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凯文·科斯特纳(导演并扮演邓巴):●作为一个导演,你必须提醒人活着像什么样,没有气儿了像什么样。你必须提醒他,在离他两英尺远的地方有人被杀死了。你必须提醒他,他正要想骑的马象征着生命与死亡。如果这对演员有帮助,我真高兴这样做。

  • 标签: 创作人员 邓巴 科斯特 扮演者 活着 苏族
  • 简介:2016年6月,我作为话剧《铁血道钉》的编剧,与佛山艺术剧院的负责人一道,到北京参加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复评答辩。《铁血道钉》是近两年本人创作的、以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为题材的历史话剧。由于题材重大,而且剧本相对成熟,通过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复评答辩,成为了年度扶持项目。这是本人创作的、继话剧《康有为与梁启超》后的第二部获国家艺术基金扶

  • 标签: 研究话剧 詹天佑研究 话剧道钉
  • 简介:2007年和2008年,江苏省柳琴剧团组织申报的“江苏柳琴戏”,分别批准入选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为了能使“江苏柳琴戏”这一地方戏曲剧种,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通过积极改编、移植、创作排演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使剧团演员、主创人员锻炼提高和掌握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真谤,

  • 标签: 艺术创作 柳琴戏 《孽海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笔 地方戏曲剧种
  • 简介:作为1930年代左翼一员,孙师毅在影剧批评和影剧创作等方面多有建树。他不仅重视电影和话剧社会价值,还重视它们的艺术价值;他的电影和话剧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意识、阶级意识和真实的时代生活气息。

  • 标签: 孙师毅 电影理论 剧本 话剧 左翼
  • 简介:大型纪录片项目《腾飞的翅膀》是在2016年12月启动的。第一次前往北京新机场建设工地采访的时候,机场主体结构的总工程师段先军就给我们打了几个很生动的比喻:建成后的北京新机场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地下的轨道交通系统相当于放进去一个北京火车站;地面的大跨度空间装得下一个水立方;最大的混凝土楼板面积拖得起整个鸟巢;79个近机位的飞机如果首尾相连,可以从长安街的东单排到西单。

  • 标签: 纪录片 创作手记 轨道交通系统 建设工地 总工程师 主体结构
  • 简介:在2013年的香港电影市场中,香港合拍片成为内地电影票房的绝对主力,香港本土片后继乏力,表现惨淡。与内地不同的是,香港电影市场依然被好莱坞所占据。2013年的香港电影在产业格局上表现出了鲜明的特征,合拍片在整体质量上的提升,香港与内地影人更加面对现实的紧密合作,视觉大片和中小成本制作共舞的格局,商业化营销模式的日趋成熟,新技术的不断尝试,对中国当下社会现实的积极关注和思考,都使两地电影业和电影人的合作不断加深。尤其是香港合拍片在市场和电影艺术创作上的积极推动作用,为整个华语电影的发展和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香港合拍片 融合 创新
  • 简介:1964年3月9日,出生于法国巴黎。1968年(4岁)因父母离异,与姐姐一同被送往省寄宿学校。1976年(12岁)开始接受演技训练。1981年(17岁)导演并主演了一部学生作品《国王出走》。

  • 标签: 创作年表 朱丽叶 生平 1968年 法国巴黎 父母离异
  • 简介:<正>一探求点东西片子拍完了,人也拍木了,自己也看不出哪好哪坏,更准确地说,看不出哪好了。别人一说这片子那好,自己就怀疑这是在说过头话。这可能是我在科影的最后一部片子,如果这个小结还能给大家留下点有用的东西,按传统说法是“经验教训”,我也就踏实了。

  • 标签: 昼夜节律 科教片 创作 经验教训 镜头 画面
  • 简介: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中国画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文化,主要采用笔墨进行创作。从技巧上分析,中国笔墨文化是使用线条和水墨来创造惊艳绝伦的绘画效果,画家亦是通过对线条和水墨的经营来构造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今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发展,迎合当代受众的审美观念,通过笔墨更好地表现现代人内心生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新方向。

  • 标签: 中国画创作 中的笔墨 创作中的
  • 简介:王东辉和张文伯是当下两位颇具代表性的青年电影人,前者从海外归来后跨界变身独立电影制片人,后者则是本土跨界成长起来的电影营销专家。他们的从业过程与近十年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个生态变化几乎同步。他们的经历、感悟和思考,他们的专注和自我学习态度,他们以及其他青年电影人在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一些看似微观但却重要的节点上留下的印记,可能都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当下中国电影各种现象和变化无法忽略的一个角度,是我们想象中国电影未来不可或缺的一个支点。改变和推动世界的力量有很多种,青年人的从业理想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充满创造力、想象力和实干精神的青年群体的存在,中国电影的发展才具备了指数化增长的条件。

