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地佐辛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武警海警总队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联合地佐辛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机械痛觉阈值、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 h、24 h、48 h伤口周围痛觉阈值分别为(119.52±20.42)分、(120.19±17.44)分、(120.94±20.7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08.42±15.24)分、(107.63±16.83)分、(108.47±17.82)分(t=0.01、0.00、0.01,均P < 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前臂痛觉阈值分别为(109.93±15.87)分、(110.79±22.8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7.07±16.49)分、(95.63±24.06)分(t=3.37、2.74,均P < 0.05);两组术后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48 h内地佐辛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χ2=4.60,P < 0.05)。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采用联合地佐辛镇痛效果明显,且可有效预防痛觉过敏,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麻醉和镇痛 麻醉药,联用 疼痛测定 痛觉过敏 腰椎内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右美托咪定 地佐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大鼠心肌组织电传导速度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不拘,体重270~330 g,成功制备Langendo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12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对照组(C组)和组(D组)。K-H液平衡灌注15 min,C组继续灌注37 ℃ K-H液30 min,D组灌注含50 ng/ml的K-H液30 min。灌注结束后行程控电刺激,记录激发潜伏期,计算心肌组织电传导速度;然后取左心室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x43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激发潜伏期延长,电传导速度减慢,Cx43表达下调(P<0.05)。C组Cx43多数分布于细胞两端的闰盘处;D组有不同程度的端端连接向侧侧连接转变的趋势,且分布凌乱。结论可能通过下调Cx43的表达,改变Cx43的分布,降低心肌组织电传导速度,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心电描记术 连接蛋白43 心律失常,心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组50例、C组48例,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 min以0.2 μg·kg-1·h-1速度持续泵入直至手术完毕,C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气腹时间、手术麻醉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用药前(T0)、气管插管时(T1)、开始气腹即刻(T2)、拔除气管插管时(T3)及拔管后5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各时间点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气腹时间、手术麻醉时间及麻醉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1~T3时刻C组患者SBP、DBP及HR均较T0时刻显著升高(均P<0.05),而D组患者术中各时刻SBP、DBP及HR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3时刻C组患者的SBP、DBP及HR均显著高于D组(均P<0.05)。T1~T4时刻,两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均较T0显著升高(均P<0.05),而D组患者T1~T4时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均P<0.05)。C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33.33%(14/48),显著高于D组的8.00%(4/50)(χ2=9.676,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持续泵注,可有效增强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同时有效减轻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术中高血压的发生。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 麻醉,全身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exmedetomidine, Dex)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时心肌组织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230~27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D+I/R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LAD )30 min后松结再灌注6 h的方法构建MI/RI模型。Dex经右侧颈内静脉泵注,先以1.0 μg‧kg-1‧h-1泵注10 min,再以0.7 μg‧kg-1‧h-1泵注15 min。通过伊文蓝和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 3, 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TTC)双染色法检测心肌缺血面积及心肌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检测心肌组织ERS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 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 CHOP)及炎症因子IL-1β、IL-6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GRP78、CHOP、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D+I/R组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缺血面积增加(P<0.05),GRP78、CHOP、IL-1β、IL-6 mRNA水平升高(P<0.05),GRP78、CHOP、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I/R组比较,D+I/R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GRP78、CHOP、IL-1β、IL-6 mRNA水平降低(P<0.05),GRP78、CHOP、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Dex预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大鼠MI/RI时的ERS,减轻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质网应激 炎症反应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exmedetomidine, Dex)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及术后躁动(postoperative agitation, PA)的效果,并分析其对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行TURP的患者168,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舒芬太尼、丙泊酚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Dex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治疗。