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李安的3D电影《比利·恩的中场战事》采用前所未见的4K、120帧拍摄与放映规格,带来高清晰度与爆量细节,令表演、化妆、灯光、摄影等传统电影戏法备受考验,也刺激电影工作者思考如何处理这个新的感知媒介。

  • 标签: 清晰度 写实 表演
  • 简介: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几年前就指出,影视是活跃文化生活的主要工具,也是进行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全军影视工作表彰会上,杨秘书长重申,加强政治建设必须重视影视工作。对于基层部队来说,如何搞好影视工作、充分发挥影视的教育功能?请看南京军区“襄阳功团”取

  • 标签: 影视评论 影视工作 杨白冰 南京军区 政治建设 政治教育
  • 简介:在(MulhollandDrive,2001)中,戴维·奇在欲望的经验和幻想的经验之间做出一种电影化的区隔,与此同时,现实可以伪装,幻想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纸通往现实的特别通行证.

  • 标签: 林奇 戴维 霍兰 好莱坞 导航 颂扬
  • 简介:班尼·沃尔什是好菜坞经验丰富的执行制片人。驾驭得了《超凡蜘蛛侠》这样的超级大片,也制作过《追风筝的人》这样颇具人文情感的独立电影。班尼特对中国有着颇深的感情,早在2002年,便经人介绍,协同昆汀-塔伦蒂诺来北京拍摄《杀死比尔》,与韩三平和黄建新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又带着自己的拍摄团队奔赴新疆,拍摄《追风筝的人》。

  • 标签: 制片人 《追风筝的人》 想象力 导演 保障 《杀死比尔》
  • 简介:泰国写实题材的电影,从外部形态看,泰国新浪潮电影的洗礼和技术上的进步让泰国电影的视觉风格强烈,叙事形式多元;但在现代的视听和变异的叙事策略背后,透露出来的是偏向传统和本土的审美观。

  • 标签: 影像 叙事策略
  • 简介:20世纪80年代鼎盛期的中国动画喻示后人的,向来是"民族化"之特征与遗产。然而拨开历史的幔幕可以发现,中国动画史从来就没有缺席过海外动画的塑造和影响。围绕这些域外动画在中国动画建构进程中起到的作用,梳理分析其细节和重要性便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中国动画界向海外动画片的模仿和学习是空前的,而日本等部分国外专家在中国直接参与的工作延伸到了建国之后;整个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及东欧动画的交流,让中国动画人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产业架构和风貌;80年代之后,无论是艺术家的创作还是其个人的海外关系网,让中国与世界动画的交流更加紧密,同时,全球动画产业的同质化和艺术动画的退潮,使得中国动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历史发展轨迹中总结得失,是中国动画融入世界动画版图的必经之路。

  • 标签: 中国动画 跨文化交流 他者
  • 简介:除了熟稔僵尸片的电影发烧友,对于当下的主流观影人群,陈友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但足够了解的话会知道,是堪称“男团鼻祖”、当年红遍东南亚的“温拿乐队”的成员,也是第一个把张曼玉捧上影后宝座的导演。

  • 标签: 电影 发烧友 东南亚 张曼玉 乐队 导演
  • 简介:研究努艾尔的愉悦之一,在于每次重看他的影片,你会发现它们总比你事先所想象的更深了一步,永远都有崭新的切入点。我想这部分是由于能够平衡的思想来源中最激进的方面,无论是西班牙流浪汉电影中的颠覆

  • 标签: 布努艾尔 数字媒体 互动选项式叙事 电影制作人 电影技术 术语
  • 简介: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对时尚品味独特,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然而她又命运坎坷。她在白宫时期及其后的生活,一直是美国公众关注的焦点。接下来我们将盘点十件你可能不了解的关于她的秘闻。1.她曾做过记者和摄影师1952年,在结束了纽约瓦萨学院、索邦大学与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游学和本科教育之后,杰奎琳应聘了《华盛顿时代先驱报》记者职位,这是她的第一个工作。作为一位“调查摄影师”,这位未来的总统夫人游荡在首都华盛顿的街头巷尾,她采访路人问他们各类问题,

  • 标签: 杰奎琳 奥纳西斯 时代先驱报 乔治·华盛顿 洛特 卡米
  • 简介:英国16世纪诗歌、戏剧的文学巨匠: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Marlowe,1564-1593)和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前者被看作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或现代早期戏剧文学的先驱,后者被视为英国乃至世界戏剧文学的巅峰人物。尽管在英国数百年的戏剧文学研究史中,马洛对莎士比亚影响巨大,但仍有研究者偏爱于将他俩的个人