  • 标签: 第三个人 从业经历 中国电影 电影市场 类型片 数据分析
  • 简介:当下动画创作对于中国题材和中国元素越来越重视,形成了一股别具一格的“中国风”。从1998年的《花木兰》到2008年的《功夫熊猫》,十年问美国动画的创作发生了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变化。本文将通过对两部影片创作中“中国风”的“变”与“不变”的比较,来探讨和反思中国动画创作的现状与未来。

  • 标签: 动画创作 中国风 突破与传承 中国动画创作 反思与启示
  • 简介:宁浩是中国电影过去十年的风云人物,他以类型为纲,文化为里的喜剧创作不仅实现了电影产业最为看重的可复制,为中国喜剧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类型模板,还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内涵,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关注社会底层的责任感。但他对类型的探索并没有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以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范式,同时还被自己过强的表达欲所绑架,最终没有完成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

  • 标签: 宁浩 类型片 现实主义 电影作者
  • 简介:电影向来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生活内容,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在农村,多年来老一辈基层电影工作者用心血浇铸着电影事业之花,这朵花曾经闪烁过耀眼的光芒,并激励着后来的年轻电影人继续奋斗。

  • 标签: 人民群众 党的路线 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方针 基层
  • 简介:在中国当代摄影师中,侯咏电影摄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不仅能以汪洋恣肆的影像之水墨泼洒出戏剧风格的电影之画,也能用平实敦厚的摄影机之笔描绘出写实风格的质朴诗篇。在两种风格的辗转变换中,不难看出,贯穿始终的是创作对形式与内容之间依存关系的独到见解。在不断的创作实践创作中,侯咏建立了兼容并济的视觉体系。

  • 标签: 戏剧风格 写实 兼容 形式与内容
  • 简介:对于现实题材的戏剧、影视剧的人物服装来说,由于其情节和反映的内容大多都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是同一的,因而不同类型的人物都有不同类型的服装。例如剧中的工、农、商、学、兵、等人物都有固定的制式服装。人物的生活服装,每个年代都也都有每个年代的基本样式。而且得到这些服装的样本也很容易。基于这种情况,作为一个服装设计师来说,还需要不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又如何设计呢?这个问题不但对许多业外人士来说是模糊的。

  • 标签: 业外人士 服装设计 现实生活 形态设计 电视剧制作 解放军战士
  • 简介:地方戏剧与地方曲艺是城市电视文艺节目中的重要内容。那是不是电视媒体在播出时,只要简单地把它们搬到荧屏上就行了?甚至可以把一些原来在田间地头演出的、有粗俗内容的剧目和曲目也原封不动地播放出去?笔者认为,一些地方戏剧与地方曲艺节目,特别是散落于民间的一些地方曲艺带有一些低俗化倾向,作为大众媒体的城市电视台,在播出时一定要经过选择、删改、加工、编辑,以求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 标签: 城市电视台 曲艺节目 地方戏剧 电视媒体 播出 电视文艺节目
  • 简介:时隔16年,复排后的《生死场》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原班人马,原来的导演。《生死场》的首演是当年热议的文化事件,田沁鑫当年还只是青年导演,现今早已跻身名导行列。无独有偶,国话王晓鹰、查明哲、孟京辉三大导演此前也都复排了各自的代表剧目。经典复排,可能是院团年度演出计划的一项,可能出于重新阐释的需要,可能是弥补剧本荒的空档,也可能是利益的驱使。而近期国话的扎堆复排,似可作为论说一番的现象。从经典剧目在时间轴上的分布看,可以清晰窥见戏剧原创力退化的事实。

  • 标签: 原创力 退化 戏剧 《生死场》 集体 话剧
  • 简介:菲利普·洛佩特编纂的《美国影评人文选:从默片时代到现在》(增订版)(以下简称《美国影评人文选》一书编选7自20世纪初一直到21世纪以来美国主要知名影评人的重要文章。该书于2006年首次出版,当时收录影评人69位.2008年又增加了3位与网络影评关系更为紧密的当代影评人,使其收录作家达72位.成为美国电影百年来涵盖面最广、最全面的历史文集,在美国影评界及普通读者中都引起了较大反响,是一部了解美国电影评论史的必读之作。

  • 标签: 电影评论 美国电影 文选 创作 普通读者 增订版
  • 简介: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与现代主义框架下,中国微电影创作呈现出草根派、主流商业派、学院派三分天下的局面.在资本的诱导下,草根微电影和学院派微电影很容易湮没在商业主流微电影的洪流中遁入“失我”状态.其中,一部分学院派微电影创作试图挣脱资本的束缚,自觉担负着重建微电影价值体系的重任,而学院派的初始阶段——学院微电影正是其中的一支.当前中国学院微电影呈现出“稚真与青春”的笔调,彰显了不以资本为主导的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但也面临亟待突围的瓶颈.

  • 标签: 学院微电影 价值体系 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