记录患者术后2、8、12、24 h VAS评分与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术后1、2、3 d POD的发生率,ELISA法检测患者术后24 h及术后1周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记录患者术后2、8、12、24 h MAP与心率,观察术后1周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 h Ramsay镇静评分,术后8、12、24 h 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当日,术后1、2 d POD发生率及术后3 d内POD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睾酮(testosterone, T)和雌激素(estrogenic hormone, 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 LH)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较术后24 h均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MAP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仅出现1例恶心呕吐,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TURP患者术后采用Dex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POD与PA的发生率,从而间接促进性腺功能尽快恢复,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谵妄 术后躁动 生殖激素
  • 作者: 陈涛 杜建龙 孙建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杭州 310006;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嘉兴 314500,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嘉兴 3145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杭州 31000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腹直肌鞘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开腹结肠癌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和Ⅲ级开腹结肠癌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成R组和RD组(前瞻性研究),R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D组患者给予0.5 μg/kg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术后两组均予吗啡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吗啡使用总量,首次吗啡需求时间,术后4、8、16、24 h运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与R组患者比较,RD组术后24 h吗啡总量减少[25(20~32)mg和30(22~38)mg,Z=5.00,P<0.001];术后第4 h[17(15~19)分和36(23~39)分,Z=23.04 P<0.001]、8 h[20(18~22)分和41(38~55)分,Z=25.47,P<0.001]运动时VAS评分较低;首次吗啡需求时间较晚[233(204~256)min和183(167~195)min,Z=4.367,P<0.001];术后恶心、呕吐少(20.0%和48.0%,P=0.037)。结论复合罗哌卡因可以增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的镇痛效果,延长有效镇痛时间,减少老年患者结肠癌术后吗啡用量,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自主神经阻滞 结肠肿瘤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小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84只,体重25~3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8):对照组(C组)、VILI组和组(D组)。C组保留自主呼吸,VILI组和D组机械通气4 h;D组于气管插管前静脉输注负荷剂量1.0 μg/kg 20 min,并以1.0 μg·kg-1·h-1的速率维持4 h。于气管插管前、机械通气1 、2及4 h(T1-4)时经股动脉采集血样测定PaO2。T4时每组取8只小鼠,处死后取肺,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总蛋白、IL-1β和IL-18浓度;取肺组织,计算湿重/干重比值(W/D比值),行肺损伤评分,采用RT-PCR法检测IL-1β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各组剩余20只小鼠用于观察24 h生存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VILI组和D组T3、T4时PaO2降低,24 h生存率降低,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总蛋白、IL-1β和IL-18浓度升高,肺组织NLRP3、ASC、caspase-1、IL-1β mRNA和IL-18 mRNA表达上调(P<0.05);与VILI组比较,D组24 h生存率升高,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总蛋白浓度、IL-1β、IL-18浓度降低,肺组织NLRP3、ASC、caspase-1、IL-1β mRNA和IL-18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减轻小鼠VILI时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有关。

  • 标签: NLR家族,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右美托咪啶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复合氟比洛芬酯预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且术前合并宫缩乏力高危因素产妇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年龄24~45岁,体质量50~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氟比洛芬酯组(D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30例。D组年龄(34.22±2.13)岁,体质量(64.14±4.18)kg,身高(158.22±10.19)cm;N组年龄(35.11±3.13)岁,体质量(65.21±4.95)kg,身高(159.84±11.27)cm。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D组在胎儿娩出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同时持续静脉泵注0.5 μg/kg,15 min泵注完毕。记录两组产妇入室休息15 min(基础值,T0)、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后15 min(T1)、术毕(T2)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产妇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恶心、呕吐、胸闷胸痛、高血压、心动过速、寒战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产妇需要静脉注射昂丹司琼、布啡诺补救例数。