,对病人以后的半年里进行相关的面一度调查,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应用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同时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化以及降低脑出血发病率起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和脑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血压变化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病后血压始终平稳的持续在正常范围内或发病前基础血压水平者,预后良好;血压先增高而后被控制者预后次之;血压增高顽固,始终未能控制和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者,预后最差。讨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病死率高。在影响本病预后的因素中,动脉血压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及时而适度地控制动脉血压、特别是对血压顽固性升高或持续低于脑出血前基础血压水平,甚至低于正常血压水平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对降低病死率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动脉血压 变化与预后 关系
  • 简介:目的利用无创方法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动脉血管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方法:应用博时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系统及超声诊断仪对349例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进行踝臂指数(ABI)、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检测,并与同期受检的201,例血压正常人群、303例原发性高血压1级患者及77例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受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异常检出率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增高,而低于原发性高血压1、2级组,且正常高值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1、2级组分别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而踝臂指数异常的检出率均较低,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1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083),但以上三组分别与原发性高血压2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尚未发展至高血压阶段时已经开始出现动脉血管功能和结构的损害,表现为血管顺应性下降,僵硬度增加,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甚至出现管腔狭窄及堵塞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血压正常高值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华南汉族青年脑梗死的血压、血脂、血糖变化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国华南地区年龄<45岁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对象,与年龄大于45岁脑梗塞患者以及<45岁的正常人做对照分析,比较3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均高于正常人,而上述指标在45岁以上脑梗塞者又高于小于45岁脑梗塞者。结论45岁以下脑梗塞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人,但又低于45岁以上脑梗塞患者。说明低龄脑梗塞有不同于高龄脑梗塞的发病机理,针对这一特点,在临床护理中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 标签: 青年脑梗死 血压 血脂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