  • 标签: 商人马洛 威尼斯商人 岛犹太人
  • 简介:【上接第三期】三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经典戏剧作品,《马耳岛的犹太人》和《威尼斯商人》反映出作者许多彼此相似的、反传统的犹太观。首先,马洛与莎士比亚在作品中都认可犹太人的商业成功,着意将巴拉巴斯和夏洛克刻画成守法经营的商人,并将巴拉巴斯和夏洛克对财富的追求与他们对金线的吝啬结合起来,表达了对犹太人财富观的一种肯定。在《马耳岛的犹太人》第一幕第一场,马洛就表现了巴拉巴斯在商场上英雄般的气度。当商人向巴拉巴斯报告的商船已经平安到达,巴拉巴斯命令他:'去,让他们靠岸,让他们带上入关证明,我希望他们在海关的信用就和我在场时一样好。给他们送去六十匹骆驼、三十头驴、二十辆马车,驼运货物。你是不是我的一

  • 标签: 商人马洛 威尼斯商人 岛犹太人
  • 简介:兆华是北京人艺著名的"大导",从《绝对信号》开始,兆华坚持先锋戏剧实验,为中国话剧舞台开拓了一条中西合璧,传统和现代交织的道路。兆华擅长排演著名剧作,我们也注意到了1990年导演的《哈姆雷特1990》和2007年导演的《大将军寇流兰》这两部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改编莎剧永远是戏剧导演的终极梦想和终极难题。几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无数剧团排演,如何结合本国的戏剧特性,观众的欣赏习惯,将本国的,当代的价值观念与莎士比亚作品中蕴含的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普遍价值结合起来。是所有排演莎士比亚作品的剧团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 标签: 林兆华 舞美设计 莎士比亚作品 话剧舞台 北京人艺 戏剧特性
  • 简介:在今年举办的法国FIPA(飞帕)电视节上,英国鲁内尔大学传播学硕士冷凇与FIPA评委、瑞士尼翁真实电影电视节主席吉恩·佩雷(yeanPerret)进行了一次有关纪录片创作的深入访谈。本刊将此次访谈全文刊载,希望对国内业界同仁的工作有所帮助。吉恩·佩雷(JeanPerret),1952年出生于瑞士。电影剧作家,在瑞士多所大学任教,是符号学、美学、社会学、电影学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吉恩·佩雷同时担任瑞士“真实电影”纪录片组织总经理,1995年创办瑞士尼翁真实电影电视节(尼翁真实电影电视交易市场)至今,任主席。曾于2001年造访中国,任第六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委员会委员。

  • 标签: 四川电视节 纪录片创作 真实电影 国际化 瑞士 主席
  • 简介:美国独立电影导演理查德·克莱特拍摄的"爱在"系列三部曲非常特别,有很多值得评说之处。在评说之前,我想先引用美国诗人弗罗斯的一首诗《未选择的路》,这里只节选了首两句与末五句: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首诗的寓意让人惆怅:人生歧路重重,你只能走一条,但不免会怀念着另一条,尤其是不如意的时候,你或许会想。

  • 标签: 人生道路 电影导演 三部曲 克莱特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 简介:作为西方人,我们总倾向于在传统逻辑的话语范围内描画各种不同的刺激因素,去迎合那种在自身经验中大量存在的,最终可浓缩为单一的或聚合的整体的,由无休止的事件、人物和影像构成的概念.在(2001)这部从首映之日起就令观众困惑不已的影片中,戴维·奇成功地将连贯性逆转,通过服从于非逻辑的时空、心理和语言条件的"意义"(直觉的和情感的感知)营造出影片人物和超现实主义世界的传统"意义"(逻辑).尽管批评家就能否从中推导出逻辑的意义这一问题存有分歧,但意见对立的双方,在认真研究和反复观看影片时,不是无意忽略就是有意掩饰了奇对未知领域以及对于语言结构的不信任所表现出的美学兴趣.这方面的缺失,使奇及其影片损失巨大,事实是否如此尚可争辩.在观看时,考虑到奇对于意义话语的美学原则是很重要的,这会为如何将传统逻辑话语服从于非逻辑话语的过程提供一个缜密的解读.本文要仔细研究的是丽塔(劳拉·埃琳娜·哈饰)这个人物以及作为延迟范例的寂静俱乐部场景.这些范例能使我们看到,只要领会了奇的美学标准,就可以更充分地评价和理解中的超现实世界,在那个世界中,关于"真实",是通过未知的一切--直觉和情感"话语"的流动和有节奏的推进--被"感知"(感觉和知道)的.这些可以被理解为矛盾或无意义,理解为象征语言的缺席--概念界线的模糊.

  • 标签: 连贯性 林奇 戴维 霍兰 乐队 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