结果T1时D组MAP、HR分别为(84.40±5.20)mmHg(1 mmHg=0.133 kPa)、(67.25±5.13)次/min,明显低于N组的(92.84±6.12)mmHg、(91.44±6.5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恶心、呕吐、胸闷胸痛、高血压、心动过速、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0.00%、6.67%、0.00%、0.00%、0.00%,明显低于N组的66.67%、33.33%、56.67%、40.00%、36.67%、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时D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N组(P<0.05),T0、T2时两组MAP、HR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需要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或布啡诺补救例数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复合氟比洛芬酯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所致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氟比洛芬酯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DEX)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2组均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对照组术中给予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术中给予TAPB复合DEX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麻醉起效、持续时间;对比2组麻醉后2 h的神经阻滞、镇痛及镇静评分;统计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2 h,2组Bromage、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rince-Henr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结论TAPB复合DEX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镇痛作用较好,可提高其麻醉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腹横肌平面阻滞 右美托咪定 镇痛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滴鼻用于患儿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循证医学图书馆、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dexmedetomidine""intranasal drug administration""children""CT""MRI",中文检索词为"""滴鼻""患儿""CT""MRI",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3月18日,纳入并对比滴鼻与对照组(水合氯醛、氯胺酮或达唑仑)用于患儿CT或MRI检查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以镇静成功率和镇静诱导时间为主要结局指标,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次要结局指标,运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项RCT,总样本量1 167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滴鼻比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成功率更高[相对危险度(RR)=1.13,95%置信区间(CI)1.02~1.26,P=0.020],与达唑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滴鼻比口服水合氯醛所需镇静诱导时间更短(加权均数差-1.49,95%CI -2.87~-0.11,P=0.030),与氯胺酮滴鼻和达唑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滴鼻显著降低患儿的心率(RR=4.78,95%CI 1.85~12.35,P=0.001);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RR=0.28,95%CI 0.09~0.87,P=0.030);滴鼻与对照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滴鼻用于患儿CT或MRI检查的镇静成功率更高,且安全性好,但结论仍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磁共振成像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盐酸静脉输注;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比较两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3 d、7 d认知功能障碍(PCOD)发生情况,及术前和术后3 d TGFβ、Smad1和Smad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648.71±65.25)mg和瑞芬太尼用量(0.46±0.08)mg,均少于对照组的(837.92±57.53)mg和(0.59±0.14)mg(t=15.380、5.701,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COD发生率(术后3 d:8.00%,术后7 d:12.00%)低于对照组(26.00%、34.00%)(χ2=5.741、6.832,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 TGFβ(0.45±0.09)、Smad1(0.37±0.06)和Smad2(0.36±0.04),均低于对照组的(0.60±0.18)、(0.47±0.08)和(0.42±0.11)(t=5.271、7.071、3.625,均P<0.05)。结论用于老年人胃癌根治术可降低术后PCOD发生率,且可下调TGFβ/Smad蛋白通路表达。

  • 标签: 胃肿瘤 手术期间 认知障碍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蛋白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深圳市宝安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拟行急诊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68.42±4.86)岁,年龄范围为60~8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组与生理盐水组,每组30例。组将配成浓度为4 μg/ml的溶液,全身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负荷量0.5 μg/kg,输注10 min,术中以每小时0.3 μg/kg泵注至呼吸恢复时(T5);生理盐水组在相同的时间段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术毕(T4)、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管活性药物(乌拉地尔、去氧肾上腺素、艾司洛尔、阿托品)和麻醉药物(丙泊酚)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T1、T2、T3、T4、T5时监测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术中出血量[(456.67±58.33)ml]少于生理盐水组[(505.00±71.1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丙泊酚[(867.33±52.06)mg]、乌拉地尔[(26.67±6.06)mg]、艾司洛尔[(11.67±7.47)mg]用量多于组[(693.33±41.81)mg、(13.50±3.97)mg、(1.33±3.46)mg],阿托品[(0.08±0.19)mg]用量少于组[(0.32±0.31 )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能使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减少丙泊酚和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的使用量,增加阿托品的使用量,且能减少手术出血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老年高血压 脑出血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啶对眼科手术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采用不同剂量啶的眼科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啶剂量分为低剂量组(n=40,0.50 μg/kg);高剂量组(n=40,1.00 μg/kg);对照组(n=45,未用啶),所有患儿均用0.375%的布比卡因行球后神经阻滞,分析患儿治疗前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三组患儿用药后镇静/警觉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用药15、30 min时高剂量组的镇静/警觉评分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三组患儿术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MMSE评分降低更明显。三组患儿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包括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及低血压,三组总不良反应、POCD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0~1.00 μg/kg剂量的啶能有效降低眼科手术患儿镇静/警觉评分且不增加认知功能异常或不良反应发生,可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

