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改造后三人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区两个责任小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方法,二组为实验组,采用三人共同合作一次性完成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较传统组穿刺用时减少,差错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人静脉输液流程的改造,缩短了静脉穿刺的时间,二次核对降低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三人静脉输液 双人合作 传统静脉输液 单人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静脉输液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护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应用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 静脉输液 护理操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经过统计输液患者情况,发现门诊输液室患者输液存在一定风险,经过一系列调查分析,找到患者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制定详细的解决措施,并认真实施,结果实现了门急诊患者输液风险的控制,明显降低了风险。

  • 标签: QC活动 门急诊患者 输液风险
  • 简介:自1996年7月~1999年7月用我院自行配制的挫伤搽剂治疗静脉输液外渗86例,其中瘀血21例。搽剂的配制方法是将红花浸于75%乙醇中30天,取上清液,加入樟脑、甘油、二甲基亚砜等配制而成。将药液适量涂搽患处,每日4次。86例中显效(症状1~2天完全消失)36

  • 标签: 外渗效果 挫伤搽 搽治疗
  • 简介:由于病人输液种类及输液量的要求,静脉留置针已不能满足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的需要,中长静脉导管是经外周静脉进入的又一血管通道器材,它比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危险性低,比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低[1],而且具有操作简便,留置后不需要做X线定位等特点,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治疗 静脉留置针 经外周静脉 护理 输液种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静脉输液肿痛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肿痛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新鲜马铃薯片贴敷治疗(观察组)和50%硫酸镁湿敷治疗(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效果采用明显差异肿胀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61.5%。疼痛观察组有效率93.3%,对照组56.6%结论应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肿痛疗效好并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护理人员推广应用。

  • 标签: 马铃薯切片 外敷 肿痛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的影响。 方法: 本次实验中纳入 80 名我院 两个院区 在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按照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单双号,单号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双号为优质组,进行优质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该 80 名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对治疗的配合度。 结果: 较常规组而言,优质组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更高,而且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也大幅提高,两组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的影响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 治疗配合度
  • 简介:摘要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些药品在静脉滴注时需要避光,以保持药品的效力,以往在需要静脉滴注避光药液专用避光袋不够时则临时用黑色棉布包裹在配置好的输液袋外,既费时费事而且避光效果不理想。为此,向大家介绍一种我科自制的输液避光袋,并简述其制作方法和实际应用。

  • 标签: 避光 静脉输液 输液袋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土豆片治疗静脉输液致外渗肿胀的疗效方法将土豆切成2~4mm薄片,外敷于患处,再用保鲜膜覆盖固定,1~2h更换1次或土豆片变色后立即更换,直至肿胀消退结果土豆片可使局部肿胀消失,缓解炎症结论土豆外敷无任何不良反应,而且经济实用,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无任何痛苦,可在家庭及临床广泛利用。

  • 标签: 土豆片 外渗肿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配合度的影响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来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患者中的84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入组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常规组干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优质组干预使用优质护理方式,每组各42例。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从治疗依从性与护理依从性两方面评分来看,均是优质组患者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提升明显,可予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 治疗配合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志护理措施在静脉输液治疗之中切实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间所收治的需行静脉输液临床治疗100例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情志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措施在临床治疗中的效用。结果经护理措施的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输液的配合率达至100%,而对照组则为86%,故观察组比对照组输液配合率要高,经检验存在P<0.05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研究意义。结论针对临床需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而言,实施情志护理措施具有显著作用以及较好的效果,减少了医疗纠纷的产生,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情志护理 静脉输液 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寻找防范措施,规避安全隐患,提高静脉输液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抽查2014年11-12月消化内科3024例静脉输液患者,存在各类问题261例。结果存在问题为液体外渗42例,加药后放置时间超过1h57例,输液巡视卡标注滴数与实际不符53例,输液卡填写不完整39例,特殊药物连输22例,药物出现絮状物或瓶塞28例,一次穿刺不成功20例。结论强化护士安全意识、规范静脉输液流程,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护士层级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静脉输液 问题 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治疗手段,静脉给药途径下药物直接进入血管,其快速起效性优于其他给药途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亦高于其他用药途径,因患儿年龄较小活泼好动,体位频繁大幅度变动易引发输液过速或过慢及液体渗漏等不良事件,且患儿皮下脂肪厚、表达能力差等,故早期外渗难以及时发现,静脉输液的致痛性、有创性特点亦会导致患儿出现一定程度的身心应激反应[1],阻碍静脉输液护理操作的顺利实施。

  • 标签: 儿科护士 静脉输液 治疗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静脉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30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一般静脉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5.33%,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8.6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输液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提高输液过程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静脉患者 输液治疗 护理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痛消中药制剂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静脉输液外渗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痛消组(40例)、硫酸镁组(40例)两组,并分别用针痛消湿敷法和硫酸镁湿敷法进行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针痛消组患者的治愈率和依从性优于硫酸镁组。结论针痛消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疗效好、价格低、患者依从性高,具有较优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针痛消 静脉输液 外渗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吹氧在治疗输液过程中发生的静脉炎的作用。方法将62例体检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用硫酸镁湿敷发生静脉炎部位,实验组采用氧气治疗发生静脉炎部位。应用四格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缩短了静脉炎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治疗时间较长,恢复较慢。结论采用氧气治疗静脉炎,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

  • 标签: 吹氧 静脉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通过马铃薯片贴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促进外渗部位吸收防止皮肤损害,减轻病人痛苦,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马铃薯 外渗 护理