  • 标签: 眼外科手术 右美托咪啶 镇静 认知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EX)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镇静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12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复合组,每组56例。复合组选择0.8 μg/kg DEX 15 min泵注,在泵注5 min时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后给予丙泊酚0.8~2.0 mg/kg麻醉诱导和维持;丙泊酚组泵注与复合组相同剂量的生理氯化钠溶液15 min,在泵注5 min时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后给予丙泊酚0.8~2.0 mg/kg麻醉诱导和维持。比较两组不同时刻包括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进入声门时(T2)、到达隆突时(T3)、检查完成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效果包括警觉/镇静(OAA/S)评分,观察两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T0~T4时刻关于MAP、HR的时间交互、组间交互以及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比较,以及两组T0~T4时刻SpO2时间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两组在T1~T4时刻关于MAP、HR逐渐降低,其中复合组T1~T4时刻MAP高于丙泊酚组(P<0.05),复合组T1~T4时刻的HR低于丙泊酚组(P<0.05);两组T0~T4时刻关于OAA/S评分的时间交互、组间交互以及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复合组T4时刻的OAA/S评分高于丙泊酚组(P<0.05);复合组的苏醒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丙泊酚用量少于丙泊酚组(P<0.05),两组镜检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71%,低于丙泊酚组的41.07%(P<0.05)。结论DEX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能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镇静效果,利于患者唤醒且能减少丙泊酚使用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支气管镜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舒芬太尼 镇静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辅助全身麻醉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全身麻醉,联合组应用辅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T3)、手术结束(T4)时的血流动力学、BIS,并比较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2、T3、T4时,联合组心律、平均动脉压低于常规组(P<0.05),BIS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呼吸正常、苏醒、拔管时长少于常规组(P<0.05);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镇静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3/50)低于常规组(22.00%,11/50),P<0.05。结论辅助全身麻醉可维持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围术期指标和BIS,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脑电双频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与异丙酚分别联合地佐辛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异丙酚联合地佐辛麻醉,观察组行联合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意识状态、疼痛程度、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在手术开始60 min(T2)时均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在麻醉诱导2 min(T1)、T2、手术结束时(T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离开手术室时、拔管1 h的警觉-镇静量表(OA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3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丙酚分别联合地佐辛麻醉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接近,但联合地佐辛可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和稳定呼吸、循环系统。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异丙酚 地佐辛 腹腔镜 妇科手术
  • 作者: 李唐 王海云 卜欣悦 杨陈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嘉兴学院附属医院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314001,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南开大学附属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30017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减轻七氟烷诱发幼鼠中枢神经毒性作用与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1(NKCC1)/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7日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七氟烷麻醉组(S组)、对照组(D组)、七氟烷+组(SD组)。S组置于2.5%七氟烷培养箱6 h构建七氟烷麻醉模型。SD组腹腔注射1.0 μg/kg,随后行七氟烷麻醉。于麻醉结束后24 h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leaved caspase-3、NKCC1和KCC2的表达水平;于麻醉结束后35 d时,采用Y迷宫实验检测认知功能,采用尼式染色法进行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SD组新异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和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降低,海马cleaved casepase-3和NKCC1表达上调,KCC2表达下调,NKCC1/KCC2比值升高(P<0.05),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D组新异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和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升高,海马cleaved casepase-3和NKCC1表达下调,KCC2表达上调,NKCC1/KCC2比值降低(P<0.05)。结论减轻七氟烷诱发幼鼠中枢神经毒性的机制可能与维持NKCC1/KCC2表达相对稳定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麻醉药,吸入 协同转运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78例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中,女19例,男20例;年龄60~76(67.45±5.63)岁;病程2~9(4.15±0.36)d。治疗组中,女18例,男21例;年龄61~75(66.98±5.52)岁;病程2~9(4.24±0.39)d。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治疗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疼痛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F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平缓,相对血流动力学较稳定(F时间=9.632、9.741,均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心率、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9.365、8.644,均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心率、MA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8.635、8.744,均P<0.001)。不同时间点的肾上腺素(Adr)、皮质醇(Co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9.652、7.625,均P<0.001);治疗组的Adr、Co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8.551、7.968,均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dr、Co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9.582、7.582,均P<0.001)。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围术期应激反应轻较。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8.025,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9.658,P<0.001),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镇痛效果较好(F交互=8.569,P<0.001)。结论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老年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疼痛。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老年股骨骨折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氢吗啡酮对术前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年龄60~9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对照组(C组,38例)和组(E组,38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C组患者术后镇痛的配方如下,盐酸氢吗啡酮0.15 mg/kg+昂丹司琼16 mg,使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E组患者术后镇痛泵配方如下,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0.15 mg/kg+1.5 μg/kg+昂丹司琼16 mg,使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术后5 d内,每天根据3 min谵妄诊断量表(3D-CAM)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于术后12 h(T1)、术后24 h(T2),术后36 h(T3)和术后48 h(T4)根据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静息痛和活动痛,并评估患者镇痛相关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于术前(T0),术后第24小时(T2)、术后第48小时(T4)抽取中心静脉血3 ml,检测血清中的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者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E组的POD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34.21%比13.15%,χ2=4.66,P<0.05)。与C组比较,E组的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18.43%比15.79%,χ2=0.09,P>0.05;嗜睡:7.89%比5.26%,χ2=0.21,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术后T3和T4时间点E组的静息痛VAS评分[T3,(1.63±0.75)分比(2.04±0.43)分,t=3.12,P<0.05;T4,(1.49±0.59)分比(1.92±0.66)分,t=3.27,P<0.01]及活动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T3,(2.94±0.78)分比(2.62±0.67)分,t=2.62,P<0.05,T4,(2.11±0.52)分比(2.41±0.61)分,t=2.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2和T4时间点,E组患者的COR[T2,(38.20±8.92) ng/L比(46.79±9.10) ng/L,t=5.45,P<0.01;T4,(28.12±8.11) ng/L比(34.53±6.18) ng/L,t=4.07,P<0.01]、IL-6[T2,(32.34±4.35) ng/L比(51.45±8.67) ng/L,t=15.69,P<0.01;T4,(27.18±5.87) ng/L比(45.33±4.81) ng/L,t=14.90,P<0.01]和TNF-α[T2,(29.55±7.66) ng/L比(38.64±8.13) ng/L,t=6.56,P<0.01;T4,(21.37±5.49) ng/L比(29.69±8.16) ng/L,t=5.09,P<0.01]的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吗啡酮联用用于术后镇痛可减少老年MCI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发生率,可能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髋关节置换术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啶对缓解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数据库,搜索关于啶缓解小儿扁桃体术后躁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5月。参考Cochrane Handbook 5.1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RCT,20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术后总躁动率[RR=0.41,95%CI(0.35~0.48),P<0.05]、躁动评分[MD=-2.76,95%CI(-3.94~-1.5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9,95%CI(0.38~0.63),P<0.05]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MD=1.80,95%CI(-0.09~3.69),P=0.06]、苏醒时间[MD=-0.44,95%CI(-1.96~1.08),P=0.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儿术后心率[MD=-15.32,95%CI(-19.40~-11.24),P<0.05]、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MD=-7.85,95%CI(-11.19~-4.51),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啶可显著降低患儿扁桃体术后躁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使心率、MAP低于对照组,但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影响患儿术后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儿童 有效性研究 安全性 镇静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